APP下载

高职物流专业“公司化”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23王伟罗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司化物流管理实训教学

王伟 罗成

[摘要]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由于设立时间较短,相关资源投入不足、支持不够等因素大大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在社会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学生就业难、企业招贤难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存在的普遍问题,讨论在校内自建生产性实体性质小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意义,并以此来指导和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

[关键词]物流管理;公司化;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1-011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1.05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物流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类高校的重视,特别是将物流产业作為当地支柱产业的城市相关高校都投入大量的经费来建设相关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专业设立时间较短,相关资源投入不足、支持不够等因素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及落实,从而使物流教育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贤难的现象。本文将探讨通过自建校内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方式来完善当前物流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

一、校内外物流实习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内物流实习实训基地模式主要有两种,仿真实训室模式和模拟实训室模式。前者投资额较大,只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基本不具备实践操作性,也不会产生任何的相关经济效益;后者是对现实物流业务各个环节例如仓储、包装的简单模拟,也达不到实践操作的程度,使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由于物流校内实训室的投资一般较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很多院校物流专业校内实训室还停留在理论或演示阶段,相关实训技能教学课程没有能够很好的落到实处,实训教学的质量一般,效果不突出。

(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作用不明显

基本上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和校外相关物流企业合作建立了物流实训基地,但由于双方的合作理念不同,对于实践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在合作中没有获取任何利益,积极性不是很高,最终导致很多校外物流实训基地形同虚设,仅仅作为学生的参观场所,少部分实训基地学生可进行简单的装卸搬运活动,甚至有的合作协议还停留在书面阶段,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作用不明显。

(三)实训师资及教材建设重视不够

较多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育师资比较缺乏,相当一部分教师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经过物流行业企业的实践锻炼经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较弱,缺乏在物流企业的实战经验,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不高,双师素质教师较少,外聘专业教师中大多为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师,而真正来自物流行业企业的具有一线从业经验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较少。同时,较多的物流专业教材缺少实践训练的内容,物流理论基础知识的内容所占比例过大,实践应用技能部分比例过小,高职教育的特征与要求没有得到体现和突出。

二、自建校内生产性实体物流公司的意义

当前,很多大学生积极投身自主创业来锻炼自己,众多高校都在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各类专业性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目的是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校园内约一千平方米的面积作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一)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条件

所谓“公司化”生产性实训室,即依据现有物流实训室条件设立一个校内生产性实体第三方物流公司,它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好的一个平台,可以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锻炼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对于以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至少可以让他们提前了解目前社会物流这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为以后的发展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提高校内物流实训室的使用效率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起来的,硬件设施很多是依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包括托盘货架、打包机、手推液压托盘车、电子标签及分拣设备等等,部分设施设备甚至比企业更为先进。但实际情况是许多院校物流实训室限制时间较多,没有充分的使用,自建校内实体性物流公司有利于大幅提高物流实训室的使用效率。

(三)对完善物流实训教学提供帮助

大部分院校都具有较为完备的实训硬件设施和相关软件,但由于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限制,学生在实训中经常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的去探寻,很难完全融入实训教学当中去,真正的掌握实训内容。有了校内实体物流公司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企业实际运作,来不得半点含糊。

(四)增强对物流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学生通过校内实体物流公司的实训,基本能够掌握大部分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RFID设备、扫描枪、叉车、高台打包机、辊式输送带等,还会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软件系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物流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物流实践教育教学的质量。

(五)有助于培养物流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

通过校内实体性物流公司的实际操作与训练,让学生提前掌握物流公司的相关业务流程,形成“学校里面有公司,公司里面有教室”高职实践教学局面,使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快更好的胜任物流相关工作,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自建校内生产性实体物流公司的实施方式

(一)利用现有物流实训室建设校内物流公司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准备将300平方米的物流实训室作为校内创办的小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场所,主要给校内区域提供简单的仓储和配送服务。首先让学生对校内物流实训室承担“公司化”生产性实体性质仓储配送服务拿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然后由专业指导老师评审,评审通过将按照方案对实训室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使之具备小型仓储配送中心相应功能,所用设备基本是物流实训室的相关物流设备。在学生整个创业实践过程中,老师提供全程指导。endprint

目前初步计划成立的生产性实体物流公司以解决快递企业校内最后一公里的投递问题为主要经营内容。因为当前大学生网购行为日益普及,各大高校的校园快递业务也越来越多,收发快递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为。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有包括四通一达、顺丰、京东等数十家快递企业或电子商务运营商在校园大门口使用电动三轮车等运输工具摆摊设点。时段式的快递摆摊,使得师生在上课时间无法收快递,快递员下班又无法寄快递。再加上快递业务员与师生缺乏沟通,快递服务质量差,丢件、错件、损坏件,纠纷较多,而快递摊位四处分散,师生需要自己找件,耗时耗力。特别是在节假日、双十一、毕业季等特殊时段由于快递量大很容易出现分发错误的情况。同时,学校大门外快递人员和车辆多,特殊时期的车辆数量会更多,而且门外各家快递自己设立的取件地点都缺乏一定的保护设施及系统化管理,从而造成快递随地乱扔、乱摆,散、乱、脏等极大的扰乱了校园秩序和衛生,给校大门口的交通、人员、财物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对学校师生的体验以及学校整体形象造成不利影响,校园快递的末端整合已经是一种必要的趋势。

基于上述情况,可考虑成立的生产性实体物流公司来对校园快递进行末端整合,利用物流实训室现有仓储配送条件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学生为主体来运营完成校园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包裹配送问题,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该方案能够实现,在教学角度上可为物流专业目前开设的《货物学》、《运输技术实务》、《仓储管理》、《物流装备技术》等课程提供实训实操真实环境,后续还可考虑开设《快递实务》等课程,培养专业化物流快递人才。学校、教师、学生都将从该生产性实体物流公司的运营上获益,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校方而言,搭建了物流快递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高职示范性专业。通过整合各家快递,减少车辆和闲杂人等的出入,保障校园人员、交通、财产的安全。规范的系统管理,推进智能校园建设。整洁校园,拉升学校的整体品牌形象。

2.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校园生产性物流公司了解上游快递企业运作情况,用实践来辅助课堂教学,还可与快递企业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3.对学生而言,项目可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快递收发服务。可依托生产性实体物流公司设立开展物流、电商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团队合作等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可提供可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习的同时还有收益,学生还可参与运营,实践真实市场化运作。同时,企业在这里吸纳优秀学生实习和就业,解决就业问题。

(二)明确校内物流公司的经营宗旨和目标

校内第三方物流公司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地,应以培养物流技能型应用人才,创新高职物流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作为设立目标。秉承改善物流实训教学,不以盈利为目的,努力服务校内企业和师生的经营宗旨,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实训指导方案

根据所开设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实际情况与实训目标,专业实训指导老师要制定详细的实训大纲,编写物流实训指导任务书。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任务书中应包括实训目的、实训意义和内容、实训方式,还应包括实训所涉及各种能力培养的分解示意图和相应物流设施设备操作使用说明。参与校内第三方物流公司实训的同学,必须认真参加实训,完成实训内容,填写相应实训记录,实训合格的学生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物流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例如参加助理物流师(三级)职业技能鉴定以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四)创新物流实训教学方法与考核标准

1.改革传统物流实训教学方法,注重实训大纲对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物流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训练应成为校内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训目的,改革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实训教学,在实训中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训练学生掌握物流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独立开展物流工作打下基础。

2.改革课程结构。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最终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既拥有过硬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又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必须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特点,紧紧围绕企业工作业务流程,适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的学生要能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岗位工作内容有认真的理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便是设立公司化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物流公司设定物流的相关工作岗位,在课程设置里详细描述岗位工作内容对应的所需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要求及考核标准。

3.改革考核标准。在新的开放式教学运行机制下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训考核标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1)、采取传统纸笔测验方式,设置相应案例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部分应占新课程考核标准中实训成绩的20%左右。

(2)、采取自我参照标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性评价,此部分应占新课程考核标准中实训成绩的30%左右。

(3)、采取活动表现评价的方式,即通过平时实训中学生的表现,特别是他们在校内第三方物流公司各岗位上的工作表现来进行打分,对他们的参与意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部分应该在整个课程考核评价里占到实训成绩50%左右的重要位置。

四、小结

在“公司化”物流生产性实训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校内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营的风险问题,学生实训实习与企业运营之间发生冲突等各类问题,但只要指导老师全程

跟进,在公司运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以上问题都可以及时予以解决,同时还可加深学生的实践工作认识。通过这种自建校内物流公司的举措,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平台,又有助于提高物流实训室设施设备利用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创新了物流实训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园里就可学到以后要工作的物流企业各项实践技能和管理知识,从而进一步解决前述提到的毕业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求贤难的“两难问题”,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责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司化物流管理实训教学
某焦化公司化产VOCs达标提升技术方案
像办企业一样搞扶贫——国企合力在渭南脱贫上的公司化手法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电视媒体广告经营的公司化与资本化
论国有农场公司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