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学生创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8-01-23陈天怡

未来英才 2017年24期

陈天怡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分析所得数据,梳理采访记录,并结合该领域既有研究成果,研究了当代中学生的创新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学生自身成绩、能力、个人想法,以及外界环境、学校和家长态度都对创新意愿产生了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兴趣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新意愿;影响因素

一、前言

深化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各类创新竞赛随之出现。由于竞赛成绩逐步纳入高校自主招生的评估体系,此类比赛愈发受到重视,参与创新竞赛的中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影响学生创新意愿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愿?

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途径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同时,参考既有研究成果,尝试回答本文的研究问题。

二、正文

1、影响学生创新意愿的内在因素。毋庸置疑,学生的个人情况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受访对象进行归类后,本文梳理出3个核心内在因素。

(1)性别因素。性别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意愿。男生更喜欢动手制作,喜欢研究事物的运作原理,动手能力较强。而大多数女生对于机械制作和运作原理不感兴趣,不擅长动手操作。在参与调查的155名学生中,参加过创新类竞赛的男生数量占男生总数50%,而女生方面仅为42%,差异明显。由此可见,女生的创新意愿不如男生强。考虑到竞赛这种特定形式对创新意愿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个调查问题:您是否曾在课余时间进行过创新类制作?结果显示,喜欢创新类制作的男生比例高达68%,比女生高出20多个百分点。这说明男生更热爱动手,也更具创造性。

此外,对于同为创新类竞赛项目,男女生感兴趣的方向也大不相同,男生最感兴趣的项目为机械制作,而女生最感兴趣的项目为人文社科研究。

综合来看,性别的确是影响创新意愿的重要因素。

(2)个人能力因素。个人能力的差别,包括学习成绩、自我评价等都会影响创新意愿的养成。

对于成绩处于前列、中等偏上、中等偏下和偏下4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过创新类竞赛的比例分别为50%、45.45%、27.27%和12.5%,了解创新类竞赛的比例分别为71.11%、41.03%、20.08%和0%。这说明,若成绩好,则有时间、有精力去了解并参加比赛;若成绩不好,则只能把精力放在完成基本课业上。

除成绩因素外,自我评价也对创新意愿产生影响。对于十分热爱创新、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没有创新能力3个不同自我评价的学生,其参与过创新制作的比例分别为93.55%、51.33%和9.09%。这说明,自我评价高的人更喜欢制作与表现,自我评价低的人则相反。部分受访者甚至在没有客观了解自己是否有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就给自己下了否定性结论,自我放弃,这个现象在女生中尤为突出。这就造成创新意愿无法养成,创新能力难以没有开发。

(3)所在学段因素。创新意愿也随着年龄、阅历、知识的变化而改变。从一开始的想法多、疑问多,但只会提出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后来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到没有亲身经历也能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不同阶段,创新意愿呈现出很大不同。本研究关注学习阶段与创新意愿的关系,分为初高中两个阶段。

本文将学习阶段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4类,每类学习阶段的学生参加创新类竞赛的比例分别为25%、72.73%、44.09%和40%。其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参赛比例呈较大幅度下降,说明学习压力的增加降低了学生的创新意愿。

图1反映了不同学段的学生对于不同项目的热情度。随着学段增长,对人文社科研究的热情度持续上升,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通过数据收集研究社会现象的形式愈发受到青睐,但对于机械制作的热情逐步降低,这方面的创新意愿在减弱。

2、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外在因素。除了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也对创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包括教育环境、他人影响、教育理念等。

(1)环境因素。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大城市好学校多,学生选择余地大;中小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竞争激烈,导致中小城市的学校更加看重课业成绩,无力关注创新能力培养。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城市按照等级划分为京津沪、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及以下4个类别,统计结果显示,每个类别城市的学生创新竞赛参与度分别为47.58%、66.67%、37.50%和9.09%。除京津沪外,其余等级城市的参赛比例随级别降低而递减。值得注意的是,京津沪同属一线城市,却比其他一线城市的参赛比率低,且差距很大,这不符合人们的基本认识。因此,本文进一步展开调查,即“您选择参加这类竞赛的原因是什么”,经过交叉对比分析,得到图2的结果。

将京津沪与二线城市进行对比,发现二线城市参加人数更多,且由于“老师学校要求”和“家长要求”而参加的比率也较京津沪高。由此可知,京津沪学生参加竞赛的选择更加自由,由于没有压力,他们的参赛热情并不高。或者说,由于已经拥有优渥的资源和生活环境,京津沪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是特别强,对于竞赛这类“加分项目”的需求不那么大。

对于二线以下城市,创新类竞赛参与度显著下滑。这说明中小城市学生对创新类竞赛的热情不高,了解度较低。更专注于书本学习。

除了地区、城市等大环境因素,所处学校也对创新类竞赛参与度造成影响。本文将学校分为普通校和重点校两类,就“是否参加过创新类竞赛”进行研究,发现重点学校的创新类竞赛参与度为58.33%,普通学校的创新类竞赛参与度为33.75%。这说明,重點校学生在创新类竞赛方面优势明显,综合能力更强。普通校学生只能把精力集中于功课学习,课外拓展更少。endprint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重点校获得的竞赛机会更多,这类学校受到活动主办方的青睐,因此经常开展各类形式丰富的比赛活动,开设长期性创新课程。而普通学校即使有意愿参加,也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机会,学生缺乏参与机会,进而对创新竞赛的了解和认识不足。

此外,本文查阅了第29届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项目获奖名单。一等奖名单内,北京第一〇一中学、湖南长沙第一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各省市重点学校皆榜上有名,而非重点校则寥寥无几。这侧面印证了重点校对创新意愿的影响。

(2)他人态度因素。家长、老师等他人的态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和处理能力,中学生的很多重要选择需要征求他人意见。参加创新类竞赛将占用一定时间和精力,可能对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倾向于征求家长和老师的意见。

本文首先研究学校和老师的态度。作为在校学生,学校报名是参与创新类竞赛的主要乃至唯一途径,因此学校的态度成为决定性因素之一。统计结果显示,鼓励参加创新类竞赛的学校,其学生参与度高达55.21%;允许参加但不宣传的学校,学生参与度为13.33%;禁止参加的学校,学生参与度为0%。同时,饬3类不同态度的学校,其学生参加课余制作的比例分别为64.95%、25%和0%。毕竟,学生在校时间很长,决策信息大多来自学校,学校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想法,甚至使学生的认知发生偏差。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家庭的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帮助学生做决定,有时候,学生的想法是“被决定”。本文将家长对于创新思维类竞赛的态度分为鼓励参加且提供帮助、允许参加、禁止参加和不了解4类,比例分别为58.06%、27.10%、1.29%和11.61%。大多数家长对于创新类比赛持支持态度;禁止学生参加创新类比赛的情况极少;但“不了解创新竞赛”的家长达到11.62%,比例较高。

对于4类不同态度的家长,其孩子的创新类竞赛参与度分别为52.22%、38.10%、0%和27.78%。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了解创新竞赛的家庭中,也有近三成的学生参加过比赛。学生参加过,家长却不了解,原因是家长与学生沟通少,或学生不愿与家长沟通。本文就这一现象对随机抽取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原因有二:(1)怕家长不支持,不敢说;(2)和家长解释后发现家长完全不理解,不想多说。显然,在家长不知情或未介入的情况下,很多事情的开展将遇到更大阻力,学生也丧失了家长能提供的资源。

其次,整体来看,只有“鼓励参加其提供帮助”这一选项处,选择“参加过”的人高于选择选择“未参加过”的人,但也仅仅高出不到5%。由此可见,学生的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在有人大力支持的情况下还可能愿意参加。一旦缺乏别人大力支持,积极性就显著下降。这再次证明,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大。

身边同学是另一个影响因素。很多比赛可以组团参加,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也需要团队合作。因此想参加比赛的同学就倾向于带动身边同学一起参与,而被带动者就可能因此对产生创新意愿,从而成为新的带动者。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有人参加过也推荐我参加”、“有人参加过但不建议我参加”、“无人参加过但想和我一起参加”和“无人参加过也没有组队参加意愿”4类不同友伴影响情况的学生,其竞赛参与度分别为60%、7.74%、16.77%和15.48%。

(3)教育体制和政策因素。本文的研究初衷来源于自主招生加分背景下的思考。因此,本文设置了“您是否会因为创新类比赛对于高考录取或自主招生有利而选择参加”的问题,所有受访者都选择了“是”。完全一边倒的数据说明,当代中学生可以为了高考加分而参加原本根本不想参加的创新类竞赛。这个发现或许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但的确有很多学生出于功利的考虑发现了自己在创新方面的优势,甚至从中找到了乐趣。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

虽然自主招生等方式使学生“不得不”开始自主创新,但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病——创新能力的开发仅限于为了加分,无法改变学生对于校内活动不热衷的现状。学生参与创新的功利性导致其无法把创新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失去了开展此类竞赛的最基本、最重要意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本文也访谈了留学国外的中国学生,下面是几则摘录:

Q:您如何看待国内外教育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的差异?

A:差异主要来源于教育理念的不同。国内更注重按照某种规定,按部就班地完成某项任务;国外更注重发散型思维和创造力培养。

Q:您目前所在的学校是否组织学生参加创新类竞赛?

A:创新竞赛很常见,学校里很多社团都开展了创造性思维比赛。

Q:您认为国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吗?

A:会有帮助。国外的很多作业以小组形式做项目,要有创意,有新意。比如,英语课作业没有标准答案,老师鼓励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老师不会给出明确的指令,但他会告诉你他想看到什么样的结果,具体操作方式则由学生自主选择。

对于既在中国受过教育,又于国外进行学习的人,他对于不同教育体制的认识应该是较为全面客观的。老师不过多干涉,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不必纠结于自己究竟是对是错。同时,由于创新的理念融入到了每一天的日常活动之中,竞赛这一特定形式就不那么必要。大部分学生通过日常学习已经可以获得足够的创新训练。

3、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意愿的建议。内在因素无法改变,针对影响学生创新意愿的外在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拓宽学生了解创新类信息的途径。本文在问卷末尾设计了一个问题:“当您完成此份调查问卷后,是否想更多了解创新竞赛的相关信息?”选择“是”的高达70%,而从未参加过竞赛却因为这份问卷了解到竞赛并发生兴趣,想多了解的人占比52.34%。可見,学生的创新意愿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有过接触,有过认识,创新意愿就会逐步加深。endprint

(2)侧重发散性思维训练。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彻底放弃应试教育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教育方式。但可以从小处入手,比如布置作业时,给出一些社会调研或手工制作的题目。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但不与日常作业形成冲突。让这类发散性思维训练成为锦上添花之举而不是凭添负担之行。

(3)提升教师队伍的创新水平。“名师出高徒”,学生的水平仰赖教师的辅导。只有教师队伍整体的创新水平获得了提升,才能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群体的创新水平。

(4)增进家长对创新的了解。家长在学生成长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意见往往主导者学生的选择。增进家长群体对创新的了解,获得家长群体对创新的支持,可以使得学生在家庭层面受到创新氛围的熏陶,进而激发起参与创新的动力。

(5)丰富獎励措施。激励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如果能够丰富对创新行为的奖励措施,使得学生接受创新训练、产出创新成果的同时,获得多种形式的奖励,其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必将显著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五点只是简单、方便的建议,长远性、根本性的措施需要改革教育体制,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这将是一个漫长但值得求索的过程。

三、结语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当代中学生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包括自身能力和自我认识,外在因素包括周围环境因素、他人态度和体制政策因素。

总结而言,具有创新意愿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为此,需要增进学生对于创新的认知和了解,需要学校增强对创新的重视程度,需要获得家长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从而通力合作、多管齐下,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恩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讨[R].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4.

[2] 章寅.创新竞赛的激励对参赛者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3.

[3] 贾月梅.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4] 王明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探讨[J].教育论坛,2015.

[5] 万玲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

[6] 张学军,王锁萍.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