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3刘庆费雄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

刘庆 费雄伟

[摘要]针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

[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案例;任务驱动

一、引言

报读我院开放教育的学生在年龄、知识结构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既要应对繁重的工作,又要承担着繁琐的家务;既要追求事业上的发展,又要照顾家庭生活,有的还有抚养、教育子女。在学习上,虽然能尽量抽出时间参加面授导学课,但绝大部分的学习内容还是要靠业余时间来自主性学习。由于存在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等多方面的问题,每位学生很难系统的完成每门课程所有知识点的学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是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程序开发必修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也是在第一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既要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语言、语法、方法和常用算法,另一方面又要掌握VB应用程序的开发、设计、编辑、编译和调试等能力。平时教师们往往采用多媒体理论知识教学和例题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语言、语法、方法和一些简单实例的代码编写,但很少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不具备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能力。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他们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所以采用了以“案例+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教学,培养他们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应用程序的开发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VB程序设计》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VB程序设计》是我院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实践课程。该门课程学习内容广、知识点多,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现在的教师们普遍沿用以前那种多媒体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传统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占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讲授其理论知识,并强灌输给学生。而在上机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布置教材中的实例要求学生进行上机练习操作。这些小的例题知识相对独立,缺乏系统性,而且与前后所学的知识也不连贯,很难做到学以致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头到尾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还有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去背诵一些概念、语法、函数、原理等等。

我们知道学生平常在使用计算机或浏览网页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与程序有关的案例,如使用系统中的计算器程序来进行算术混合运算;使用暴风影音程序来播放电影;运行QQ程序时,弹出登录界面需用户验证等等。如果在课堂上把这些常见且简单实用的程序设计成一个个的任务,且用VB编程语言来实现,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任务,使课堂讲授变得生动、有趣味,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办公、愉快。另外教师在设计、制作案例的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掌握编写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从学生兴趣人手,选择一些简单实用的应用程序来进行“案例+任务驱动”的教学,来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一个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并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先为学生引入并演示所设计的任务。教师通过详细分析、讲解其任务,并分解成为一个个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个案例,直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整个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知识结构连贯。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思考、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传统教学多数采用“学中用”的方式,偏重于知识结构的讲授,重点往往局限于语言的本身,在课堂讲授中重点介绍VB程序设计的开发的环境、语法、命令、控件、菜单等内容。课程全部讲授结束后,学生虽熟练掌握了VB语言,却不明运用之法,语法、命令非常精通,去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较差。而“案例+任务驱动”教学联系实际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最后达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教师设计的任务、案例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为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了每个学生完成一个个实践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上,他们即理解并掌握了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又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还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学任务的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每次教学的内容、知识结构、实践操作等来设计教学任务。设计时,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也要考虑知识结构的连贯性,还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索,最终能顺利完成任务。下面以讲授VB应用程序可视化界面设计方法、各种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工程化思想和VB面向对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等内容来详细介绍“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由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得知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有:掌握可视化界面设计的方法;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及用法;掌握运算符及流程控制语句的用法;理解工程化思想和VB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等等。结合实际情况,本次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模仿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来创建一个简单实用但又属于自己的计算器应用程序。该程序是在上次已学的加法程序的功能拓展,它可以实现加、减、乘、除四则算术运算,计算器应用程序任务的设计,即覆盖了之前所學的内容,又包含了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前后的知识结构是连贯的,中间没有脱节的情况。计算器任务的设计、实施详细步骤如下:

第1步:使用VB集成开发环境按照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计算器应用程序对界面进行设计。界面设计主要包括窗体属性、命令按钮、文件框、菜单等控件的相关属性进行设置,最终计算器界面设计的效果如图1所示。

第2步:计算器应用程序功能代码的设计。完成计算器界面的设计后,将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功能代码编写。代码的编写主要有:窗体的Load事件;数字区的命令按钮Click事件;文本框的Change事件;正负号(+/-)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四则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计算结果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以及“帮助”菜单的调用等等。

第3步:计算器应用程序的运行及调试。计算器应用程序各个相应控件的事件代码编写后,还要对它进行运行测试,主要观察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如果没有正常运行,还要对它进行修改和调试。

《VB程序设计》采用了“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上,首先根据设计的任务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了解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方法、步骤,有时还要围绕任务讲授一些新知识。比如计算器应用程序任务中会进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在进行计算时,先要判断用户点击的是哪一个运算符命令按钮,所以在课堂中先跟学生讲授流程控件中的If…Then…Else…(判断选择)语句。讲授完后并举例来巩固其学习的内容。其中实例设计的功能是判断两个数a和b的大小,如果两个数相等,输出结果为相等,如果a大于b,输出结果为a>b,否则输出结果为a

五、结束语

通过“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掌握了《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不断的提高。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