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曹魏经学

2018-01-23刘运好

中州学刊 2017年12期

刘运好

摘 要:曹魏是汉末经学衰落后崛起的新变期,不仅产生了《中经》大型经学类书,而且可考的经学著作128种。在学术渊源上,或源于汉末官学,或源于汉末私学,与汉代经学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然而,曹魏经学在继承中凸显新变。由今文转向古文经学,由古文转向玄学经学,是魏晋学风演变的核心。从青州之学形成,到荆州之学衰落,标志着汉末经学的结束;从王肃经学始盛,到何王新学勃兴,标志着曹魏经学的形成与转变。理论形态上,多元并存,以古文经学为主;传承方式上,太学衰落,地方之学、私学发达;发展过程中,互相驳难,因袭与创新并存;学术版图上,边鄙经学发达,中原经学寥落,呈现出由边鄙向中原辐射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曹魏经学;学术渊源;发展演变;经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2-0132-07

自皮锡瑞“中衰”论出笼后,直至当代学术界,对魏晋经学成就评估严重失衡。魏晋,虽经历汉末动乱,国家太学衰微,经学独尊地位丧失,但是“主好斯文,朝多君子,鸿儒硕学,无乏于时”(《晋书·儒林传》),因此魏晋经学非但没有“中衰”,而且以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乱离时世的夹缝中生存,并经历由崛起到新变、繁荣的历程。

曹魏是漢末经学衰落后的崛起——新变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学学者林立。见诸史籍,曹魏经学家可考者有54人,举其要者有十余人。在学术渊源上,一源于汉末官方经学,以王朗、陈群、邴原为代表。这一类学者以汉末经学名家为师,其学术渊源与汉末官学有密切关联,其学风也带有汉末经学的影响及其嬗变的痕迹。或由今文转向古文;或以古文为主,兼治今文。曹魏前期经学家的学风特点,既上承两汉,也影响了曹魏经学发展的基本走向。二源于青州学派,以崔琰、孙炎、王基为代表。这一类学者均受业郑玄,或专治古文经学;或以古文经学为根柢,附益今文经学。然皆恪守郑玄门户,不满王肃之学,故纷纷著书批判王学,是郑、王之争的核心人物。三源于荆州学派,以邯郸淳、王肃、隗禧为代表。这一类学者或客居荆州,受荆州学派影响深刻;或直接受业于荆州学派的经学家。其学术特点基本持守荆州学风,或治古文经学;或以古文经学为根柢,汲取今文经学。此外,王弼经学间接渊源于荆州之学,何晏经学则继承汉代张禹而来,皆以古文为根柢。第二,经学著述丰硕。由于曹魏经学学者相对较多,加之统治者注重经学文化建设,部分学者又具有相当自觉的学术意识,从而使曹魏经学著述也十分丰富。稽考历代史志,以及朱彝尊《经义考》、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侯康《补三国艺文志》、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等典籍,剔除所记载的异名同书,以及误载前代的经学著述,共辑得曹魏经学著作128种,其中《易》26种,《书》7种,《诗》11种,《礼》19种,《乐》9种,《春秋》24种,《孝经》10种,《论语》10种,群经12种。以上统计的数据还不包括小学类经籍,以及《隋书·经籍志》所记误载的宋均纬书29种。

曹魏时期还产生了不少儒家类子书,见诸史籍的有《中论》《典论》《周生子要论》《王子正论》《杜氏体论》《袁子正论》等。此外,郑默、刘劭等所撰之《中经》《皇览》,都是博集儒家经典的类书,其经学意义十分重要。

从现存经学著作看,曹魏经学以《易》《礼》《春秋》《诗》学最为发达,因为《易》探究天人关系,《礼》规范人伦秩序,《春秋》寄托大一统观念,而《诗》是教化人伦的范本,都与现实政治联系密切。可见这一时期的经学发展,大抵是在经历乱世之后,以重构新王朝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文化为指归。

一、曹魏经学之学风演变

曹魏经学扫除了谶纬神学内容,而回归儒家经典研究。既有渊源于汉代的朝廷官学、汉末的地方郡学,也有源于汉代经师的私人讲学,所以曹魏经学在本质上并未割断与两汉经学的学缘联系。然而,由于时势的变迁,汉末学风的浸染,曹魏学风在对汉代学风的延续中也有新变。以经学理论形态而言,有以古文为主;有以今文为主,也有融合今古文者;还有以古文经学为根柢,而创立新的理论形态。如果综合考察地缘学术与理论形态两个方面,青州学派则以古文为主,附益今文;荆州学派由今文而转向古文。其中由今文而转向古文经学,再由古文而转向玄学经学,是魏晋学风演变的核心。

1.恪守业师之学风这类学者以师承为主,主要受郑玄学风和谢该学风影响。或专治古文经学为主,或今古文兼治。

孙炎、王基、崔琰所师之郑玄,字康成,“(初)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①。江藩又考证曰:“康成虽云受书于张恭祖,然其《书赞》曰:‘我先师棘下生子安国亦好此事,则其渊源于安国明矣。”②这说明郑玄学风也有一个转变过程,先是入太学师第五元先,治今文;后又先后受业马融、张恭祖,治古文;最终归趣于孔安国之古文。这种今古文兼习,最后转向古文的求学经历,遂形成郑学以古文为根柢,附益今文的学风特点。而这一学风在弟子传承中又略有区别:王基专攻古文经学,著有《毛诗驳》《毛诗申郑义》《毛诗答问》《毛诗驳谱》等,其经学特点乃是恪守郑学,不满王肃之学,故论《诗》多持郑义而与王学抗衡,是郑、王之争的发轫者。孙炎、崔琰则今古文兼治。根据史籍所载,崔琰虽立郑玄之门未及期年,然其学统则出于郑学,且习《论语》《韩诗》,兼融今古文经学;孙炎撰有《易例》《毛诗注》《礼记音义隐》《礼记注》《春秋三传注》《春秋外传国语注》《春秋例》等。其治《易》不详所出,《礼》则承其师,同出高堂氏一派;且合“春秋三传”而释之,具有融合今古文的趋向。

乐详所师之谢该,字文仪,“善明《春秋左氏》,为一代名儒,门徒数百千人。建安中,河东人乐详条左氏疑滞数十事以问该,皆为通解之,名为《谢氏释》,行于世。……建武中,郑兴、陈元传《春秋左氏》学,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左氏立博士,范升与歆争之未决,陈元上书讼左氏,遂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后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光武重违众议,而因不复补”③。谢该推崇范升、卫宏。范升乃今文学家,习梁丘贺《易》学;卫宏“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后汉书》载其为《毛诗序》的作者,是纯粹的古文学家。而《左传》是今古文之争的核心著作,谢该治《左传》,乐详师之,师徒皆是纯粹的古文经学家。endprint

邴原亦青州之学的代表人物。其学师承最为复杂,先师孙嵩,再师韩卓,又宗陈寔、亲卢植。孙嵩史籍无传,其学不详,然据《后汉书·郑玄传》《赵歧传》简略记载可知,孙嵩与郑玄同郡且官青州刺史,学推郑玄,后寓居荆州,又成为荆州学派的一员。卢植“少與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后汉书·卢植传》)。陈寔、韩卓经学著作不存,其经学渊源史无明载,然二人皆以纯粹的儒德而有名当世,当以传统儒学为传授核心。综合考察,邴原早年远游求学,师事安丘孙嵩,后又转益多师。学成,返回故里北海,以讲学注经为业,与郑玄齐名。邴原之学亦当与郑玄近似,皆以马融为源头,因北海属青州,故是“青州学派”的重要人物。其学风以融合今古文为特点。

2.由今文而转向古文经学这类学者先习今文,后来转向古文,以王朗王肃父子为代表。

朗所师之杨赐,“少传家学”。其曾祖宝、祖震并受欧阳《尚书》,父秉“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后汉书·杨震传》)。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之曰:“赐为杨震之孙,杨秉之子。秉传言‘少传父业,赐传言‘少传家学。赐治《鲁诗》,则知震及秉亦皆治《鲁诗》也。”④欧阳《尚书》、京氏《易》及《鲁诗》属今文经学。杨赐传习家学,尤长于京氏《易》和《鲁诗》,王朗师从杨赐学习今文经学,然而后来却以著《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释驳》《周官传》等古文经而闻名于世,这表明王朗经历了一个由今文经学向古文经学转变的过程。王肃深受家学影响,后又师承宋忠。宋忠乃杨厚门徒,厚家学深厚,其祖春卿“善图谶学”,父统“就郑伯山受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作“《家法章句》及《内谶》二卷”,“厚少学统业,精力思述”,亦善图谶(《后汉书·杨厚传》)。可见,宋忠经学亦以今文经学为起点,后来转向古文经学,并兼治扬雄《太玄》。无论从师学还是从家学上说,王肃经学也是兼融今古文经学,后来转向古文经学。王肃经学名显于当代,影响于后世。其经学兼融并蓄,博采众说,并借以司马昭岳父之尊,其学说纳入官学。然因其后来师承宋忠,不好郑玄,引起了著名的郑、王之争。这场论争几乎贯穿了此后整个魏晋经学。

3.由古文而转向玄学经学

以古文经学为根柢,创立崭新的理论形态,是何晏、王弼。

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志》卷九《曹爽传》载:“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其经学著作多已散佚,唯《论语集解》十卷行于世。此书以张禹《论语》为底本而为之义说,“张禹本授《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疏”⑤。《论语》有齐、鲁、古三家,一般认为《齐论》为今文,《古论》为古文,《鲁论》乃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从版本上说,亦当属于古文。皇侃《论语义疏序》:何晏乃“因《鲁论》集季长等七家,又采古论孔注,又自下己意,即世所重者。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⑥。可见《论语集解》以张禹《鲁论》为底本,又取马融等七人古注、孔安国《古论》注,故《论语集解》亦古文为根柢,其学风亦属于古文家。此外,《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何晏《周易解》四条,张湛《列子注》大量引用其《道论》《无名论》,对于解读何晏经学也大有裨益。

王弼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三国志》卷二十八《锺会传》裴注载:“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弼注《易》,颍川人荀融难弼《大衍义》……弼注《老子》,为之指略,致有理统。著《道略论》,注《易》,往往有高丽言。”今保存完整的有《周易注》《周易略例》,另有《论语释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并录之。王弼经学渊源于荆州古文经学,粲父王业乃王粲之继子,刘表外孙。王粲避乱荆州,是荆州学派中重要人物,故王弼与荆州之学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注《易》摈弃象数而阐释义理,《论语释疑》亦以形上思辨的形式,阐释儒家经典,从而开义理学派的先河,不惟对魏晋哲学,对后代哲学也影响深远。

何晏、王弼虽以古文为根柢,却又能无复依傍,独树一帜,是谓之“新学”。就其性质而言,则可称之为“玄学经学”。援道入儒是其基本的学风倾向,以阐释经学的形式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是曹魏经学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流派。从现存的经学著作说,何晏经学重在集成性,王弼经学重在创新性。经学发展至王弼,才真正完成了“以道家思想的义理去阐释经学的微言大义”的转变过程。

此外,糜信、严干治《公羊》学,属今文学派;董遇、钟繇是一代儒宗,治《左氏传》,为古文学派;刘劭、隗禧、袁准遍治诸经,亦兼融今古文经学。

如果从经学发生的地域上考察,影响曹魏经学的师承关系及其理论形态,主要有两大地方学派:一是青州之学,一是荆州之学。汉末动乱,太学衰微,学子失去了进学之阶,于是郡国之学与私家之学兴盛,沿袭渐久,遂形成文化学术的地域特征。

青州之学之郑玄、邴原,皆以马融为渊源,然博学多师,以古文为宗,兼融今文。特别是郑玄,“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抉破町畦,混淆家法,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及谶纬之学,融会贯通,创造了一个统一的经学体系。因此,在理论形态上,郑玄是以古文经学为主,附益今文经学之义,可谓之兼容调和派⑦。

荆州之学的代表人物宋忠,先习今文,著《易纬注》《乐纬注》《春秋纬注》《孝经纬注》⑧,后来才转向古文,研究《易》学和扬雄《太玄经》,从而成为荆州学派中著名的古文经学学者。其治《易》亦出于扬雄,“宋忠治易探玄,名盛一时”⑨。在理论形态上,宋忠经学是由今文转向古文,且接受了扬雄融合儒道的思想倾向,后期基本摈弃了谶纬之学,这又表现出与融合今古文且止于恪守儒学的郑学有很大不同,既埋下了郑、王之争的伏笔,也初步显现出南北学风的差异。

然而,青州之学与荆州之学亦非界限判然。一方面,由于经学家的流动迁徙,使青州与荆州形成了学缘上的交叉渗透,如孙嵩先居青州,学推郑玄,后寓荆州,又是荆州学派成员。另一方面,宋忠经学与郑学经学亦有相同的学术渊源关系。马国翰《周易宋氏注序》云:“考衷(忠)于七经、纬谶、《世本》、扬子《太玄经》皆有注。其学大抵与郑康成相似。”⑩如宋忠与郑玄之《易》学皆出于费氏《易》,费直是古文《易》学的开创者。这恰恰揭示了曹魏经学多元并存而又以融合今古文为基本特点。宋忠、郑玄分别是荆州经学、青州经学的核心人物,二人的学风转向,既标志着汉末经学学风的转向,也深刻影响魏晋尤其是三国经学的学风。endprint

概括言之,举凡汉代古文经学,曹魏则多承袭之;汉代今文经学,曹魏则多扬弃之,从而形成曹魏经学有继承有新变的学风特点。具体地说,远承马融,近师郑玄一派,以古文经学为根柢,兼融今文经学,可谓之“折中调和派”;远承杨赐,近师宋忠一派,由今文经学转向古文经学,可谓之“古文经学派”。唯有何晏、王弼之学,虽以古文经学为根柢,但又以玄学家的眼光研究经学,开经学研究之新学一派,可谓之“玄学经学派”。

二、曹魏经学之发展轨迹

从青州之学之形成,到荆州之学之衰落,标志着汉末经学的结束;从王肃经学之始盛,到何、王新学之勃兴,标志着曹魏经学的形成及其转变,这是曹魏经学发展的基本轨迹。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荆州,饱学之士多归中原,经学中心开始北移。荆州之学的衰落,标志着汉末经学的结束,曹魏经学的开始。然而,曹魏经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艰难崛起的过程。

虽然建安八年(203)曹操即下令郡国修文学,县置校官,试图恢复儒学,然而由于动乱,中原儒生云散蛮荒,聚集于曹魏集团的文士虽也“妙思六经,逍遥百氏”(曹丕《与吴质书》),更多却是以军国文书或诗赋擅长。

直至曹丕践祚,重开太学,设置科考,“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诣太学。太学始开,有弟子数百人”B11。又修复熹平《石经》,采缀遗籍,集中诸文士编撰《中经》《皇览》,重修孔庙,奉祀孔子,并诏令郡国,擢次选用“儒通经术、吏达文法”者,全面重构中央集权政治文化,经学才出现重振的气象。但是国家教育的断裂,学术精神的坠落,经学人才的匮乏,亦非朝夕可以改变,故《魏略》云:“于时太学初立,有博士十余人,学多褊狭,又不熟悉,略不亲教,备员而已。”B12其博士经学之荒疏于此可见一斑。

至明帝曹叡即位,奉行先帝“尊儒贵学”“以经学为先”的政治文化政策,并鼓励“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且罢退“浮华不务道本”B13之士,以诱于官禄的方式试图扭转学风,但也因时局、士风、博士经学粗疏、经学取士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而收效甚微,至太和、青龙年间,“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太高,加不念统其大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未十。是以志学之士,遂复陵迟,而末求浮虛者各竞逐也”B14。直至景初中,曹叡下诏选取“其科郎吏高才解经者三十人,从光禄勋隆、散骑常侍林、博士静,分受四经、三礼,主者具为设课试之法”,再次鼓励学者“穷极经道”,并诱以“爵禄荣宠”。至此,曹魏官方经学稍见起色。可是,“数年,隆等皆卒,学者遂废”。正始中,朝廷“诏议圜丘”,竟“应书与议者略无几人”。国家太学虽衰落如此,然由于君主重视经学之发展,为经学发展提供了丰沃的政治文化土壤,在客观上却为私人经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契机;王肃经学崭露头角,以及所引起的郑、王之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曹魏经学的形成与发展。

王肃虽于黄初出仕,然其经学研究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却在太和年间。《三国志·王基传》曰:“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王)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此后郑学门人孙炎等亦加入这一场论争之中。王肃少好郑玄,长师宋忠,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其驳斥郑学,固然与其恪守古文经学的立场有关,然其本质乃在于争得学术的话语霸权而已。后来,王肃凭借晋宣王翁丈的特殊地位,在政治权力的庇荫下,使其经学立于学官,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曹魏经学的顶峰。特别指出的是,郑学出标志着汉代经学发展的转向,王学出则标志着曹魏经学发展的成熟。

王肃经学从今文而转向古文,虽以反对郑学的面貌出现,但其治经恰恰遵循郑玄的理路,而且其经学著作的具体论述也并非专与郑学对立,有驳斥也有吸收。但是,王肃因为论战的需要,综辑儒家经典,即使并非伪造,也解构了经典的神圣性,无意中构成了对经典权威的挑战。汉代谶纬之学兴,导致了今文经学的衰落;王肃综辑儒家经典,为我所用,也导致了古文经学的衰落。所以在王肃经学盛行之时,何、王玄学经学也随之勃兴。

如果说何晏经学兼容并包,其特点乃在于集其成,那么王弼则与何晏不同。王弼经学虽以古文经学为根柢,然其注经则纯粹以玄学家眼光审视经学,建立了一个全新阐释范式——“玄学经学”。建立在古文经学根柢上的玄学经学,所表现的理论形态与古文经学却大相径庭。古文经学无论如何发展,始终离不开章句训诂,其义理阐释也始终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玄学经学则不同,完全以抽象思辨为形式,以本末、有无为思辨的逻辑起点,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儒家经典成了玄学家阐释自我哲学思想的工具,经典的神圣性在玄学经学中也被解构了。

学界多认为玄学兴起,造成了儒学式微,其实这是一个很深的误解。吴雁南主编《中国经学史》作了中肯评价:“魏晋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仍是儒家所关切的‘天人关系问题,但它以其思辨哲理,从新的角度审视和论证‘天人关系,从而赋予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以新的内涵。其次,魏晋玄学在治学方式上一反两汉经学家烦琐论证,并扬弃两汉神学目的论,而以道家思想的义理去阐释经学的微言大义,使经学的学风和内涵都为之巨变。”B15玄学家尊孔子为圣人,以天人关系为哲学的基本着眼点,以名教为核心,以《易》学为主轴。在理论形态上,乃是儒学的哲学化,是儒学由思想领域向哲学领域的一次转化B16。概括言之,曹魏经学之发展,从国家太学的角度说,的确呈现出“中衰”迹象;从学者著述的角度说,却又是呈现出衰瑟中的崛起。然而,如果没有统治者重振儒学、复兴经学的文化政策,私人经学的繁荣也是难以想象的。曹魏经学的主要成就集中在王肃经学和何、王新学上。王肃经学主要还是在郑玄、宋忠经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何晏尤其是王弼的经学则是一种全新的经学阐释范式,表达的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如果没有王弼经学的诞生,宋明理学的出现也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说,何、王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玄学上,也表现在经学上。endprint

三、曹魏经学之基本特点

在理论形态上,多元并存,以古文经学为主;在传承方式上,太学衰落,地方之学、私学发达;在发展过程中,互相驳难,因袭与创新并存;在学术版图上,边鄙经学发达,中原经学寥落,又呈现出由边鄙向中原辐射的发展态势,是曹魏经学发展的基本特点。

1.理论形态上多元并存,以古文经学为主

首先,曹魏经学依然存在着恪守今古文经学门户的现象。今文经学在曹魏虽呈现衰瑟的局面,但几乎所有的经学家都有过研习今文经学的历史,王朗王肃父子最为典型;且其中仍有少数经学学者专治今文经学,如糜信、严干。糜信著《春秋说要》《理何氏汉议》《注何氏春秋汉议》,申理何休之议,而附以己说。何休是东汉著名今文学家,其《春秋穀梁》学著作受到郑玄的猛烈抨击,糜信申理何休之议,意在驳斥郑玄,显然是恪守今文经学的门户。严干善《春秋公羊》学,钟繇赞《左氏》为“太官”,而贬《公羊》为“卖饼家”,严干常与之辨析二经的长短,干虽口讷而缺乏辩才,但矢志不渝地恪守今文《公羊》学的门户。也有少数学者专治古文经学,如乐详专治《春秋左传》;邯郸淳是著名的大儒,魏初传授古文《尚书》《春秋》《论语》《孝经》者,唯其一人,足见也是以古文经学而著名于世。其次,以古文经学为主,汲取今文经学之长,从而形成兼融今古文的学术倾向。郑玄以古文为主、附益今文的释经范式,虽遭王肃不遗余力的批判,但郑玄学风浸染日深,曹魏经学在扬弃郑学今文谶纬时又保留了郑学兼融今古的经学特点。董遇、贾洪、杜宽、钟繇、劉桢、刘璠、周生烈、袁准等都具有这种学术特点。即使恪守古文经学的王肃,也多因循郑玄治学理路,其《周易注》即出自费氏古文《易》学,所推崇的马融是传授郑玄费氏《易》学的业师,可见其与郑玄在学术渊源上有着同宗的关系。然而,钟繇《周易训》、管辂《易传》、刘邠《易注》、荀煇《周易注》,又皆兼融今古文。如《辂别传》载:“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且以“金木水火土鬼神之事”论《易》,所取乃今文经学的路数;然而,刘邠“好《易》而不能精。与辂相见,意甚喜欢,自说注《易》向讫也。辂言:‘今明府欲劳不世之神,经纬大道,诚富美之秋。”B17其《易注》试图明“经纬大道”,足见也是兼融今文经学。再次,曹魏经学多元并存的特点,还表现在王弼援道家学说以阐释儒家经典。王国维《汉魏博士考》提出:“学术变迁之在上者,莫剧于三国之际,而自来无能质言之者,此可异也。”B18此变迁主要乃在荆州之学勃兴,弘扬扬雄融合儒道之思想,经学阐释由章句而转向义理,直接开玄学经学之门户。如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引用庄子筌蹄之喻,阐释言象意之间的递生与超越关系;《论语释疑》援老子之道阐释儒家之道等,都鲜明地显现出融合儒道的思想倾向,形成了一种新的经学阐释范式,也呈现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所以曹魏经学,不仅多元并存,以古文经学为主,还创造了新的阐释范式,表现出新的理论形态。

2.传授方式上,州郡之学、私学和家学相当发达

不仅荆州之学影响深远,而且曹魏亦相继形成了一些其他地方之学。如贾洪“历守三县令,所在辄开除厩舍,亲授诸生”(《三国志·王肃传》裴注);杜畿治理河东,“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三国志·杜畿传》)。曹魏也有一些经学家,如邴原在故里设立私学,教授生徒;王烈先是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三国志·田畴传》裴注)。另有一些经学学者因为避乱逃往边地,亦设立私学教授生徒。如田畴避乱,入徐无山中,“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三国志·田畴传》)。国渊师事郑玄,笃学好古,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常讲学于山岩”(《三国志·国渊传》裴注)。设馆授徒,不仅传授经学,而且还教化一方,使人知礼义,境内安宁。

曹魏时期,家学虽不及汉代发达,但作为一种经学传授方式也普遍存在。一些父子皆为经学家者,一般都有家学渊源,如袁涣袁准父子,王朗王肃父子,钟繇锺会父子。或是先受家学,后入太学,如锺会少受母训,习经学。“年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文异训。”B19可见锺会深厚的经学修养,主要得益于少时母亲的不倦教诲。当然,经学传授方式往往并非单一的,而是双向或是多向的。或家学与师学并重,如王肃;或转益多师,如邴原。然从整体上说,多数“学者不愿聚集京师,因以造成京师人才缺乏”B20的局面,学不在官而在师,是曹魏经学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与汉代经学鼎盛时期有着明显不同。

3.发展进程上,互相驳难,因袭与创新并存

汉代经学的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今古文之争,或今古文内部不同流派之争。余波所及,直至晚清。这种学术上的论争,虽或掺杂着政治因素,或夹带着个人意气和门户之见,但在客观上却推进了经学的发展。争论双方为了压倒对方,争得学术的话语霸权,就必须不断深化、完善、提升自己的理论体系,自然也推进了学术创新。

曹魏经学驳难蜂起,首先缘生于青州学派与荆州学派之间地域学术的不同。郑玄之学虽被曹丕《典论》称之为“学之渊府”,然“儒者未以通人许之”,或“竞设异端,百家互起”;或“玄质于辞训,通人颇讥其繁”(《后汉书·郑玄传》)。荆州学派,虽不以专攻郑玄为指归,然其经学与郑学不同,初步显现出南北经学分庭抗礼的迹象。直至王肃,专驳郑学,形成了著名的郑、王之争。这一学术之争,固然因学术渊源之不同所致,其中也夹杂着不少政治因素。正始六年,齐王芳诏故司徒王朗作《易传》,并作为诸生课试教材。而后又立王肃经学著作于学官,王学逐渐占据上风。然而,曹髦亲临太学所论之经义,依据郑玄经义驳斥王肃,显然包含着贬斥王肃的意味。而曹髦贬斥王学,又与其在政治上隶属司马氏集团有关。此后,何晏王弼异军突起,“自《王易》《何论》行,郑学二书转为所掩。是则王、何虽不似王肃明攻郑君,而实隐为郑敌”B21。玄学经学摈弃章句训诂,注重发挥义理,自铸新说,终于形成了曹魏经学的郑学、王学、玄学经学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玄学经学的内部也有因观点不同而争执不下的现象,如王弼作《周易大衍义论》、荀融作《难王弼大衍义》;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主张言尽意和不尽意的统一,嵇康作《周易言不尽意论》主张言不尽意,欧阳建作《言尽意论》又与嵇康不同等,虽非恪守门户,却因观点不同而争议蜂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