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泉州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2018-01-23盛荣红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砖古建筑泉州

盛荣红

(泉州市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古建筑具有类型多样、布局富于变化的特点。泉州古建筑按照建筑结构可分为“宫殿式”大厝、手巾寮、石筑民居、栏杆式建筑、洋楼和骑楼等;按照建筑功能可分为民居建筑和宗教建筑等;按照建筑用材可分为石楼、土楼、海蛎厝、红砖建筑等,其中尤以红砖建筑最具代表性。泉州的传统红砖建筑,正是缘于其“红砖”材质而得名,并因其甚具泉州地域风格的建筑特征,故此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主要分支。然而,若以营构材料的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的传统建筑,则更多的是“青砖”建筑,“红砖”建筑并不普遍[1]。由此可见,红砖建筑是泉州古建筑的特色所在。

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泉州古建筑文化遗产作为泉州城市文化的载体,其形成与发展充分反映出各个时期泉州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建筑艺术水平,体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1 基于红砖结构的泉州古建筑

1.1 泉州红砖的起源

著名建筑研究专家陈凯峰在《红砖建筑》一书中指出“陶”“砖”同源。泉州红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泉港蚁山遗址、惠安音楼山遗址等遗址曾出土过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印纹红陶陶拍等物件。至目前,泉州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址有晋江深沪庵山遗址和南安丰州狮子山遗址等,在这些遗址中发现有房址以及出土的手制、模制的陶片、陶纺轮、陶网坠等物品。

西晋时期,带红颜色的墓砖已经在泉州出现,考古出土的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和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铭文墓砖均为有明确纪年的铭文红砖。

到南朝时期,红砖被大量运用到墓葬中。自1936年以来,泉州改造中山公园发现4座唐代古墓起。至今泉州已发现百余座两晋南朝隋唐墓,这些墓葬均出土了大量长方形及楔形的红色墓砖。

宋代,红砖已不仅充作墓砖之用,还被应用到日常建筑中。在闽南地区的历次考古调查与发掘中,于宋代地层中发现了部分红瓦、红砖。泉州津淮街出土的有明确纪年的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修城砖即为红砖。再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德济门遗址中也发现了红板瓦残件。这说明以红砖、红瓦为主要建筑特征的红砖建筑,至迟在宋代已经在闽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与应用。

明清以后,红砖建筑在泉州地区已经普遍推广开来,并成为泉州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1.2 泉州红砖建筑的建筑特色

1.2.1 运用红砖红瓦

泉州人对于红砖、红瓦的偏爱,大量体现在对红砖房屋的装饰上。第一,屋顶结构绝大部分铺设红色板瓦、瓦当、滴水等,且多浮雕有精美纹饰,早期以花卉纹居多。第二,墙面砖雕极尽奢华。除了将极富地方特色的烟炙砖堆砌至山墙、后墙及内墙外,还运用不同工艺雕饰红色砖雕艺术形象,并且拼接出各种独具特色的花式墙来。第三,地板红砖铺设的讲究。用于铺设地板的红砖尺寸及形状多样,铺砌方法也不尽相同。铺地红砖根据铺设位置及面积的不同有多种规格,包括尺二砖、六角尺六砖、六角尺四砖、四角尺六砖等。铺砌方法有横铺、斜铺、工字铺等。

1.2.2 红砖与白石搭配

花岗岩,俗称“白石”。因泉州盛产花岗岩,故而于建筑中广泛应用。花岗岩主要被应用于台基、墙面、地板及各种细部装饰中。

红砖建筑的台基多用白石砌筑,建筑的四面墙也离不开白石。镜面墙、柜台脚基本都用白条石,上雕螭虎等形状。镜面墙裙堵、山墙下部及后墙下部常用白条石、方形白石、或毛石垒砌。部分山墙及后墙正面都有石刻,例如正面山墙都是出砖入石,还有山尖以下的山墙及正面后墙全部用条石或者方块石、毛石垒砌。

白石还常用于铺砌前埕、后院、天井等处的地板,有许多红砖建筑的前埕及后院是用白石砌筑,有横砌和工字砌等砌法。部分红砖建筑内运用白石铺砌天井、厅堂前廊与过道的地板,同正厅及房间内部的红砖地板相应相称,极为美观。

1.2.3 精湛雕刻工艺

(1)石雕。在泉州红砖建筑中还有辉绿岩,在闽南地区俗称青石,白石和青石材除了砌墙、铺地外,还被雕刻成各种精美石雕。常见的雕刻手法有线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线雕装饰常见于镜面墙腰线、窗框等处,浅浮雕和高浮雕常见于镜面墙裙堵、对看堵、门额、柜台脚、柱础等处,透雕常见于螭虎窗、竹节窗、门簪等处。

(2)砖雕。砖雕在红砖建筑中极为常见,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红砖为材料,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两类。窑前雕先在土坯上进行雕刻,再烧制成砖;窑后雕在烧好的成品砖上进行雕刻,因烧制好的砖较硬,雕刻难度比窑前砖大,多作浅浮雕。砖雕在镜面墙身堵、对看堵、正向堵等处常与石雕相结合,身堵为红砖雕、裙堵为石雕。镜面墙的身堵多为窑前雕,对看堵与正向堵的身堵多为窑后雕。

(3木雕。泉州红砖建筑中的木雕装饰也极为精致。泉州红砖建筑的木构件多为杉木,常见的雕刻手法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木雕装饰主要运用于房间的木窗,做透雕,雕刻各种寓意吉祥的题材;正厅木构架多浮雕各种动物、人物、花鸟等纹饰;正门门檐木构架常雕刻各种纹饰。

2 泉州古建筑在保护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古建筑、古民居遭到拆迁;与古城相称的老字号、民间秘方、手工艺等高附加值行业的价值,在古城文化旅游开发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街雷同的现代化店铺,破坏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

(2)在修缮中破坏了部分民居的原有风貌。除宗祠、寺庙和古街巷为集体所有外,大部分传统民居产权归私人所有。由于业主缺乏保护意识,加上因维护修缮经费短缺而造成的古建材料补给不足,使得业主在处理古宅自然损毁的问题时,没能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按原风貌实施保护。在一次次的修护中,传统民居的原有风貌也就渐渐改变。

(3)专业修缮人才不足。古建筑修缮工作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专业资质的团队来完成。但目前这方面人才相对缺乏,因此许多古建筑因未能得到专业、及时的维修而日渐衰败,乃至消失。

(4)人为破坏及空置带来的自然损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实践调查阶段,普查队员深入德化、永春、安溪等县的偏远山区。这些地区人口的外迁使得传统民居建筑空置率高,又因缺乏维护和管理,从而造成传统民居大量塌毁。同时,泉州老城区有大量业主外迁,将古宅外租,这便造成古宅管理混乱,卫生状况糟糕,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加速了古城区古建筑的损毁和消亡。

3 泉州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1)营造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营造技艺的遗产已达28项。相较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技艺作为集体传承的遗产,工种众多,工序繁复,构成要素十分复杂,保护的难度也更大[3]。

(2)保护好泉州古建筑有利于研究泉州建筑史。通过了解古建筑的演变过程,揭开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能让人们与泉州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泉州的生活习俗更为贴近。

(3)一些富有特色的泉州古建筑是中外文化交融的实物见证,保护好这些古建筑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促进作用。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起点城市之一,自古以来,海内外交通贸易便十分发达。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在泉州相互融合,除此之外,许多外国商人通过海外交通贸易定居于泉州,并与汉人通婚,有些更是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泉州晋江陈埭丁氏宗族便是其中之一,丁氏大宗祠就是泉州古民居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中阿(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谊的见证。

(4)泉州古建筑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作为泉州这座古老城市的宣传名片,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泉州旅游参观,从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通过对以红砖建筑为代表的泉州古建筑的研究,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闽越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泉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泉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悠久历史的见证。因此,保护与利用好泉州古建筑刻不容缓[4]。

4 泉州古建筑保护的几点建议

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好泉州古建筑迫在眉睫,结合实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成立精干的领导班子,对古建筑保护进行宏观规划。从住建局、规划局、旅游局、国土资源局、文广新局等部门抽出专业人员,或直接由规划师、建筑师、文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学家等组成保护委员会。文博专家、历史专家按照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对其进行分类、研究、评选、圈定,确定应予保护的古民居建筑,并提供该民居建筑的有关资料给相关的规划师、建筑师等,再由他们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并给予专业意见。对已被确认应予保护的古建筑,可由住建局建立相应的档案,在城市建设时绕过这些古民居建筑。

(2)合理规划,分批次进行有效保护。古建筑保护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待保护的古建筑数量较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古建筑需要保护的紧迫性进行分类,对具有重要价值但损毁严重的古建筑优先保护。

(3)鼓励古建筑传承人帮带学徒;将古民居建筑营造、修缮技艺引入课堂;举办工匠培训班;在高校加强古建筑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些方式都能使古建筑修缮专业人员队伍得到扩大。

(4)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相关文物保护法的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居住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5)将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对古建筑进行合理开发,将收益投入古建筑的保护中,一举两得。例如,将民居建筑设置成特色民宿,这样做不仅能让外地的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泉州的建筑文化,体验泉州独具特色的建筑环境,还能将所得的经济收入用于维护、修缮古民居建筑。

5 结束语

泉州古建筑具有独特性,保护价值高。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对传统古建筑的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要有选择地保留古城的原有风貌,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通过有效手段减缓古建筑的自然衰败速度。

猜你喜欢

红砖古建筑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红砖楼
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红砖白石五店市
中国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