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落子舞的环境以及形态分析*

2018-01-23吴霜吴雪梅

黄河之声 2018年22期
关键词:落子徐州舞者

吴霜 吴雪梅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4)

徐州,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彭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属于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门户城市。在我国,徐州历史悠久,距今已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拥有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徐州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如:花鼓戏、跑竹马、落子舞、柳琴戏等。且多数民俗文化已经申报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徐州地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落子舞相关概述

(一)落子舞的历传承

落子舞是我国江苏徐州地区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表现形式,尤其是徐州地区的睢宁地区,落子舞最为盛行。

落子舞在徐州地区历史悠久,在徐州地方志的《睢宁县志》中就有明确的机在:“……明朝时睢宁汤姓‘莲花落’已很超群……”,在明清时代,徐州的落子舞主要以“羊山庙会”的形式举行,到清末民国初年,落子舞开始在春节前后的“香火会”上进行活动,并且得到广泛的普及。新中国成立之后,落子舞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徐州地区的各个乡镇、各个村落都成立了不同类型的“落子舞班”,活跃在当地。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在1957年,落子舞赴京演出,并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79年,创排了9人落子,并首次将芭蕾舞蹈的部分动作融入其中;1999年,落子舞巡回演出,参加改革开放20周年的全省巡演活动;2004年以后;落子舞在老年健身中心、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落子舞应邀展演[2]。

(二)落子舞舞蹈内容和风格特征

徐州地区的落子舞历史悠久,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他各色的风格,富含深厚的地域文化。

1.落子舞舞蹈内容

落子舞又称之为“乐子舞”,顾名思义,就是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意思。在具体舞蹈过程中,落子舞主要是通过有序的舞蹈动作,以抒发出舞者的快乐心情。传统的落子舞蹈中,一般由3-5名的男女舞蹈演员组成。在表演的过程中,一名英俊的男子现走上舞台,该男子手持花伞,为该舞蹈的领悟者。之后,两名白衣男子打“莲厢”、“霸王鞭”,而随后的两名红衣女子则负责打竹板、耍红散巾。五名舞蹈演员在具体舞蹈的过程中,分别以变化多端的舞蹈步法,进行舞蹈队形的变化,使得整个舞蹈动作变化有序,并且高潮迭起。可以说,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包含许多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如虎跳翻身、单扫双腿、打螃蟹、寒鸦凫水、白鹤亮翅等,其动作曲线优美、韵味浓厚。

2.落子舞风格和动作特征

落子舞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他舞蹈成分的融入,以及自身的发展创新,又形成了两个流派,即:“文落子舞”和“武落子舞”。其中,“文落子舞”中武术成分较少,其舞蹈动作更加文雅、细腻、活泼;而“武落子舞”中,则武术成分较多,舞蹈动作幅度相对较大,具有热烈、奔放、粗狂的特点。并且在具体的舞蹈中,落子舞又根据舞者的性别不同,各具特色,如:男性的粗狂、勇猛,女性的妩媚、娇柔等,整个舞蹈中充满了青春与活力、阳刚与柔美之气,同时又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3]。

(三)落子舞的服装道具

落子舞不仅舞蹈内容、风格具有一定的特色,舞者的服饰、道具也相当考究。

1.舞蹈服饰

2.1四组患者心脏结构相关指标比较:OSAHS患者组中,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的LVDD、LVDS、LA、IVS、LVPWD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意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徐州地区“落子舞”舞蹈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款式相对别致,很好地反映了苏北地区人们的精湛手艺。通常,女舞者常穿彩色衣裤,并用彩色的绸带束腰,脚上则穿蓝色薄底的靴子,鞋靴头上有以红色的绒球。且女性舞者头扎小辫子,并各佩戴一朵小红花;男性舞者同样穿彩色衣裤,并用彩色要戴束腰,鞋子与女性舞者相同,头顶则用红毛线扎一个小辫输在中间。

2.舞蹈道具

徐州地区“落子舞”在跳舞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种道具,即:竹板、手帕、连厢、花伞。

竹板:用竹子劈开做成,约三寸长,一寸半宽,竹板的一端钻上两个小孔,并利用红绸、绿稠将两块竹板扣住。

手帕:主要有红绸、绿稠两种,女子左手各拿一块手帕,并配合竹板进行有序的舞动。

连厢:长约三尺五寸,在距离两端八寸的地方钻空洞,呈长方形,之后利用铅丝将数枚小铜钱套在中间。其外面用紫红、大红和白色的套子套上,两头则挂上粉色的稠结作为装饰。

花伞:用竹竿做成,约一尺八寸之长,一头劈开成为死板,并利用铅丝制作一个圆圈,其直径约为八寸,并将圆圈和劈开的竹片相互扎在仪器,形成一个伞架。最后,再利用紫红色的布,缝在圆圈上,并在其周围用三寸宽的绿稠进行装饰[4]。

二、落子舞与徐州历史文化内涵

落子舞是徐州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利用舞蹈艺术的手法,将徐州地区人们的民俗文化展现出来。可以说,无论是文雅、细腻的文落子,还是奔放、粗狂的武落子,都深深体现了徐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儒家文化的熏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占据重要的统治地位,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流。并且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的利益、民俗、价值观中均渗透着一定的儒文化。虽然徐州地区的落子舞并未直接反应出中国的儒文化,但依然能够从徐州落子舞舞者的身上,找到儒文化的影子。如:落子舞中女性舞者的三道弯体态,以及女性舞者的端庄文静的体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的儒家文化。

第二、对土地的眷恋。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徐州地区人民与全中国的人们一样,对土地都拥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徐州人民生活简单,在日复一日的农耕劳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守家园的思想。不善言辞的徐州人民经历了自然、战争、人祸,并在其中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力。而这些性格特征又慢慢融入到了徐州落子舞的表演中,形成了一种具有奔放、豪迈、刚毅的武落子舞。

第三、对岁时节庆的依托。从古至今,徐州人民在生活中均是以四时变化作为依据,并将一年四时的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对于徐州人民来说,春夏秋三季较为繁忙,只有在闲暇的冬季,才有时间进行节日盛典。如春节,是农民得以闲暇的时间,也是新旧交替的象征,忙碌了一年的百姓,在喜庆的日子里,跑起落子舞排解心中的苦闷,并期盼新生的到来。一直以来,徐州的落子舞都是春节活动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个乡镇、各个村子之间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而徐州地区的人们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扎根于普通的田园生活[5]。

三、落子舞与徐州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对于徐州地区的人们来说,落子舞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像血脉一样生命力传承的延续。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徐州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落子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徐州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主要方向,成为徐州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具体来说,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促进以落子舞为中心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首先、深化产品开发,对落子舞进行包装,推出新型旅游项目。文化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观光,而是让旅游者通过落子舞的外在形式,充分了解落子舞背后所含的文化内涵,了解徐州地区的文化底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对传统的落子舞进行深开发,并在遵循“落子舞”真实面目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其进行重新包装、深开发,使其不仅具备观赏价值,还必须要具较强的知识性、参与性,吸引游客的眼光,成为我国徐州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其次,以落子舞为中心,进行综合开发,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徐州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多种民俗文化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之内。在以落子舞为中心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将落子舞与其他文化旅游、自然旅游有机结合到一起,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如:充分利用徐州的自然风光、乡村风光,满足城市居民身心放松、回归自然的需求;充分结合徐州的历史文化进行综合开发,包括两汉文化开发、军事文化开发、饮食文化开发、运河文化开发、民俗文化开发等,形成一个以落子舞为中心的精品旅游线路。

第三、深挖落子舞的文化的产品附加值,加大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落子舞既有“下里巴人”的淳朴,又有“阳春白雪”的高压,是徐州地区极具低于特色的民俗文化。其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体现了徐州地区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对岁时节庆的依托,时徐州地区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集中反映。因此,在以落子舞为中心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在注重落子舞外在形式改变的基础上,不断深挖其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使得旅游者经过舞蹈认识、了解徐州的历史、文化,并感受到徐州人们的文化情感[6]。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落子舞是徐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不仅是徐州人们的娱乐形式,更是徐州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呈现载体。基于落子舞与徐州地区之间的文化源泉,可采取有效的措施,传承和发展落子舞,并在传承的过程中,宣扬徐州地区的历史、民俗文化,并努力使其成为徐州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猜你喜欢

落子徐州舞者
疫散待春回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新时代下的村落设计
——以日照卜落子村增减挂钩项目为例
琴(外一首)
银行理财子公司“落子”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