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枇杷香里话合作

2018-01-23杨碧美

农村经营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莲都区丽水市丽水

杨碧美

浙江省丽水市丽白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50万元,现有社员102人,拥有固定资产172万元,2017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白枇杷高效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基地300亩,除种植水果外,还实行种养结合,在水果基地里套养土鸡,效益十分明显。联结周边基地1200亩,带动农户320多户,为果农年增收200多万元。该合作社之所以成效明显,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农村能人,带头致富。合作社理事长傅陈波,莲都区太平乡下岙村人,荣获2013年莲都区乡村能人、2016年莲都区优秀农业科技示范户等多项荣誉。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种植的白枇杷在2009年第四届全国枇杷学术年会上曾获“太湖东山杯”全国十大优质枇杷,在2011年荣获浙江农业吉尼斯枇杷擂台赛三等奖,在2013年荣获“丽水白枇杷一等奖”。傅陈波中专毕业后,就一直在村里任村“两委”主要干部,同时还从事水果种植。2008年随着椪柑、蜜桔价格下跌,2009年傅陈波开始全面投入种植白枇杷,栽培当地的太平白枇杷,引进宁海白枇杷、贵妃枇杷等优质品种,成立了丽水市丽白枇杷产销专业合作社,凭着多年的水果种植和市场销售经验,合作社种植的白枇杷供不应求。2012年开始举办丽白枇杷采摘游,并增设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观光采摘游活动的开展为合作社每年带来200多万的效益。自成立合作社以来,傅陈波带动了周边一大批枇杷种植户率先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周边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

品质驱动,品牌引领。在产品质量先行的前提下,注重品牌的开发宣传是合作社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2010年,合作社自创“丽白”品牌,创建精品水果基地。规定合作社按“丽白”精品白枇杷基地操作规程实施果园管理,要对果品质量负责,联结农户果品符合相关标准才允许使用“丽白”品牌上市销售。同时,选派水果技术人员联系精品果示范基地,提供一对一的定点服务,并结合有机肥补助项目实施,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基地果品品质。随着果品品质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提高,在全区起到了示范辐射、以点带面的作用。

科技引领,创新典范。2012年,合作社建成了丽水首个果树连栋大棚,2016年又改建成丽水首个智能化大棚,应用物联网技术来控制枇杷生长,成为丽水市枇杷高效栽培技术的创新典范。在智能化大棚里,枇杷树上挂着温湿度显示屏,摄像头和迷雾装置悬在棚顶,地面安装了喷灌系统与检测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探头。有了智能化大棚,枇杷再也不用被天气左右,大棚很好地解决了枇杷头批果的冻害问题,将头花保护好。除了保住头花果外,智能大棚还能减少枇杷裂果现象,增加好果率、大果率,提高了枇杷的品质,保证了枇杷的价格。

不甘现状,开挖新品。枇杷开花量多,花期长、着果率高,但在实际生产中,最后发育形成枇杷的花朵数只占总花朵数的5%-10%,多余的花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了枇杷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在栽种过程中需除去过多的花蕾和幼果。疏去的花蕾和幼果多数被作为废物丢弃,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丽水有枇杷种植面积7000多亩,产量2400多吨,其中莲都3500多亩,产量850多吨,若能有效地利用该宝贵自然资源,将创造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同时为了更好地拓展枇杷产业的发展,傅陈波开始着手枇杷花茶的研究工作。同时,考虑到枇杷膏的特殊功效,合作社又开始着力推进枇杷膏的研制销售工作,这都将更好地带动合作社的发展,促进社员及周边群众增收。

猜你喜欢

莲都区丽水市丽水
日出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莲都区油茶新造林项目(第一批)180亩通过验收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奋进吧碧中
——莲都区碧湖中学校歌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成为华东地区最大长豇豆生产基地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