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州关帝庙关帝祭文探析

2018-01-23马月萍

文物季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祭文关帝庙关公

□ 马月萍

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山西运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运城之所以被海内外人士铭记,更因为这里是关公故里,这里是关公信仰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有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现存的解州关帝庙祭文来解读祭文中所表达的关公信仰。同时,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神交流的媒介,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以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解州关帝庙祭文

祭文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是在祭祀时所使用的祝祷性的文字,又称为祈文或祝文,具有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双重意义。

查阅相关文献,关公纳入被官方祭祀的对象,大约始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宋史·志五十八·礼八》载:宣和五年(1123年)关羽被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后,“从祀于‘武成王庙’”,这是目前见到的正史记载祭祀关羽的最早资料。明代,将关羽由“从祀”升级到“专祀”,祀典也日益隆重。据清乾隆《解梁关帝志·祀典》记载: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朝廷祭祀仪礼开始形成定制。

随着祭祀活动的隆重,祭文的作用也更为重要。解州关帝庙祭文主要包括祭祀关公的祝文、祷告文,通过祭文,来达成人神交流。解州关帝庙祭文,现存最早的有明代祭文,随着官方对关公的崇奉,祭祀活动的增多,祭文也被更多地保留下来,成为研究关公关公文化的重要资料。

二、解州关帝庙关帝祭文的特征

笔者对解州关帝庙现存大量的关帝祭文进行分析,认为解州关帝庙祭文有以下特征。

(一)对关帝褒扬的情感表达

上至国家,下至普通阶层,关帝成了无所不能的“全能神”。通过一系列的“造神运动”,关帝的形象更是无人企及。解州关帝庙现存的大量关帝祭文中,祭文中对关帝的褒扬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如万历年间巡抚吕坤祭祀关帝时用于崇宁殿的祝文[1]为:

“惟神葆真涵光,孕秀毓醇。发祥应运,圣嗣笃生。正直不迴,咸灵烜赫。天壤同朽,金石靡泐。有开必先,畴其启左。丕显丕承,神功斯懋。余忝守土,肃守时禋。晋南胯蚃,如格如歆。”

我们从明代这篇祝文中可以发现,对关帝的褒扬占了很大的篇幅。

而当今的祭文,对于关帝的褒扬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如解州关帝庙关帝诞辰1853年祭文中对关帝的褒扬:

“泱泱华夏,千古一人;惟我关帝,乃圣乃神;

生为人杰,汉鼎虎臣;忠昭日月,义炳乾坤;

仁披四海,勇冠三军;礼抒春秋,智逸绝伦;

殁化神明,中条归魂;伏魔荡寇,神威远镇;

精诚护国,绥靖安民;三教齐颂,九州同尊。”

如祭文中“千古一人”“乃圣乃神”“汉鼎虎臣”“勇冠三军”“伏魔荡寇”等等,几乎涵盖了历朝历代以来上至官方下至普通百姓对关帝的评价。

(二)对解州作为关公故里的强调

解州为关公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成长之地,是关公信仰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关帝祭文中,大多对解州作为关公故里进行强调。现存明代的一篇关帝祭文是:

“惟帝忠义贯日,英烈盖世。志复汉基,百代崇祀。惟兹解州,实帝故里。今当仲春秋,谨以牲帛粢醴,式陈明事。”

2014年关公金秋大祭祭文:

“河东古地,虎卧龙藏;千古人神,关公云长。

德布桑梓,礼化万邦;智贯寰宇,风高节倡。”

祭文把解州作为关帝故里进行了强调和凸显,强调地域的独特性。运城现存解州关帝祖庙和常平关帝家庙,仿帝王建造,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尤其是作为解州关帝祖庙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平关帝家庙所凸显出来的“家”的概念。常平关帝家庙现有娘娘殿和圣祖殿,娘娘殿供奉的是关夫人,以及关平夫妇和关兴夫妇。圣祖殿供奉的是关公的始祖关龙逄,以及曾祖、祖父和父亲以及三祖夫人。这种格局在现存关帝庙中所独有(目前仅有台湾一家庙宇从常平关帝家庙分灵)。如果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来解读,这充分体现了其中的家族观念和孝悌文化。

祭文对关公故里的地理环境也进行描述,如关圣帝君诞辰1851周年祭文:“条山鹾海,地脉钟灵。”这里的条山即位于解州关帝庙南侧的中条山。中条山西据华山,东接太行,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鹾海即位于解州关帝庙北侧的盐湖。盐湖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资源丰富,为世界三大内陆硫酸钠型盐湖,易于开采,开采历史至今接近五千年。

同时,这里历史悠久,是华夏的源头之一。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这方热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三)敬神祷神的功利性明显

关帝被兵家奉为武圣,商家奉为财神,民间奉为保护神,儒释道三教奉为护法神。“民间信仰成三教合一的特色,那么反映在神祇功能上,各路神就成了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各种神祇就不再为他身前的职业所限,而成了能应付各个社会阶层、各种类型的信仰者及各式各样愿望和要求。”[2]在关公故里,关公更是集农业神、武财神、祖先神、生育神多种角色为一体。

如关帝诞辰1855周年暨首届关公庙会祭文:

“敬祈圣帝,驾临神光;告祭圣帝,永赐吉祥。

美丽中国,固基安邦;河东启运,福祉绵长。

工业集群,鼎新图强;文化强市,再铸辉煌。

福荫万代,人和政畅;普天之下,诚信永彰。

关公信仰,四海名扬;关公申遗,谱写新章。

故里吾辈,扬帆远航;干事创业,群情激昂。”

祭拜关帝的目的非常明显,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希望关圣帝君护佑。

笔者还搜集到一篇元代察罕的《解庙旱祷文》:

“惟王忠义智勇,卓冠当代。百世之下,英威如在。禀熊虎之姿,剪凶顽之害。生则名震华夷,殁则灵爽不昧。率土亿兆,惟神攸赖。兹当仲夏之交,昭虐荐臻,二麦阻秀,田野如焚,民物憔瘁,遑遑靡宁。惟神密替化机,回旋生意,沛沾甘霖,以涤氛气,以苏民命,以兴我穑。事仰邀神,休其惠之无弃。”

关帝在运城作为雨神,与运城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运城的伏旱和秋旱比较频繁,使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解州一带,以山地褐土为主,在水利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一遇到旱年,会发生大面积的减产。这篇《解庙旱祷文》即是很好的证明。

(四)诵读祭文的角色由单一到多样

祭文作为重要的人神交流的媒介,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诵读。自祭祀活动出现以来,诵读祭文的角色逐渐由官方向包括官方、企业家等多种群体扩展。

明清时期,在重大节庆期间,皇帝往往派遣专司礼仪的太常寺官员到解州关帝庙祭拜。在小型祭祀活动中,往往由解州知府担任主祭人。作为历史上的官方祭祀,是封建统治者希望通过在重大活动期间举行祭祀活动,来引领社会阶层参与到传承关公文化的行列中,最大的目的是通过关公,来治理国家,管理民众。而当下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有更多的群体加入到弘扬关公文化的队伍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关公文化在新时代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具表征意义的精神符号,“忠义仁勇”更成为爱国敬业、孝敬父母、清正廉洁、诚信友善和担当正义的代名词。

(五)从精神力量到文化自信的演变

关公作为“忠、义、仁、勇”的代名词,佛教尊之“伽蓝监坛”,道教尊之“关圣帝君”,儒家尊之“武圣人”。历代统治者的多次加封,使关公的神性熠熠生辉,其神祇集“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查冥司、招财进宝、保护商贾”等多种角色于一身,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性特征,成为各阶层的保护神。

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与求索成为当今关公崇拜兴起的真实写照。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关公信仰的强大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存在于共同体当中的一致情感和普遍意志。

如2010年解州关帝庙金秋大祭祭文:

“壮哉吾华夏,蒸蒸如日上;九州皆大同,民心悉所向。

社会构和谐,大爱福鸿疆;礼乐奏神明,万象运隆昌。”

把祭文所涉及的面,进一步提升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进一步证明了关公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信。

2018年6月,解州关帝庙赴福建等地巡游,有《请神祝文》:

“超越时空,横跨国界;福建信众,尤为炽烈;

三度巡幸,赴闽大成;两地交流,盛况空前;

蚶江古庙,祖庙渊源;十年迎驾,行宫闽南;梅塘龙池,情义流衍;迎请庇佑,赤诚动天;高坑柯岭,信众期盼;民风淳厚,祈睹圣颜。”这样一份出自解州关帝庙饱含深情的祭文,充分体现了以福建关公信众为代表的关公文化传承者对于关公文化的挚爱。

笔者在解州关帝庙工作多年,深感关公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已经遍及全球。以“关公文化”为引,我们有了更深度与世界联系的契机,更广泛放眼全球的视野。希望以解州关帝庙为媒,传递关公文化的好声音,传递中国的好声音。

[1]《解州关帝庙历年祭文集》,未刊本。

[2]乔润玲《山西民俗与山西人》,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年,198页。

猜你喜欢

祭文关帝庙关公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关公面前耍大刀
关公
福建东山关帝庙
关帝庙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关公工艺
古代祭文初窥
城市化进程下的民间信仰与关帝庙文化
荥阳关帝庙遗址发掘记 檀山里3000年前的寂静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