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美容行业欺诈行为的法律解读

2018-01-23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12期
关键词:陈女士美容商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美容美发类投诉仍高居服务类投诉量前十,其中医疗美容约占16.4%;2017年前三季度,医疗美容在美容美发类投诉中的占比超过了17%。近十年来,我国年均因为整形美容导致毁容毁形的投诉多达近2万起。有业内人士称,10年间已经有20万张脸被“三非整形”(即非法医疗机构、非从事医疗美容的专业医师、非法的药品)毁掉了。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典型的整形美容领域欺诈类案件,希望帮助广大消费者避开“美丽”的欺诈陷阱。

非法行医:医师无证或在无执照场所行医多家美容机够被立案处罚

员工没有资质就敢开展医疗美容,一家美容机构被罚5000元;违法从事医疗美容服务,两家生活美容机构被罚2.7万元。2017年7月,崂山对美容机构乱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家单位被立案处罚。

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定义

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简单的说就是“非侵入性”与“侵入性”的区别。通俗的说,我们平时做的生活美容,主要是运用手法技术,借助化妆品、美容护肤品进行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和修护。而医疗美容则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在非医疗的环境下,贸然开展医疗美容,即使是小手术也存在着感染等很大的风险。

除了注射美容和线雕,像现在比较流行的半永久纹眉、美瞳线、拉双眼皮、纹唇、激光洗眉、洗眼线、点痣等,虽然看上去都是比较简单的操作,但由于使用了侵入性的,比如说破皮的操作,因此从操作特点上来说,这些都是属于医疗美容项目。所以医学美容不是生活美容。

非法的美容机构和非法行医定义

没有医学美容资格的机构开展医学美容是违法的。其中包括个人工作室、酒店、宾馆、美容院等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没有医疗美容科目的医疗机构。

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证的社会人员从事医疗美容操作、有医师执业证的医务人员在非医疗场所从事医疗美容操作(如注射肉毒素、玻尿酸、线雕,甚至美容手术)均属非法行医。即便是有医师执业证的医生,其在没有执业许可的工作室给顾客绣眉也是非法行医。

“美容贷”:手术费只要3000元医院却给她贷了近5万

2017年3月,21岁的葛女士到某医疗美容医院“整下巴”,手术费标价为3000元左右。在护士引导下,葛女士办理了美容贷款。没想到,办理结束后,她收到手机短信显示“已经办理了一笔总额49800元的美容贷款”。医院解释,葛女士只需要偿还自己用掉的钱,但病历本上,除下巴整容手术外,还写了打玻尿酸等葛女士没有接受的整容项目。

葛女士回到家还完3000元后,金融机构打来催款电话,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美容医院“忽悠”了。

美容贷这种消费及贷款模式是否合法

目前市场上的“美容贷”分几种模式,如果只是单纯的分期付款,很难说其违法;若涉及收取高额利息,则有可能超过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的最高利息,消费者如果仍支付高额利息,将损害自己的财产权利。另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如果商家存在诈骗、传销等行为,可能触犯刑法。

误导消费者签下这样的贷款合同是否有效

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5种合同无效的情形,此外如果整形医院在签订合同时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大事实,使消费者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则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主张撤销合同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消费者如何避免合同陷阱

消费者在签署相关法律文件时,首先要搞清自己签署的是哪种性质的法律文件,不能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对双方的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必须落实到书面上。另外,不要轻易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件、电话号码提供给商家,更不能把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交给商家工作人员来操作,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对自己不利的合同。

互联网合同如何认定效力

互联网合同和纸质合同的效力等同,从目前曝光的“美容贷陷阱”新闻来看,多数消费者都受到商家的游说,没有认真看电子协议,但商家口头介绍和最后落实在电子协议上的东西常常是两码事。

另外,互联网合同往往是由商家预先设定的格式条款。对于这类合同,消费者要尤其注意商家是否将减少或免除其责任的条款予以重点提示,并重点阅读关于费用、售后和纠纷解决方面的条款。

价格欺诈:女大学生花1.45万割双眼皮一查网上报价2800元

2016年6月,女大学生小文在某医疗美容花14500元割双眼皮。手术后,小文在一款美容类APP网页中看到,该机构推出的双眼皮手术项目打折后,仅需2800元。小文感觉被骗了,于是去找院方讨说法。对方表示,小文的双眼皮手术是由院长亲自做的,并称2800元是由一般医生做手术。

美容医院价格不实是否违法

医院没有告知小文有价格差距大的其他选择,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并且涉嫌价格欺诈。判断依据则主要看合同约定的效果,如果14800元和2800元的手术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近似的,那么这就属于不公平交易。美容行业价格不透明,定价也缺乏明确标准,消费者需要多搜集信息多比较,还可以要求对方提供案例。

消费者依据哪些法律维权

美容引发的医疗损害纠纷一般适用侵权责任法,根据实际损害来赔。如果医疗行为同时涉及到欺诈、虚假宣传等其他侵权行为,针对这些行为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另外,很多做医学美容的机构没有医疗机构的资质,本质上只是个普通的美容机构,在这些机构遇到纠纷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

消费者需要注意保留哪些证据

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整容项目介绍、收费票据、诊断证明、采用的药物和器械,还有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自身的损失,包括手术修复相关单据等都要妥善保管,作为维权依据。

免费圈套:涂燃脂膏“免费洗脸”洗走1.5万元

在成都春熙路一家美容店内,24岁的小袁在接受美容师“免费洗脸”后面部发黑,美容师称是皮肤内的毒素,要做清洁,但需要500元。做完清洁后,小袁的面部开始疼痛且发热发红,这时美容师又称毒素太重,要继续做修复,费用要3000元。无奈,小袁只得再次做修复。然而,美容师只做了一边脸,另一边要做的话还需3000余元。就这样,小袁一步步陷入“消费陷阱”,最终花费1.5万元。这起全省首例美容院强迫消费者交易案的犯罪嫌疑人曾某等人,被成都锦江区检察院以强迫交易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法律如何规定

从刑法角度,“免费洗脸”商家的做法涉嫌诈骗罪,因为商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涂抹燃脂膏虚构了“皮肤毒素太重”的事实,骗取小袁财产。同时,“免费洗脸”商家的做法也涉嫌强迫交易罪,因为如果不继续接受服务,可能威胁到健康,商家通过这种手段继续交易,某种程度上给顾客造成了人身威胁。从合同法角度,这属于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就算后面接受了服务,也可以撤销该合同。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这属于强迫交易,侵犯了公平交易权。

预付式消费:美容院突然关门预付4万多元索要无果

2010年起,陈女士开始到某美容咨询公司做美容。经店长建议,陈女士办了张会员卡,并不断向卡内充值。2016年年底,店铺突然关门,此时陈女士卡内还剩4万余元。店长表示,美容院因租房问题暂时关闭,但还会继续开店。但在随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女士几次电话联系店长要求退款,均遭搪塞。

2018年3月,陈女士再次联系店长,店长却说自己已经离职,没人再管后续的事情了,让陈女士“去找新加坡公司总部”询问情况。随后,店长不再回复陈女士微信。

美容院跑路在法律上如何界定

分两种情况看。如果因为经营不善跑路,是一种违约行为,商家没有兑现承诺为消费者提供后续服务。如果设了圈套,收了大量预付款后跑路,涉嫌诈骗,金额较大的话构成犯罪。此外,美容机构的做法还涉嫌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于预付金额特别大、明显超出正常消费额度的,消费者的这笔钱很有可能被用于融资,对方卷款跑路可能性也较大。

预付式消费在法律上存在哪些风险

消费者对于预付式消费应该谨慎警惕,风险不仅限于商家跑路。美容商家往往采用打折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办卡,但优惠背后很可能存在价格欺诈。比如某个美容服务或者美容产品实际只值100元,但商家可以说成1000元,预存款的话按200元收。

消费者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消费者要有降低风险的意识,主动控制预付额度,另外还应该甄别美容机构,尤其要小心预存款优惠幅度大的美容机构。出现问题前,就应该注意美容机构是否证照齐全,记下经营者和员工姓名,多要几个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另外还应该索要并保存好办卡时的充值记录。出现问题后,建议消费者互相“抱团”,第一时间向消协、工商部门甚至当地派出所反映情况,不能像案例中陈女士这样拖延。

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任务艰巨

目前非法医疗美容多采取“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公司)+生活美容机构+本地联系人”方式招徕消费人群,目标客户为女性中高端消费者,以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公司)的名义和生活美容院签订合作协议,医疗美容费用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公司)和美容院以及本地联系人按约定的一定比例分配。同时鼓励消费者互相介绍,介绍成功者获得一定的提成。非法医疗美容缺乏执业医师和必要的抢救药品设备,不具备消毒设施和条件,操作规程不符合规范,非法开展美容手术极易造成感染风险和整形失败的风险,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不具备医疗整形资质、所谓的“美容医师”也不具备相应资质,非法医疗美容可能付出沉重代价。非法医疗美容该场所一般设置在宾馆酒店及私人住所的房间内,“美容医师”也是术后即走,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居无定所,一旦发生美容纠纷造成伤亡事故,无法找寻投诉对象,执法部门的调查取证难度较大。介于以上非法医疗美容场所的隐蔽性,人员的流动性,以及一些反侦察手段,对社会的危害性,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陈女士美容商家
透视环保美容热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请允许我 细细地回忆她
美容
请允许我细细地回忆她
No.4 快手电商:已帮助至少50万线下商家恢复生意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申请退款变“贷款”女子险被骗1万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