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浅思考

2018-01-22胡文波

文教资料 2018年28期
关键词:提升措施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胡文波

摘 要: 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新课改要求建立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是研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中心议题,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问题是高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新课改要求,针对学生缺乏语文核心素养现状,提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提升措施

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旨在揭示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提出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对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文核心素养研究

2014年教育部实施新课改政策,将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问题已成为教育领域研讨的重点。

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目前新课改标准的制定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理念革新、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改革。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重点在于语文核心素养结构系统的探讨,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意识、实践创新、学会学习等方面内容。深入研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人才教育目标要求。

语文知识一般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内容,以语文知识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等方面则力不能及。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语文能力是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应用,是比语文知识内涵更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过于追求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则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2]。

核心素养指教育中学生形成满足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主体是受教育者,核心素养是在学科内形成的。新课改提出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核心素养教育能丰富完善素质教育,推动素质教育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知识、技能与态度的三维度综合表现,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融入情感态度,能很好地纠正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语文教育缺失。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最直接的制约因素,语文核心素养引领语文课程改革。語文知识的运用形成语文技能,教师要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必备的语文技能,语文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追求目标之一。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语文核心素养是系统的概念,语文学科教育应借鉴国内外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突出语文学科特色。语文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多种,构建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应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维度的要素。总结语文核心知识,技能与态度,从语文教学任务中选取重点培养的主题内容[1]。

语言与思维存在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不断提升思维品质,但语文教育绝非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形成审美体验,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开发审美想象力,培养审美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重要表现。语文学科进行的文学作品审美能力培养是文学审美,高中学生学会用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是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点。语言文字承载着人类文化,语文学习中可感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一定的文化常识,提高文学修养,增强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热爱。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价值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是每个学生接受相应阶段的语文教育后应达成的。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掌握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通过语文学习,积淀一定的语言文字文化,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的实施有利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指明方向。我国现有语文课程标准属于内容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及附录[2]。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明确了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要求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审视目前内容标准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匹配度,确保内容标准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建议为语文教学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要结合具体内容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语文课程标准编排。通过纵向编排将语文核心素养细化到每个学段,横向编排要求根据语文核心素养指标描述不同水平的表征。新课改的修订突出了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融入教育目标中,将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新课改标准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要配有科学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指导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用以指导考试评价的桥梁。

语文教育目标的变化要求语文教材的修订,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是呈现知识为主体,服务师生教学的工具,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语文教材的超越知识观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与语文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语文教材具有社会价值,要及时更新体现社会价值的内容,编订语文教材的目的即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材必须选择合适的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措施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教育,以便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要求。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唯效是从,要随着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3]。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不仅局限于掌握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内化,转化为终身发展必备的语文品格。要求学生树立语文核心素养本位的学习观。语文核心素养整合了与语文相关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能解决现实问题。语文核心素养本位学习观要求指向这种能力的发展,通过实践练习形成稳定的个体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应面向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语文学习应是开放化的,通过设置生活中的特定场景,在场景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核心素养。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布置学生喜欢的任务,使学生形成持久性的语文能力。教师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本位的正确学习观。

学生在接受一定的语文教育后,其核心素养水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定量考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结果可作为语文教育的成果定性依据,对语文运用进行量化设计,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语文核心素养评价依据。应以量化测量为主评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保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

通过多元化、多形式的评价模式,实现对学生学科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采取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方式,对不易测量的表现性目标难以测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可对学生进行某文化现象的态度调查了解学生的文化态度,从多维度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描述,才能共同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核心素养指现代社会对其所需人才标准的要求,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的追求目标。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使语文教育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语文核心素养需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课程教学等课程各方面贯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坚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甜甜.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2]吴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选修教材内容整合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提升措施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立意为先,谋篇布局,揣摩细节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