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景点旅游研究综述

2018-01-22许晓艳

时代金融 2017年35期
关键词:内涵特征

【摘要】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休闲为主,不设固定的景点,在休闲之中寻找到快乐。为了对无景点旅游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文中主要就对无景点旅游进行综述。

【关键词】无景点旅游 内涵 特征

无景点旅游是在中国旅游行业逐渐步入休闲旅游时代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极具中国特色。这种独特的旅游方式,符合游客个性化及向往自由的追求,正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无景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2007年9月中旬,在当“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之际,媒体记者敏锐的捕捉到“无景点”旅游悄然走俏,将成新宠。2007年“十一”黄金周过后,《中国旅游报》、《中国改革报》、《市场报》以及很多城市日报、网络媒体等开始关注。

一、无景点旅游兴起原因

不同学者的分析角度都大同小异。方田红和雷可为(2009)从旅游者方面(旅游者个性张扬的需要、旅游者的成熟)、旅行社产品不足(低层次设计、旅游产品单一和旅游社不规范的操作)、景区因素(景区门票上涨、著名景区人满为患)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条件的改善、互联网的普及和通讯设备的完善)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无景点旅游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董红梅(2014)认为无景点旅游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它与景区(点)的旅游人满为患、景点门票价格高涨、组参团旅游的赶时间赶景点、休闲意识的理性回归及乡村旅游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无景点旅游内涵

安传艳(2015)认为“无景点”旅游是和传统“景点”旅游相对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休闲旅游的一种。方田红和雷可为(2009)认为无景点旅游是指不刻意、不专门游览这些景点的旅游活动。无景点旅游也并不是一味强求“不看景点”,其真意应该是留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节奏慢下来,把当地风情的眉眼看个清楚,或者做一些能留下更多回忆的事情。赵欣彤(2013)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休闲旅游的一种,这种旅游方式不被游览景区景点所限制,是一种注重身心放松的体验性旅游,是对自主性较强的散客旅游和自助旅游等旅游方式的一种深化和进一步深入的完善和发展。黄浩宇(2014)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不以景区景点游览为中心,充分发挥游客自主性,追求体验性和休闲型,重视活动多元和人文感知的一种旅游方式。黄红梅(2014)认为所谓“无景点旅游”是指到非旅游景区(点)进行的以轻松体验目的地的文化、社會生活方式与民风为主的一种旅游。

三、无景点旅游的特征

方田红和雷可为(2009)列举了其具有非从众性、休闲性和体验性的特征。赵欣彤(2013)认为无景点旅游具有出游成本较低且弹性较大、旅游过程灵活自由和旅游空间开放性大等特点。黄浩宇(2014)认为其具有休闲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广泛性的特征。黄子燕(2010)认为其具有休闲、体验、真实、节约和自由的特征。黄红梅(2014)认为其具有旅游主体的大众普及性、旅游对象的广泛性与空间开放性、旅游方式的自由自在性、旅游目的轻松体验性、主客互动性等特点。

四、影响无景点旅游的因素

郭艳芳、安保平和田祥利(2010)对影响大学生无景点旅游体验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5个影响因子,其中,“好奇与求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美食与休闲”、“社交与文化”、“旅游地公共设施”,最后是“住宿与娱乐”。同时,还研究分析了无景点旅游者的总体感受,86.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继续进行无景点旅游。黄丹和姜红(2013),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上海为调查样本来源地,对无景点旅游的实质、市场潜力、定位及相关因子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无景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无景点旅游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发展问题,许多学者针对这方面都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五、发展无景点旅游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安传艳(2015)在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提出河流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南省黄河湿地为例,阐述了了黄河湿地由于管理的缺失,出现了严重的“公地悲剧”。因此作者提出,要从旅游发展理念、政府主导管理、进行环境监测、采用循环旅游发展模式入手来改善当前的状况,加强河流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以长期满足旅游者深度体验的需求。方田红和雷可为(2009)认为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我国旅游者走向成熟、理性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景区与旅行社业务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作者从景区、旅行社、旅游保险业和旅游网站四个相关联业务分别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旅游各业在面对这种新的旅游方式时,不应该是消极等待,而应该反观自身,积极地应对,尽力满足这部分旅游者的需求,争取这部分旅游市场。赵欣彤(2013)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对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乡村旅游业随着政策的倾斜迅速发展,村落民居、风土民情、田园生态以及综合旅游形式层出不穷。除了传统农家乐形式的吃农家饭、钓鱼等,另有一些有很强吸引力的独特的休闲方式。但是其发展成为无景点旅游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还仍处在初级阶段;旅游产品单一和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于是作者从保持陕西乡村特有的乡土特色和加强规划与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安传艳.无景点_旅游背景下河流湿地生态旅游研究[A].生态经济,2015.3,31(3).

[2]郭艳芳,宋保平.田祥利大学生无景点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西安3所高校为例[A].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7.

[3]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A].社会科学家,2009.11,11.

[4]郭艳芳,宋保平.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大学生无景点旅游实证研究——以西安三所高校为例[A].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1.4,37(2).

[5]赵欣彤.论新兴乡村旅游方式之“无景点旅游”的发展——以西安地区为例[J].城市旅游规划,2013.1.

[6]黄浩宇.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商界论坛 产业经济,2014.

[7]黄子燕.无景点旅游的现状和对策探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董红梅.无景点旅游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的启示[A].2014.

[9]兰菊萍,田满文.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A].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8).

[10]黄丹,姜红.无景点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上海为调查样本来源地[A].消费经济,2013.4,29(2).

作者简介:许晓艳,女,山西长治人,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涵特征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内涵漫画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