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就业问题的影响

2018-01-22倪紫璐

时代金融 2017年35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经济建设宏观经济

倪紫璐

【摘要】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因为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业问题同样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和谐发展,而就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环境。总之,经济环境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稳定和就业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宏观经济 就业问题 经济建设

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特征分析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与中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一种双重经济结构,其展现形式是隐性的失业。将失业视为经济特征之一。中国主要以农业为主,因此,农民总数人口中占重要比重。此外,农业与其它产业有一些差异,农业是季节性的,这意味着冬季,大部分劳动力是空闲的。说明劳动力资源配置在空间上的不合理可能会影响经济平衡。当我们讨论失业率时,关于季节性的闲置劳动力就是一种隐性的失业率。变相的失业同样是一种社会现象,表面上是指劳动者有工作但实际从事职业不符合他们的教育水平或就业能力。举个例子,在市场经济社会,由于经济衰退,技术工人被迫做半熟练工的工作或者某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甚至有些高级知识份子找不到相适应的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现象更加严重。中国企业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劳动力大幅度下调。许多中国经济学家讨论说,这些企业的许多工人是隐性失业的,必须被解雇才能算得上是失业。我认为,没有员工被解雇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生产力是可得到较高的提高。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据估计,全国变相失业人数将超过2.3亿人。这么多的失业率与中国劳动力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巨大的浪费是密切相关的,隐性失业也有一些特点。第一,部分就业具有季节性。第二,总体来看,劳动效率低,利润率接近于零。在消除劳动者劳动时间或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少一些剩余的劳动力,但劳动力的产出将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二、中国农村失业原因及影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农村分离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可能转移到生产率高的工业部门。因此,劳动力长期闲置,生产能力低下。而在农村强行中断劳动力流动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农业被视为限制经济的一个因素。当这个城市因为各种原因有过多的剩余的劳动力,政府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控制,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不能过多,目前,作为乡镇企业,他们必须面对比以前更多的竞争。一方面,它们应该加快技术和产品升级过程。因为能力和技术将取代简单劳动力,这将降低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受到更多就业压力的农村,导致一部分失业人员流向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然而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分割很重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细分原理,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有着众多制度上的障碍,这可能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因此导致一部分滞留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并转向为失业。如上所述,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是制定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作为重大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有这一定的投入,政府必须有稳定的资金作为保证。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担心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可靠的保险资金来源,社会保障制度不容易成立。

三、中国加强经济建设和就业规划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不是仅仅只有降低失业率或通货膨胀率,而是应该采取可以加快经济和就业的战略。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经济发展与失业率的增长和失业率的差距,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很难想象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率有多高,所以我们可以在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之间达成一个战略,就是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就业率。此外,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是以国家生产力和资源分配为基础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具体来说,中国人口众多,有很多资源和技术比较超前。在劳动力方面,一方面,即使中国采取了一些特定的策略来控制人口的高速发展,例如,计划生育,然后中国人口数量依然庞大。更具体地说,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保险,也可以成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保证。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企业在劳动力市场选择范围比价广泛。一个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生存和超越的能力,基于组织决策的方法。企业认为在不牺牲员工的利益、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的情况下获取利润,而获得的利润必须要靠减少员工的开支来获取的,在这种情况下,从而有利于利润的增加。

四、中国在非农业方向进行经济增长

大规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意味着我们应该采取多种解决方案,多种形式的转移战略,结合多种产业进行综合发展,全面开放新的渠道,如此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机会。为了防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引发“城市病”。城市疾病是由于城市人口、工业、运输过度集中所造成的问题。给城市居民带来不便,对于城市疾病影响较小的城市,应该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潜力,同时,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国际劳工市场。然而,这两种方式在未来的程度上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乡镇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推动因素。目前,乡镇企业可以吸收农村1/4的劳动力,但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吸收能力正在下降。此外,要在不久的將来创造一个更好的转移劳动力的环境,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强化企业综合实力。另外,为了增加城镇化强度,推动农业劳动力涌入城市流动。实现了双边经济向国家和地区现代经济一体化的转变。一个发达的农业系统在完成这一转型中起着关键作用,只有现代城市工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自我扩张,才能够发出其关键作用。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就业培训,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下一步必须尽快为失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就业服务,使其就业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梁艺桦,谷天锋.城镇失业人口省际差异及其与城市化耦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6,(01):122-127.

[2]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3,(06):37-44.

[3]杜传忠,李建标.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南方人口,2001,(02):53-57.

[4]李若建.我国的城镇贫困、失业、通货膨胀与区域发展[J].社会学研究,1998,(04):118-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经济建设宏观经济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