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文体聚焦表达

2018-01-22戴顺芳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雾凇言语

戴顺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见,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表达方式。教学中教师只有增强文体意识,关注文本特征,课堂才会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儿”。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标”精神,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习表达呢?笔者认为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文体意识,要做到关注文体,聚焦表达。

一、比较学习,关注文体特征

文体是教学文本的表达范式,是文章形式特点的规律性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依体而教,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儿”,才能避免“泛语文”“滥语文”甚至“非语文”的现象发生。由于文体不同,我们选择的教学策略、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不一样。

《雾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雾凇的奇特美丽以及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样的文章与学生之前学习的记叙文、说理文在表达方法上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一开始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將《雾凇》与《说勤奋》《九色鹿》进行比较,看看三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在比较中初步认识了说明文的特点。接着通过理清这一环节,学生知道课文第一部分写了雾凇的奇特美丽;第二部分写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第三部分写了人们观赏雾凇的感受。这样的梳理,学生体会到了《雾凇》的整体构架、内容上的组织和安排。由此可见,教学中我们不应急于进行内容分析,应在教学前关注文体,明确文本的教学价值,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征,这是教学的第一步,因为没有文体,阅读写作便无章可循;没有文体,阅读写作也不得要领。

二、整体感知,关注谋篇布局

每篇文章都有作者匠心独运的设计,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或讲究前后呼应,或巧设悬念,或构思新奇,或结构严谨。精巧的谋篇布局是言语形式的综合体现,是最具语文性的内容之一,阅读教学必须高度关注。

《雾凇》是一篇说明文,有自己独特的言语形式。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整体人手,整体思考。我先引导学生通读第二自然段,再思考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有什么关系。然后试着给这段话分层次,再画一画具体描写雾凇形成的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雾凇形成的过程。通过自读自悟,交流研讨,学生知道了作者先概括介绍了雾凇的形成,接着具体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在具体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时学生知道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知道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又是怎样一步步把雾凇形成的过程写清楚的。吴忠豪教授指出:“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就是学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后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文本分析转向探究谋篇布局,探究言语形式,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学会如何表达。

三、品词析句,关注精妙词语

表达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表达就意味着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教课文内容教得很辛苦,但不渗透课文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的话,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会遇到种种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表达。阅读教学要关注表达,就必须关注“言语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等。教学中,在探究“雾气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关注“12月”“2月”“4摄氏度”这类带数字的词语,从而体会列数据这一说明方法的运用。又如在品味“雾气多、浓”这一特点时,引导学生抓住“笼罩”“弥漫”“模糊”“涌”等词语谈感受,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这样的设计,不仅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关注了说明文文体特点,更关注了说明性文本的表达方法,可谓言意兼得。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阅读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技巧,体悟言语规律,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表达方法和技巧,更好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针对文本特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近言语形式,品味言语形式,把握言语规律,增长言语智慧,方能提升表达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雾凇言语
雾凇岛的“繁花”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雾凇奇观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雾凇岛
雾凇岛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