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评价

2018-01-22张广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7期
关键词:锥切术内瘤上皮

张广凤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800)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癌症前期病变的总称,病症能够直接反应宫颈癌的连续发展过程。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并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类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降低宫颈癌的发病几率。本文将8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及宫颈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尚未生育患者25例,已生育患者59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诊所有患者均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呈阳性。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3.2)岁。观察组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5.2±3.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进行治疗,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在行常规手术前,置入鸟嘴式窥阴器,将卢戈液涂抹在患者的病变处,用鼠齿钳将患者的宫颈向外牵拉。结合患者病灶的实际大小,来选择型号合理的三角形电切环,电凝功率设置为40~50 W。主要是使用电环来将患者的宫颈组织切除掉,若患者出现出血现象,应使用电凝进行止血[1]。

1.2.2 观察组

行宫颈锥切术(CKC)进行治疗,在手术时,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在术前,需要对患者的会阴部位进行消毒,将卢戈液涂抹在患者的穹窿及宫颈部位处,确保能够合理选择病变的范围。使用鼠齿钳将患者的宫颈向外牵拉,在未着色的区域,取浅环形切口,将切口的深度控制在3 mm左右。以30°角沿着患者的宫颈管逐渐向宫颈深部切入,确保宫颈切除的均匀性。手术结束后,运用电凝对患者进行止血,做好砂条填充,将已经切除掉的组织进行送检[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2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各时段复发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各时段复发率

观察组各时段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段复发率对比 [n(%)]

2.2 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 9±5)m i n,出血量为(51±14)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3)min,出血量为(8±4)mL。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治疗方法,该种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病灶的快速切除[3]。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疾病的发病年龄处于年轻化趋势,患者的年龄最小为21岁,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关注生育功能,全子宫切除术逐渐被医学领域所淘汰。通过医学人员的不断研究,诞生了宫颈锥切术,成为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主要是通过手术过程中放射出来的高频电流来完成对宫颈组织的切除,该种手术方法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对创面进行缝合处理,在手术过程中也不需要使用麻药[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为(6±3)min,出血量为(8±4)mL,低于观察组的(29±5)min,出血量为(51±1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使用的宫颈锥切术,是一种临床实践经验较为成熟的手术方法,在治疗宫颈疾病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通过对切除掉的组织进行病理检验的过程,能够清晰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手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避免了由于手术范围不合理,所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患者手术后的2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总复发概率为23.5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宫颈管狭窄及粘连、宫颈残端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了解可知,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71%,对照组为3.53%,,可知在并发症上宫颈锥切术手术方法高于宫颈环形电切术手术方法,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宫颈锥切术手术方法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手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治疗中,都展现出了一定的治疗优势,应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病灶范围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1] 额尔敦达古拉.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4):97-98.

[2] 李宇凤.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6):72-73.

[3] 胡淑霞,梅 丽,王志慧.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6):960-962.

[4] 王 菁,王爱蕾,孙光勇,等.探讨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189-189.

[5] 杨佩贤.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比较[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5,43(4):73-75.

猜你喜欢

锥切术内瘤上皮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转归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