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南区块目的层安全钻井技术

2018-01-22刘仕银罗剑波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关井固井溢流

刘仕银,罗剑波,毛 鑫

(1.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监督中心,新疆轮台841600;2.中石化东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

1 区域地质概况

顺托果勒南区块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断裂带下盘,紧邻满加尔坳陷生烃区,位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区发育多组NE向走滑断裂带,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同时也是晚期天然气充注富集的有利部位。2013年完钻的顺南4井、顺南5井分别在奥陶系鹰山组及蓬莱坝组获高产天然气,2014年顺南5-1井在蓬莱坝组钻遇异常高压,2015年顺南6井在蓬莱坝组钻遇异常高压,实钻证实该区发育一间房组—鹰山组上段、鹰山组下段、蓬莱坝组三套储层,具备油气成藏的良好条件[1]。该区块主要采用五级井身结构(见表1)。

表1 顺南区块井身结构表(以顺南7井为例)

2 施工难点

2.1 固井质量难以保障

177.8 mm套管下深度在7000m左右,静止温度在170℃~185℃之间,对水泥浆外加剂、固井工具及附件抗高温性能要求高。同时由于气层活跃,裂缝性储层压力窗口窄,压稳与防漏矛盾突出,完全压稳地层难度较大,固井质量难以保障(见图1)。

2.2 溢流早期监测难度大

区块储层为天然气,呈现高产、高压的特点。顺南5井放喷初期目测无阻流量达300×104m3,顺南4初期日产气38×104m3,顺南7井四开钻进至至6651.6m中途测试,井口压力最高达76MPa。A井2015年2月2日1:43钻进至7874.01m发现悬重异常,立压上升,出浆槽返浆量不断增大,1:46关井成功,总溢流量15.12m3,关井立压24.5MPa、套压40MPa。

2.3 压稳与漏失矛盾突出

取芯显示,鹰山组开始地层立缝发育、沟通能力强。实钻过程证明,越往下气层越活跃,逐渐上提钻井液密度后,往往因井漏无法钻进。同时,对于高压气井,增大钻井液密度反而增大气相在液相中的运移速度[2-3],密度越高,置换越强。顺南7井采用密度1.50g/cm3的钻井液钻进至6545.42m钻遇第一套气层,气测全烃值维持在80%~86%,至6651.6m共钻遇四套气层,钻井液密度逐渐上提至1.97g/cm3发生井漏提密度、循环排气循共耗时23d,因无法正常钻进转中途测试。

图1 顺南5井7″套管声幅曲线

2.4 阻卡风险大

顺托果勒南区块目层储集体地震波表现为“串珠”。该区块钻井液密度选择在1.80~1.87g/cm3之间,漏失密度在1.95~2.02g/cm3,溢流关井后,采用密度2.20~2.30g/cm3的储备加重钻井液平推压井,压井结束上提钻具遇阻卡风险较大。顺南5井钻进至7209m后发生溢流,关井套压28MPa,采用2.24g/cm3钻井液平推压井,压井完发生卡钻,泡酸、泡解卡剂均无效最后侧钻;顺南7井侧钻至6641m旋转控制头胶心刺漏,采用加重钻井液节流循环压井,压井结束上提钻具遇阻600kN,采用顶驱倒划眼起至套管内。

3 施工措施及评价

3.1 提高生产尾管固井质量

3.1.1 优化固井施工工艺

采用控压固井技术,进行压稳与防漏模拟设计。在水泥浆候凝期间,由于胶凝失重造成环空液柱压力降低,进而发生气窜,当压稳系数fsur≥1时,能有效地防止环空气窜,否则,需要环空加压等方式进行压力补偿(见图2)。

图2 控压固井流程图

3.1.2 优选水泥浆体系

采用双凝抗高温胶乳液硅防气窜弹塑性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在160℃高温下性能稳定,流变性能、API失水、自由液、强度、沉降稳定性、稠化时间等性能较常规水泥浆体系更符合高温、高压气井固井要求。

3.1.3 现场应用评价

顺南5-2井利用控压固井技术,采用双凝抗高温胶乳液硅防气窜弹塑性水泥浆体系,该井井底、悬挂器处封固质量优良,测试回接筒处无后效显示,表明基本达到防气窜要求(见图3)。

图3 顺南5-2井7″套管声幅曲线(弹朔性胶乳水泥浆+液硅)

3.2 溢流监测

针对高压气井液钻井中钻井液气侵严重、液面变化波动范围大、溢流来势汹涌等情况,通过优化坐岗、安装2套出口流量传感器、尝试使用质量流量计等方法,高压气井溢流监测取得一定效果。2015年6月28日21:25顺南6井控压钻进至7502.15m出口流量异常,21:34发现出口流量继续上涨关井,21:36关井成功,溢流量4.4m3,关井套压1.9↗19MPa,立压11MPa,较顺托1井有明显改善。

3.3 控压钻井技术

3.3.1 控压钻井工艺特点

利用PWD工具实时监测井下压力,通过对井筒压力剖面的控制管理,大幅度降低钻井过程中的井筒压力波动,因而可较好地解决在窄密度窗口、压力敏感地层钻井,较难克服的漏与涌不能兼顾、井壁坍塌等复杂问题。同时在泥浆液面因气泡影响波动较大时,可以参考出口流量和井底压力变化判断是否是发生溢流或漏失。能够掌握真实井底情况,避免频繁关井、节流循环等非生产时间,节约钻井周期,提高钻井效率[4-6]。

3.3.2 控压钻井主要设备

①旋转控制头:旋转控制头轴承总成静密封工作压力35MPa,100r/min的动密封工作压力17.5MPa,200r/min的动密封工作压力10.5MPa。②PWD:利用外接电池保持设备正常供电,通过MWD把信号输送至控压钻井数据采集系统。③自动节流管汇:节流管汇额定工作压力35MPa,节流阀具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操作功能,控制系统还安装有流量计,准确计量出口流量。

3.3.3 减少胶心刺漏措施

①对井口进行校正,避免胶心受力不均。②控制井口控压值。③及时检查更换。④降低转盘转速,在60~80r/min情况下,推荐使用80~100h。⑤选用小接箍钻杆。

3.3.4 控压钻井实践(以顺南501井为例)

(1)控压取芯施工情况。2014年8月29日23:00控压钻具下钻至井底,30日0:30排后效时点火成功,2:00火势减弱至3~4m时开始边点火边进行取芯钻进,入口密度1.60g/cm3,出口密度1.57g/cm3,至30日9:00取芯钻进至6414.82m割芯。井口补偿回压3MPa起钻至套管鞋,泵入76m3密度1.80g/cm3的重浆,起钻至井口正常(见图4)。

图4 顺南501井控压取芯井底压力变化曲线

(2)控压钻进施工情况。2014年9月1日第二趟正常控压钻进,将钻井液密度逐渐由1.60↓1.48g/cm3,保持井底当量密度1.57g/cm3控压钻进,接单根期间井口加回压3.5MPa,保持井底压力1.56g/cm3。钻进期间液面波动较大,全烃基值维持在20%~30%,点火无火焰,出口流量和井底压力平稳,9月7日2:30安全、快速钻至6890m四开中完。

3.4 压井施工操作

鹰山组下段可钻性好,对参数要求不高,五开可选用4寸加重钻杆。在井口压力较低情况下,利用旋转控制头带压起钻至套管内,若井口压力快速上涨,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上提一个立柱、立即关闭半封闸板,实行平推压井,平推压井应控制平推量,井口压力回零后应先下压钻具。

4 结论与建议

(1)目前顺托果勒南区块地层存在异常高压,常规溢流监测手段很难达到2m3关井的要求,需进一步调研配套溢流监测,可采用电磁流量计等新型工艺设备提高溢流监测精度。

(2)通过优选弹朔性胶乳+液硅水泥浆体系,能够减缓水泥石高温下强度衰减,对比数据显示能够起到穿鞋、戴帽的目的。但是目前顺南区块气层固井关键技术未取得实质性图突破,应继续开展相应研究及现场应用评价分析。

(3)采用控压钻井技术能及时、准确掌握井底液柱压力,通过边点火边钻进的方式能够实现顺托果勒南区块目的层正常钻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时效。

[1] 张云智.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满加尔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沉积特征[J].矿物岩石,2000,20(2):63-67.

[2] 刘绘新,李锋,等.裂缝性储层井控技术体系探讨[J].钻井工艺,2010,31(6):77-80.

[3] 齐明明,李相方,等.气藏水平井钻井液密度附加值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24(3):10-11.

[4] 杨玻,左星,等.控压钻井技术在NP23-P2016井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4,37(1):11-13.

[5] 石希天,肖铁,等.塔里木奥陶系碳酸盐岩敏感性储层控压钻井技术应用[J].钻采工艺,2010,33(6):130-131.

[6] 杨雄文,周英操,等.控压欠平衡钻井工艺实现方法与现场实验 [J].钻井工艺,2012,32(1):75-80.

猜你喜欢

关井固井溢流
长关井综合治理效果分析
具有溢流帽结构的旋流器流场特征及分离性能研究
耙吸挖泥船环保溢流筒不同角度环保阀数值模拟
钻关区生产动态变化规律
——以B3区块为例
TAMBOCOCHA 43区块尾管固井难点及对策
井下作业发生井喷的安全处理措施
浅谈水族箱溢流原理及设计
关井也需匠心
关于固井循环温度的一点探讨
海上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套管柱力学分析及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