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世界人才强国坚实迈进

2018-01-22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强国人才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抓住人才这个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2010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把“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作为我国到2020年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可以说,建设人才强国,正成为我们新时代的强音。

我们深知,我们离世界人才强国还有一定距离。虽然我们已经是人才大国,各方面各领域不断涌现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们的人才队伍在数量上还要进一步壮大,在质量上还要进一步提升,在结构上也还要进一步优化,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化还任重而道远。但是,任何困难也阻止不了我们向既定目标迈进的决心,我们党将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人才强国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建设人才强国,寄托着人民的期盼。人才代表着知识、劳动和创造,意味着科学对人类的进一步解放,也预示着人民需求的更充分满足。回首过去,人类前进的每一个足迹都打上了深刻的人才创新烙印,每一个民族发展的背后都有着人才的巨大贡献,如果没有人才的奉献,今天的人类生活只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愿景。因此,人民热切渴望科技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知识为中华民族插上腾飞的翅膀,期盼人才队伍的蓬勃发展,拥护人才制度、政策的落地生根。党中央最近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他们中有党政干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有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他们都把自己的智慧写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融入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中。

建设人才强国,顺应时代的呼唤。伟大的时代呼唤人才,更造就伟大的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必须依靠各行各业的广大人才队伍充分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意味着各方面人才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也有了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只有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才能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要求,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建设人才强国,彰显了中国的贡献。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得到肯定,中国提出的诸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和主张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世界发展越来越需要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方案。一系列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提出及充实完善,既体现了中国人才的创造性贡献,也为中国人才施展才华拓展了国际空间。随着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不仅是凝结着中国人民创新劳动结晶的质优价廉的丰富商品,更有着数不胜数的中国人才队伍,一个又一个难题解决的中国方案。

建设人才强国,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建设人才强国亦是如此。如今,我们党已经明确了人才工作的定位,提出了新时代建设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落实了党管人才原则的保障,形成了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工作的制度、政策,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正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把人才工作做好,特别是要在全党进一步增强人才观念;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泛宣传表彰爱国报国、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

行百里者半九十。建设人才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道路已经开辟,只要全党全国人民不断朝着人才强国的目标共同奋斗,我们就一定会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知识保障。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强国人才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人才云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学习强国”礼赞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秦晋争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