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傻五叔

2018-01-22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公村子婆婆

□ 管 珊

第一次跟丈夫回他老家时,看见一个人不喜不怒地站在丈夫父母身边。他们告诉我叫他五叔。

五叔今年41岁,他在读小学一年级时患脑膜炎,由于治疗不及时落下病根,致使五叔智商发育低于常人,从此他便辍学在家。父母在他未成年时撒手人寰,他由四个哥哥照顾。

我叫了他五叔之后,每次见面他都静静地在那笑,露出两排不甚整齐且颜色偏黄的牙齿。

五叔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子里度过,因为早早辍学,在村子里打鱼摸虾干农活早已习以为常。父母过世后,虽说有几个哥哥照顾,但是他们都忙于养活自己的孩子,很少顾及到五叔。而实际上五叔将自己养活得好好的,生活得无病无灾。

五叔在村子里种地,不愁吃喝,没事就在村子小河里打鱼摸虾,多数时候他都将这些河虾卖给别人,得来的钱就自己存起来。他还在村里捡破烂,他的小房子里堆满了他从各处捡回来的塑料瓶易拉罐等,往往隔很长一段时间他才把这些东西卖给外面来收垃圾的人。

五叔年纪渐长,很少与他人交流,没有讨上媳妇,以后很可能也讨不上媳妇了。

我曾经跟丈夫讨论过五叔打光棍的原因。

我认为五叔是因为智力问题,但是丈夫立马反对说五叔并不傻,他也会算账,而且还精明得很,只是因父母不在,无人张罗,所以才打了光棍。那我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么多哥哥就没有人帮忙张罗呢?

原来大哥很小就过继到了别人家,不在大家庭里主事;二哥因为生了2个女儿,生活消极,嗜酒如命,也不管大家庭里的事;三哥(我丈夫的父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搬离村庄,在外做泥瓦工;四哥成年后就去外面当兵,退伍后也一直在外谋生活。

自从五叔父母去世后,几个哥哥勤劳肯干才娶上媳妇各自奔生活去了,实在无暇顾及到五叔本人。再加上五叔自身内向,附近村子也没有合适的姑娘,所以五叔渐渐就成了光棍。

十年前,五叔离开他熟悉的村庄,跟随我公公婆婆在武汉建筑工地上干活。我在武汉读书,偶尔也会去工地上看看,那时五叔帮着做一些小工如刷墙,运料等等。干活时丝毫看不出五叔智力不高。只要有人带着,告诉五叔怎么做,五叔就能重复着做好每天的事情。就像他在村里那样,生活都是熟悉的,时间都是慢动作。

五叔在武汉从来不单独外出,让他自己去买东西,也只在他熟悉的工地上购买。我公公婆婆偶尔放假会带他出去转转,他总是亦步亦趋跟在后面,也许他自己都怕自己跟丢了。

后来,我公公婆婆年纪渐长,回到老家乡镇上接活做,五叔也跟着回来。

我公公婆婆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从五叔熟悉的那个村子搬出来了,买了当时乡镇改制后留下来的一栋二层小楼。回来后的五叔没有回村子,为了方便仍然跟我公公婆婆吃住在一起。

五叔白天和我公公一块出门,他不会骑车,早上都是我公公骑着三轮车带他出门,晚上再骑着三轮车带他回来。他天天有事做,也不喊累。晚上回来还和我公公一块看电视,他特别喜欢看抗战片,也许他儿时跟小伙伴们做的最多的游戏就是游击战,而他总是扮演那个很快就被打死的日本兵。在他看电视时,偶尔嘴里会说两个词:“真坏”,“很好”之类的。看抗战片时我才知道五叔也有表达的欲望,否则其他时候很难听到他发音,除非别人批评他做错事了,他很着急会嘟噜地发出几声。我不知道五叔是否看懂了抗战剧所有的情节,但是这种片子一定唤起了他儿时美好的回忆,而这一份快乐与村庄这个场域有关。

再到后来,我公公手上的活少了,五叔在镇上待不习惯,坚决要回老家去。几个兄弟商量认为五叔这一辈子娶媳妇无望了,所以找村里给五叔弄了残疾人证明,并让他吃上了低保。五叔说他要住村里,敬老院这些地方他哪儿都不去。

现在五叔又回到了曾经养育他的村庄。如果我公公在村里接活做,他就会跟着帮帮忙。当没有工地上的事情做时,五叔就在村子里转悠。

五叔的生命世界中从没有手机,但五叔脸上看不见寂寞空虚。五叔在村子里转悠时,老人遇到他都会跟他讲话,他也认认真真地和他们交谈,虽然不少人只是寻他开心。但慢慢地,大家就真的变得开心了。所以老人们常说:有“傻子”的村子有福气!

但五叔并不是游手好闲的人,他白天不是拾荒货就是捡木柴,他的小屋里堆着他的荒货,小屋外堆满了他捡回来的木柴。五叔原先在村里照亮用的是煤油灯,做饭全是烧柴。他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着,直到这次回村,他的生活才步入电气时代。他跟着我公公婆婆在外多年,已经被教会了使用电饭煲等简单电器产品。到了晚上,五叔就去乡亲家里看电视或者早早睡觉。

继五叔回村后,我公公也打算回村子里来。我公公说叶落归根,这个根不在城里也不在镇上而是在这个曾经让他们吃不饱饭但也给他们带来欢乐的村子。

对于五叔来说,村庄可能是他的全部世界。五叔去武汉去镇上只不过如空中的浮毛,转眼就被风吹走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外面,他和我公公也许都只是一个个螺丝钉,在各个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在村里,五叔有他的房子和他的田野,他的表情也变得轻松和丰富了。而我公公,在外打拼多年,抚养一儿一女长大成人,他们均已在城市立足。但我公公以后的生活预期并不在城里,而是在他的老家,那个有祖屋,有儿时伙伴,有山丘河流的村子!◀

短评

留住村庄的理由

村子不断地在变,现在的村子与五叔儿时记忆中的那个村子已经大不相同了。但是它仍然给了这些缺乏独立社会适应能力的“弱者”以最基本的保护。正是因为村庄的包容,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乡愁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无数人在城市里生活打拼,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去。在城市立足的人会深刻感念存留的那份村庄记忆,那里有家族,乡亲和田野,而这些都是都市社会所稀缺的!最终要回去的人会选择一种体面的方式重新融入村庄,他们用毕生精力盖起了楼房,完成了人生任务,可以种粮种菜,过上安稳的生活了。

猜你喜欢

公公村子婆婆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叫醒太阳公公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刘老汉的烦恼
冬公公
别把婆婆当成妈
太阳公公病了
献给婆婆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