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药房安全防范促进中药使用安全关口前移

2018-01-22陆卫东苏景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用药

陆卫东* 苏景红

(泰州妇产医院药剂科,江苏 泰州 225300)

严格履行中药房各项制度、规范和流程,能够极大地减少差错,促进安全用药。但随着中药房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药学服务本质的转变,已有的制度显然难于满足日益发展的药学服务需求,这就需要中药房积极制定符合现阶段的目标管理制度,以符合安全用药的管理理念。

1 完善中药使用过程中质量保障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1 中药房重点是针对中药饮片供应过程以及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因此,也有其特殊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主要涉及采购、验收、养护、储存和保管、炮制等具体环节。

1.2 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更应突出产地、炮制、等级的要求,以及对炮制品规的选择性,如半夏,有法半夏、清半夏、和姜半夏,具体采购时应充分尊重临床使用原则。产地要求方面,道地药材体现了质量原则,但也应关注具体影响用药安全的情况,如药材的重金属含量[1],不同地区中药材所含重金属含量有较大差异,影响用药安全。在验收过程中,部分中药非药用部位对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如蕲蛇去头部,避免头部入药引起神经毒素中毒;斑蝥去足、翅,符合其足、翅Hg和As含量较高的缘故[2]。杏仁、桃仁燀制去皮,符合“增效减毒”的理论[3]。此外,尚有刷毛、去油脂等,均是为了减毒或减轻不良反应。炮制不规范,如硫熏、掺矾、染色等也是严重影响用药安全的隐患。近年来,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用药安全,如三七、人参、西洋参等。因此要体现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相关技术检测手段,规范采购行为,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毒性和不良反应。1.3 传统的养护和质检手段难于对中药质变进行有效地检测,这是影响用药安全的不利因素。如黄曲霉毒素具有较强的肝、肾毒性,且具有“三致”作用,而薏苡仁、肉豆蔻、莲子等就属于极易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品种[4],应充分加以重视。如陈皮,储存年限越长,其橙皮苷含量逐年增多[5],但在储存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极易污染黄曲霉毒素。因此,要制定科学的养护措施和保存方法,既要确保质量监测,也要控制质量变异,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1.4 体现对炮制品规选用的正确性,这就需要审核用药的合理性。如大黄生品、酒炙、炒炭,其泻下、抗菌、止血作用差异较大,用药时一旦选择不合规的炮制品,造成患者腹泻等不良反应。

2 加强科室管理,规范合理用药,促进用药安全

2.1 中药房规范化的管理是确保安全用药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中药房需要充分发挥在处方审核、调配分戥、合理用药分析等具体环节中的职责,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改善措施。

2.2 加强处方审核,从文献[6]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安全用药包括超量用药、疗程过长、配伍禁忌等。如滥用人参,引起“人参滥用综合征”;疗程过长、剂量超量也是引起肝、肾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药与中成药的配伍禁忌,如乳腺疾病常用浙贝母、全瓜蒌,配伍小金丸,其中含有草乌;乳癖消中含有海藻,与自拟方甘草配伍,均属于“十八反”。类似不合理用药正呈多发性趋势,审方时,应充分加以辨析。

2.3 配药时,尤其应把好儿童、孕产妇用药关,不能固守重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的老观念,应主动提高安全意识,采取逐剂分戥。如患儿的处方中,常有苦杏仁、细辛等治疗咳喘的中药,除了审核剂量,更要确保剂量调配精确,以杜绝安全用药的隐患。

2.4 上斗体现了对核查制度的执行。上斗错误,是造成调剂差错的诱因,外观相似的中药,如三棱与泽泻、桃仁与杏仁、续断与川牛膝、徐长卿与细辛等等,其中三棱、桃仁属于孕妇禁忌用药,细辛常用量为1~3 g,杏仁有小毒,续断常用于安胎,如果一旦错斗造成调配差错,则会引起安全用药事故。因此,严格核查制度的履行,才能确保上斗和调剂的准确性。

2.5 煎药环节,如卫生、消毒不彻底,导致药液腐败、有异物等。煎药不规范,如川乌、附子,煎煮时间过短,毒性作用未完全祛除,引起中毒。此外,由于核对不严,引起的煎药差错,如张冠李戴、多煎、少煎等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防止电,压力,蒸汽等使用不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

2.6 部分西医师缺乏辨证观,不合理用药客观存在,中药师应主动宣教,提高西医师安全用药观,如中药不良反应事例的发生率、用药情况等等。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来促进医患双方对安全用药的防范意识。如具有肝、肾毒性的中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做好肝、肾功能监测。

2.7 用药指导,一方面加强培训和宣教工作。另一方面,指导患者正确煎服中药,如服用寒凉药物避免饮食生冷,以免引起腹泻,反之温热药物饮食辛辣之物引起上火溃疡或出血症状等。特别是针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应告知合理的服药方法,以免引起病情变化。针对中、西药联用的情况,部分医院因中、西药分属两个部门,二者均未涉及联合用药的正确指导,如含鞣质、氰苷、麻黄碱的中药联合西药产生配伍禁忌的情况。因此,药学人员应改善职责,树立安全用药意识,正确指导合理用药。

2.8 在医院信息化的进程中,电子处方中的缺陷,往往也是医疗安全隐患,如因中药的字母相同,而选药错误的情况。同时,信息系统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中药使用的特殊性,如乌头类中药的先煎、毒性药物的剂量控制、禁止有配伍禁忌药物的联用、权限限制等等。中药师在履行审核职责时,通过判断剂量和给药途径,来规范名称的设置。如麻黄有生品、炙品,儿童、老年患者常用密炙品;芒硝口服导泻,外用消痔,治乳痈;百部生用杀虫止痒,密炙止咳化痰;蒲黄生品活血、炒碳止血,麦芽生品散结、炒制退乳等等,因此,加强中药基础信息设置,来弥补开方时的安全用药缺陷,这也是中药房实行安全用药管控的新方向。

3 制定改善措施,提高安全用药防范

3.1 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制度的执行力,来适应日益突出的安全用药问题,通过严格已有制度的执行来确保中药的质量性和安全性。现阶段,中药房提高安全用药防范意识,应结合目前的中药供应变化和医疗发展情况,来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和提高自身的执业素养。

3.2 规范采购行为,在国家取消“GAP”认证后,应充分考察供应企业的资质和生产、储存能力;验收过程要体现质量监测手段的多样性,增加必要的设备、试剂和检测方法,必要时,通过主动委托检验来判定质量情况,并分析质检报告和备案,积极汇总详细的质量信息表,上报采购部门。

3.2 做好在库饮片的质量保障工作,防止质变引起有害物质,影响安全用药。一是要改变仓储条件,合理布局,科学分类,多采用物理手段,如真空存储,机械烘干等,易变品种尤其要做好通风、干燥等养护措施。

3.3 加强人员的培训和宣教,促进中药质量保障能力的提高。如针对性地开展验收要点培训、掺伪的鉴定方法培训、易变品种的养护方法培训、染色硫熏的检查方法培训等等。

3.4 加强合理用药监督,提高用药依从性,中药师应切实加强处方审核、调配复核、用药分析、科学用药指导等职责,对具体工作中存在安全用药隐患的环节,组织质控小组活动,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履行安全排查义务。

3.5 在国家鼓励扶持中医药事业的背景下,应充分重视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原则,通过引进中医药类人才,改善硬件设施,提供经费、进修等措施,重视起对改善中药质量和安全用药的迫切性,以此保障中药的使用符合安全性和日益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中药房中药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