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实攻坚责任落实精准扶贫

2018-01-22中共建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黄立辉

红土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贫困村全县贫困户

中共建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黄立辉

近年来,建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部署,按照“主官必主责、标准必严格、监管必有力、赏罚必分明”的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建宁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现有贫困村42个、空壳村22个,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988户2821人。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2018年完成80%贫困村退出,9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现有国定标准贫困人口实现100%脱贫);2019-2020年,集中扫尾、巩固提升、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实施三项举措压实攻坚责任

以最大政治责任落实“第一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每年开春第一个大会就是召开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每季度一次召开脱贫攻坚现场会。年初,对照贫困退出标准,对2017年拟退出的重点乡、贫困(空壳)村和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做到底子清、目标明、措施准;同时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任务清单”“问责清单”颁发给乡镇和县直部门,确保今年全县实现“1个重点乡脱帽、30个贫困村退出,脱贫2705人,其中国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强化政策扶持保障支撑。结合县情实际出台了《建宁县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2020年实施方案》和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力量扶贫等系列扶持政策,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持。以“六个一”挂图作战形成攻坚气势。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制定攻坚“作战图”“进度表”,按照一份脱贫计划、选准一项主导产业、解决一笔发展资金、确定一个帮扶主体、落实一套优惠政策、安排一类技能培训“六个一”要求,做到精准扶贫工作路径清、基础实,确保项目、资金、帮扶力量等精准到村到户,做到措施见效、群众受益。

突出五大抓手助力精准脱贫

抓增收送项目。采取长中短结合、上下半年互补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果子、莲子、种子等传统种植业,引导贫困户发展“烟叶+制种”“种莲+鱼蟹”“果山+畜禽”多种轮作和立体种养,支持贫困户发展“旅游+”“电商+”等增收项目,全方位做活山田水林商等文章,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两个以上增收项目。今年以来,全县贫困户建莲种植199户684亩,杂交水稻制种402户3618亩,果蔬种植227户995亩,发展林下经济97户526亩,烟叶种植41户610亩,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9户15人,从事电商销售13户15人,其他种养殖325户。抓就业送岗位。实施“家门口扶贫就业”工程,通过项目贷款贴息、申报晋级优先等方式,鼓励本县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县、乡镇、村三级卫生保洁员、护林员、农村公路养护员、水库管理员等新增公益岗位,优先向贫困户倾斜。目前,安排公益性岗位125人,介绍劳务输出578户761人。抓兜底送保障。建立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对费用超过10万元、实际负担超过30%的贫困对象实行第三次精准补偿;在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农村低保户投保意外伤害险基础上,县财政再给全县贫困户统一投保扶贫小额商业保险,为103名贫困户大学本(专)科学生投保意外伤害险和助学平安险,进一步筑牢社会保障兜底网。同时,加快推进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2016年完成造福工程扶贫搬迁1604人,危房改造137户,今年已落实造福工程搬迁对象1182人(占市里下达任务数131.3%),其中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53户174人(国定对象21户61人,省定对象32户113人)。抓扶智送技术。2016年共发放政府助学金、助学贷款共计650万元,帮助284名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今年,省、市纪委以支部结对帮扶形式,资助了全县高中以上113名贫困学生,确保所有贫困学子不失学、不辍学。实行“三免三优”(免费培训、免费食宿、免费技能鉴定,优先提供就业指导、优先推荐就业和优先提供贷款贴息补助),提升贫困户就业技能,已培训贫困人口1386人。抓挂钩送温暖。实行“县领导挂乡(镇)、部门挂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每位县处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1个贫困村和2户贫困户,每月走访慰问挂包贫困户1次以上。目前,县、乡干部累计进村入户7300人次,下达各类资金1311万元,解决实际困难2747个,落实帮扶项目3288个,做到政策、措施精准到户到人。

健全五种模式打牢攻坚基础

党建引领。实施党组织带创,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常态化整顿,下派优秀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通过盘活村集体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扶贫开发基金,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溪口镇枫元村党支部通过整合600亩集体果园对外承租,村财每年可增收10万元。实施党员带动,评选一批星级“信誉党员”,开展“党员结对助困”行动,每位星级党员帮扶2户以上贫困户。客坊乡每个村支部推选一名党员能人,每名党员带领10户以上贫困户养殖黑山羊,每头黑山羊增收1000元。特色产业带动。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重点扶持莲业、种业、果蔬、林业、烟叶、旅游、电商等七大扶贫产业,通过实施藕种补贴、种子保险、订单保障、提高收购价等措施,带动贫困村村财增收,让贫困户分享扶贫产业增值收益。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助推。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全县已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68家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同时,县工商联、扶贫开发协会、慈善总会、计生协会、志愿者协会整合社会力量,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优先选择帮扶对象,在资金帮扶、就业安排、捐资助学等方面实行“一对一”帮扶,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抱团发展融合。整村推进增强“造血”功能,县财政从2016年起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每年扶持20个村发展农业、旅游、水电、光伏等可持续村财增收项目。通过产业整乡整村推进,全县共培育了45个村财增收项目,51个贫困村(含空壳村)村财平均收入达9.6万元,增收4万元。在里心镇、均口镇、溪口镇开展“扶贫资金量化折股”试点,把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合作社等经济主体,年终结算后盈余部分作为贫困户分红和村财收入。其中,里心镇将100万元量化折股扶贫资金和7个贫困村自筹的35万元资金入股农机专业合作社,2016年分红27万元;小额信贷扶持。推行农村普惠金融,对信用良好的贫困户发放3至5万元额度的“闽江源普惠卡”,实行一次授信、滚动使用。同时设立136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黄埠、客坊、伊家、溪源等四个乡设立了乡村扶贫担保基金,采取“合作社+银行+贫困户”等模式,为贫困户或扶贫产业提供贷款担保,去年以来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100万元。

盯紧三个环节强化精准监督

强化责任追究。制定《建宁县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实施意见》《建宁县扶贫工作自查自纠实施方案》,强化执纪问责,既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又对负有监管责任、领导责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相关人员进行追责问责,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2016年以来,共对47名扶贫攻坚工作中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其中党政纪处分2人,诫勉谈话18人,廉政提醒谈话10人,批评教育17人,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9起。强化问题整改。对扶贫领域开展专项检查、联合督查、专项巡察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针对“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要求,做到任务清晰、时限具体、责任到人。针对各类检查和专项巡察发现的133个问题,边梳理、边移交、边整改,目前已整改到位114个。按照省市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安排部署和制定《建宁县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扶贫对象退出机制,在8月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中,对145户306人不符合条件予以清退处理。强化建章立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举一反三、查找漏洞,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先后修订完善了《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同时进一步规范补助性涉农资金管理,做到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两公开”,利用“一卡通”把扶贫资金直接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确保涉农资金不错发、不截留。

猜你喜欢

贫困村全县贫困户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