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评价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初探

2018-01-21朱奕成

祖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朱奕成

摘要:在高中地理测验中,学生在评价类题目的答题层面尚且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评价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从评价类题目的答题问题及设问形式、评价类题目的考点设置、评价类题目的答题思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评价类题目常见设问形式的答题模式,从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直接评价、给出限定条件进行对比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评价类题目 答题方法

在高中地理高考题型中,评价类题目较为常见,几乎会出现在每一年的高考试卷之中。对于高中地理评价类题目,很多学生在参与此类题目的答题时,常常是束手无策,若审题不认真、答题不规范,就很容易出现答题要点遗漏、限定性词语把握、答题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故而,本文以高中地理评价类题目为例,对相应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析。

一、评价类题目的答题问题及设问形式

在高中地理评价类题目的答题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答题问题。关于评价类题目中常见的答题问题,应从答题要点遗漏、限定性词语把握、答题规范等方面分析,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第一,答题要点遗漏。在答题过程中,学生若难以全面概括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就很容易造成知识要点遗漏问题。第二,限定性词语把握。在答题过程中,学生若在审题时难以把握限定性词语,就很容易造成答题内容与题目要求不符的问题。第三,答题规范。在答题过程中,学生若不能严格依据答题规范进行答题,不仅会使答题内容偏离题目要求,还会增加答题内容取得高分的难度[1]。故而,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就有必要归纳评价类题目的考点,使学生明确各类考点的区位分析要点,同时配合相应答题模板的使用,学生在答题中就不容易出现要点遗漏问题,且答题模板的运用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此外,考量高中地理评价类题目的设问形式,应包括“评价……的影响”“分析……的利弊”等设问形式。同时,考量高考地理试卷中评价类题目的关键词,主要涉及条件、影响等词语,而限定性词语,主要涉及有利及不利条件、有利及不利影响、区位及发展条件等限定性词语。

二、评价类题目的考点设置

考量高中地理评价类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应包括大型工程所带来影响的评价、区位发展条件优劣的分析等考点。其中,大型工程所带来影響的评价,相应的大型工程就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油气资源跨区域调配、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等工程类型。同时,探析评价类题目考点所涵盖的地理知识点,就包括农业及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交通道路及站点建设、自然灾害等诸多行业领域的知识点。由于评级类题目所考察的知识面较广且知识点较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就很容易冲动,往往会忽略了审题,从而在题意未明确的情况下就开始了答题活动,相应的答题内容也是答非所问。

三、评价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依据评价类题目的考点,学生应理顺自己的答题思路。针对评价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应从明确区域定位、查找关键词及限定词、调动知识储备等方面分析,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第一,明确区域定位。在评价类题目答题前,学生应以相应考点为依据,对考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定位,随之在明确地区位置的基础上,即可查找与地区对应的关键词。第二,查找关键词及限定词。依据评价类题目的题意,学生可查找关键词语,并探析该关键词是针对哪一个考点所展开的设问,以及该关键词所对应的有利及不利条件、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等。而限定性词语查找,学生就要立足于相应区域所涉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简而言之,在评价类题目中,学生只有找出关键词及限定词,方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答题活动,并保证答题方向的正确性。第三,调动知识储备。在答题阶段,学生不要急于下笔,应充分调动知识储备,并分析相应知识点与考点中影响因素的联系性,从而回顾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及土壤、植被及地形等方面的情况,并在做出评判后下笔,以规避盲目答题问题,使答题内容契合题目设定的问题。

四、评价类题目常见设问形式的答题模式

(一)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直接评价

归纳常见的设问形式,评价类题目会要求学生对某个地理事物及现象进行直接评价,其评价性内容包括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区位条件、发展条件、地理事物影响等。而相应的答题思路,应从有利及不利条件阐述、多角度分析评价等方面分析。例如,有利及不利条件阐述。依据地理事物及现象所处的区位及发展条件,学生应致力于有利及不利条件的阐述,以全方位的论述相应的优势及不足。例如,多角度分析评价。对于地理事物影响类问题,学生可依据可持续发展观,从社会及经济、生态及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利弊层面的分析。对于区位问题或是发展条件问题,学生应从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层面,进行利弊层面的分析。

(二)给出限定条件进行对比及评价

归纳常见的设问形式,评价类题目会给出限定条件,并要求学生对地理事物及现象进行对比及评价,相应的限定条件就包括“与……相比,评价……优势或不足”“从……方面评价”等。而相应的答题模式,其分析思路与“直接评价”相一致,但是在审题过程中,学生要善于查找限定词,并以此为依据,明确评价性内容是侧重于利,还是侧重于弊,同时明确对比分析是否存在限定词语,乃至于评价性内容应侧重于哪些方面[2]。简而言之,在评价类题目中,学生只有抓住了限定词,方能进一步缩小答题范围。对于限定条件“与……相比,评价……优势或不足”,学生要在审题中注意前者的优势与不足,随之在对比分析中评价相应地理事物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对于限定条件“从……方面评价”,学生要明确限定条件,要从题目所要求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学生的答题水平,高中地理教师应针对评价类题目,在学生答题的实践中归纳相应的答题方法及技巧。经过以上分析可得,学生应理顺答题思路,不仅要明确区域定位,还要注重查找关键词及限定词,并调动自身知识储备;依据设问形式,学生可选用相应的答题模式,对于直接评价,就可阐述相应的有利及不利条件,也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评价,若题目给出限定条件,应抓住限定词。

参考文献:

[1]朱嘉晨.上海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近今演变及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洪清华.因果推理类地理试题解答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三年级))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