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崇水渺峻谷风

2018-01-21李曼雯

祖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山水智慧

李曼雯

(一)

赋,诞生于遥远的古代,萌生于周末,兴盛于汉唐,乃汉一代之文学也。

遥想当年的大汉王朝,广阔而统一,强盛而富庶,煌煌盛世激发了文人士大夫们“兴造功业”的情怀与气魄。在文学上,亦发扬蹈厉,创制了深具“大美”气象的赋:它骨力强健,气势昂扬,意象丰沛;它金玉满眼、富丽堂皇,辞藻绚丽。

在此“郁郁乎文哉”中,赋家们“苞括宇宙,总览人物”。他们“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伟大抱负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有何二致?

时至如今,历史的篇章已然翻过。何其有幸,透过那洋洋大赋,尽管隔着数千年斑驳的时光,我们仍能遥想当年 汉人的宏放。然在遥想之际,亦不免慨叹,如此气势恢弘,意蕴深邃,文辞华美,声韵铿锵之国宝,已由绚烂走向荼蘼。如今,几近消亡,令人痛惜!

然总有例外,总有惊喜。有人执着地留守在在这些精致的平仄对仗里,仰观俯察,纵横捭阖,上下求索,守护着这种特别的形式,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动与思索。我,一介学子,承蒙先生厚爱,赐赋集与我,乃得先睹为快,真是三生有幸!

(二)

先生之赋,题材颇丰。丰富多姿,无所不包。山水赋,是先生赋集的主体,包括《三江源赋》、《湘江赋》、《崀山赋》、《 莾山赋》、《 长白山赋》、《衡山赋》等多篇脍炙人口的赋文。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高山临阔水,站在空间的至高点,总能给予更广阔的视野,启迪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早在《诗经》时代就有:升高能赋诗,可以为大夫。这或许是文学才华与政治才能之间达成的一项最古老的约定。

先生一定无意识中受到这种承诺的强烈诱惑,一生襟抱与山水:山,许先生以泰山之志;水,许先生以秋水般的超越与智慧。

衡山,崀山、莾山、长白山……,一座座大山,或拔地而起,青云直上;或历经苍桑,直视苍穹;或有着青松的气质,或有着磐石的风格。先生一次次挺立在高山之巅,游目骋怀,昂首天地。“从来大境界非大胸襟未易领略” ,此时此刻,泰山之志,油然而生。浩然之气,充盈于胸,充塞于天地之间。于是一篇篇大赋《崀山赋》、《 莾山赋》、《 长白山赋》、《衡山赋》喷薄而出。

先生山水赋除了高山般的昂扬向上、刚健有为的精神形态外,还有一种水的形态,即智慧的型态。在此,激情的奔涌,意志的张力,都沉潜下来。如佛家言: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先生那深邃的智慧,清澈的理趣,丰美的意象,奇妙的境界,全在水的灵性里轻轻止泊……《三江源赋》、《湘江赋》……一篇篇名赋汩汩而出。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美好深植于内,“傍素波干青云”,先生山水之赋瑰丽宏伟,摇荡性情,震撼人心!

除了山水赋外,还有名城赋、名人赋、教育赋等。如名城赋之《湘乡赋》,怀桑梓之热土;《芷江赋》,倡自强不息之精神。名人赋,如《左宗棠赋》,陈爱国之热忱;《欧阳询赋》盈人文之关怀;《胡耀邦廉政碑林赋》,倡廉心怀,倾情其间。教育赋有《岳阳职院赋》和《东山学校赋》,皆饱蘸教育浓情,笔墨之间,文气勃勃,教泽绵绵,激荡着教化育人的千古思绪,寄托着教育兴邦、人才兴邦的热切期盼。

(三)

先生之赋,一气呵成,汪洋恣肆,篇篇皆源于心,发于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堪称奇文。此刻,细细品读赋文,先生宏伟坚定的抱负,高瞻远瞩的气度,疏荡自然的胸襟,举手投足间的从容,那份儒雅、质朴与风发宛若在眼前。真乃文如其人,文如其名。

先生出生成长在湖南湘乡一个幽僻的山村。那里一定有着《兰亭序》里描绘的那般美好:“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有高山,有阔水,有峻谷。崇山峻岭,幽谷深潭,习习谷风,硬朗而温柔,古拙而浪漫,滋养着先生的童年与少年。先生名“崇谷”,莫非,“崇”乃山之厚重、雄伟,“谷”乃水之灵动与深邃。

通读先生的赋集,不难发现,每一篇赋文,无论何情何事,先生都会升华到关乎国家民族民生的问题上来。从这个层面说,先生一生都在儒家境内。教化是儒家的传统,但先生的谆谆教诲,并不感觉虚华空泛,并不反感。为何?因为这种忠爱仁厚之情,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乃是天性至情的流露。无论何时何地,其所思所想,皆系于民,系于国,期待之真诚,奉献之彻底,喷涌之势,不可遏止。劲直真挚之情,怎不令人动容。好诗文都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在,但是一般人的真挚情感多系一己之荣辱得失与悲欢离合,当不得“博大”二字。

“仁者乐山”。先生的儒家修养,“楚骚”深情,忠义奋发,以天下为己任的怀抱,在文赋里,一览无余。其高、深、博、大,感人至深。

“智者乐水”,水以灵动而深邃显示智慧。朱熹解释: “水達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如智者捷于应对,敏于事理。先生或是涉水而行,或是望水而思,在自然体悟中,悟出无限深奥的智慧。其灵、动、慧、思,熠熠生辉。

先生之赋有着如山般的高远、博大与深厚,又有着如水般的灵动、丰富与智慧。儒道互补,儒家之志与道家之慧,相看两不厌,相互资鉴,共同发育,刚柔相济,达致天地境界。这就是先生至善至美的伟大人格,这就是先生最得“风人深致”的赋文。风人,诗人、文人也,是能够以诗文来打动你的人。

这“风”是兴发感动的力量。自然界的风吹动你的鬓发、撩动你的衣衫。先生之“风”,触动你的心灵,鼓动你的精神。它是“风骨”、“风神”与“风韵”。它感染你,唤醒你,激活你,去追寻心中那一份真、善、美。

这“风” 是清白、高尚的象征。自然界的风自由自在、率性而行。有如君子作风,坦荡荡也。所谓“君子之德,风也”,先生之风引领你去追寻君子那光明磊落、“两袖清风”、“高风劲节”的风范与风姿。

这“风”是那“习习谷风”, 谷风者,东风也,即生长之风。“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东风习习,万物更新,世界一片葱茏与葳蕤!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山水智慧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大美山水
山水怀抱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