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2018-01-21丹增晋美

祖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发展趋势

丹增晋美

摘要:在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现代文学逐渐兴起,在抒情表达方式、语言特色、叙述角度和结构设置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与传统文学较大的差异。现代文学的兴起是时代变迁的体现,同时又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在新时期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又体现出了与五四运动时期不同的创作特点,民间倾向更加明显,受到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中西结合也成为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将从现代文学的西方化倾向、现代化倾向、民族化倾向与民间化倾向等角度,探索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文学 发展趋势 世界化

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受西方新文学与新思潮的影响鲜明,对于传统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既是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文学发展走向繁荣的必要举措。西方文学思潮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始终存在,是实现传统文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也能够引导中国现代文学朝着现代化与世界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中国文学的不断创新。在语言形式方面,新文学运动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创作中运用人民群众更加容易接受的语言,这标志着现代文学的正式兴起,一直影响至今。不仅西方文化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民间文化也是现代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很多现代作家从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实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对于丰富我国文学的形式与内容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民间化

在民间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这是现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在民间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与意识的限制,使其与现代社会的交流互动较少。现代文学在兴起的初始阶段,主题涉及妇女民主权利和妇女解放的内容较多,这也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1]。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学创作的角度不再局限于以上问题,更多地向民间文化尋找创作资源,创作出了大量蕴含民间文化的文学佳作。比如沈从文的《边城》对湘西民间风貌、习俗与自然景物进行了细致描写,反映了民间文化中朴实善良的特质;老舍的《骆驼祥子》则对社会底层人员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刻剖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描写了人民对于封建传统礼制束缚的挣脱。此外,章回体小说和评书等多种文学样式的出现,也对民间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挖掘,民间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点。现代文学作品中对节令风俗、城市景色、民间礼仪和民间风情等各方面的描写,是研究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史实资料,也是推动我国现代文学扎根民间文化,实现改革创新的重要源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文学的发展方向更多的是向民间发展。而他的很多作品也是反映民间文化的佳作,例如《四十一炮》、《红高粱家族》等。他所指的这个民间不只是指农村,而是社会生活中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往民间的方向不断探索,才能够实现民间文化的继承与普及。

二、现代化

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这也标志着我国现代文学的成熟。借鉴西方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如今现代文学的面貌。现代文学中现代性的体现,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密不可分[2]。从鲁迅和郭沫若等人开始,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开始频繁出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比如《女神》和《野草》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理念与技巧的先河。在文学作品现代化的表现当中,人性自由是其核心思想。比如在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无论是在叙事方式、语言表达上,还是在形象主体和主题表现上,都带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现代文学作品更加注重精神意志的力量,在作品中体现封建文化束缚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无时无刻不诠释着作品的现代性。此外,张爱玲小说中对人性的关注与描写,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的发表,都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现代化逐渐增强,虽然创作方法与文学形式可能存在差异,但是现代化的大方向却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如今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较深,其中体现的现代化特点更加鲜明,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更多分支。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文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那么就是商品化趋向严重。现代文学作品的市场化走向是当下时代关注的重要话题,从而对于组作品文学性的关注度下降。文学作品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随着网络的发展繁荣,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被忽视,一味迎合读者需求的作品不断出现,这是当前现代文学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民族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本民族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创作出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3]。在新文化运动中,现代文学受到西方救亡图存话语、启蒙话语和阶级解放话语等的影响,价值取向在体现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性。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当属鲁迅,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性的现代文学作品,比如《阿Q正传》、《拿来主义》和《记念刘和珍君》等等,在作品中深刻刻画了民间生活的现状与人民生存中面临的挣扎与困苦。此后,反映民族性的现代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例如吴晗的《海瑞罢官》、夏衍的《包身工》、沈从文的《湘西散记》、闻一多的《死水》《红烛》和茅盾的农村三步曲等。民族性一直贯穿于现代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中,新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民族性的体现,例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等。《活着》对于民族性的体现淋漓尽致,这也是其受到国际认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时期现代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民族性依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这也是促进我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的重要途径。

四、西方化及西方化与民族化的融合

总体看来,我国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化与民族化一直是处于交融状态,共同促进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比如“新诗”的提出,主张诗歌创作要借鉴西方语言的特点,摆脱文言文及古诗形式的限制,虽然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极端化倾向,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现代文学的西方化倾向非常明显。西方化主张全盘西化,而民族化则主张向我国本民族文化中寻求创作资源与灵感其,强调自我繁殖[4]。西方化与民族化的主张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西方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在现在看来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思想,而民族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认为民族性体现的越淋漓尽致,那么现代文学离世界文学的距离就越近。因此,在西方化与民族化融合的过程中,体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思想是其追求的一致目标,现代文学创作只有超出了国家与民族的范围,突破旧有思想观念的限制,才能够体现现代文学作品的世界价值。

五、世界化

世界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需要突破民族化与西方化的限制,形成独特的世界化现代文学。现代文学需要减少阶级和种族的束缚,创作出符合全人类审美趣味、引发人类共通情感的优秀文学作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熟,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这也为现代文学朝着世界化发展提供了契机[5]。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要想体现世界化的特点,就应该注意避免西方化与民族化中的极端主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限制,创造出基于人类共通情感与审美取向的文学作品。现代文学的世界化,离不开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也离不开对于西方文化的借鉴,只有在两者的基础上实现艺术表现方式的独创性,才能够促进我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既要避免极端西方化导致的独立品格的缺失,也应该避免极端民族化导致的与世界文学的距离,超越东西方二元思维的限制,实现现代文学的升华。在此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西方化等同于世界化的偏见,区别世界化与西方化之间的不同点,并对民族传统进行继承与创新,这才是实现世界化的重要途径。

六、结语

現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经济、政治和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的现代文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在其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有所差异。在如今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化、现代化、民族化、西方化等,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促进我国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突破东西方二元独立思维的限制,实现现代文学发展的世界化,是帮助我国现代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该保持现代文学原始的文学性特点,避免被商品化社会所侵蚀,降低文学作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未民.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思潮与文脉——试论“中国现代文学3”[J].当代作家评论,2018,(04):45-53.

[2]王泾丞.浅析现代文学传统问题及其当代阐释[J].芒种,2018,(10):34-35.

[3]马骁骋.探讨关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8):62+64.

[4]徐楠.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反叛[J].名作欣赏,2015,(26):161-162.

[5]傅福英.中西结合:中国现代文学之发展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74-7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发展趋势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中国现代文学教堂书写的空间叙事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讲授到接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再思考——兼及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