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树蜜蜂授粉区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2018-01-21张东霞张智强刘一景

中国蜂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梨木食心虫梨园

张东霞 张智强 刘一景│文

1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太原 030001;2临猗县植物保护检疫站,临猗044100

一、引言

梨为典型的自花不育、虫媒植物,自然界中梨花的授粉结实需要借助昆虫完成[1]。随着梨树集约化种植,梨产业规模化发展,自然界授粉昆虫远不及实际需要,生产中大多梨农借助人工授粉来保证梨树坐果。但梨树花期短,有效授粉时间仅3~5天,授粉期间雇工难、授粉成本逐年增加的趋势愈来愈严重,梨区用工荒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普遍[2]。另外,生产中人工授粉还存在易受雨天影响无法正常开展、结果不均匀、梨果畸形率高等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了探索人工授粉有效替代技术,2010~2014年,国家现代蜂授粉产业体系、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在运城市盐湖区建立梨树蜜蜂授粉示范区,连续5年开展梨树蜜蜂授粉试验示范,不仅在提高蜂授粉效率技术上取得突破,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该技术由于梨树病虫防治中化学农药滥用,授粉蜂群死伤严重而无法大面积推广。为解决病虫防治与蜜蜂安全的矛盾,从2014年起,在农业部、山西省科技厅有关项目的支持下,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先后在运城、晋中、吕梁等梨树主产区建立了梨树蜜蜂授粉与病虫绿色防控集成应用示范区,引进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免疫诱抗、生物防治、对蜜蜂安全低毒药剂等一系列绿色防治新技术、新产品,并结合梨园病虫发生规律,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优化和组装配套,集成了授粉蜂群入场前、入场后以及出场后3个阶段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了示范区梨园化学农药用量,有效保护了授粉蜂群的安全和梨果产品安全,为梨树蜜蜂授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二、梨园病虫发生规律

1.梨园主要病虫种类

据调查,近年在山西中南部梨园发生的虫害有梨花网蝽、梨木虱、梨茎蜂、梨象甲、梨小食心虫、梨星毛虫、茶翅蝽、绿盲蝽以及金龟子、蚜虫类、叶螨类、蚧壳虫、毒蛾、卷叶蛾类等20余种,其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是梨木虱、梨茎蜂、梨小食心虫、黄粉蚜等。

梨园病害有梨锈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灰斑病、炭疽病、疫病以及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10余种,其中以梨黑星病、梨锈病、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发生最为普遍。

2.梨树各生育期病虫发生特点

(1)梨树休眠期

上年12月至翌年2月底,是梨树越冬休眠的时期,同时也是梨园大多数病虫休眠越冬期,此时病虫以各种虫态或菌体,在梨树枝条、落叶、落果、梨园土壤缝隙等不同部位或梨园以外进行越冬。梨黑星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腋芽的鳞片内或落叶上越冬;梨锈病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梨木虱以成虫在梨园地面落叶下、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梨茎蜂以老熟幼虫在被害的当年生枝条内越冬;梨黄粉蚜以卵在果台、枝干及枝干上的粗翘皮裂缝处及卷叶内、残附物内越冬。

(2)萌芽至花期

3月份至4月中旬,随着梨树枝芽的萌动,越冬害虫也开始出蛰活动。如梨园常发生的梨木虱,3月初越冬代成虫开始出蛰并选择短果枝、叶痕、芽缝或小枝进行产卵,当梨树发芽、展叶后便将产卵于嫩叶和新梢的茸毛内,当梨树落花70%~80%,一代梨木虱进入卵孵盛期。梨茎蜂越冬幼虫多于3月上中旬开始化蛹、羽化,梨树花期是其成虫产卵高峰;田间观察,梨黄粉蚜的卵孵盛期也与梨树花期相吻合。梨树萌芽至花期是梨园大多数病害如梨树黑星病、梨锈病、腐烂病、轮纹病等病菌萌发、潜育和初侵染阶段。如梨锈病3月份形成梨锈病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叶片等;梨黑星病越冬菌丝3月中下旬,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新梢基部,形成侵染中心。

(3)幼果期

4月下旬至5月中旬,梨黑星病、轮纹病、梨锈病等病害经过病菌前期潜育繁殖,开始在田间表现出症状,并以此为发病中心,继续加重发生。与此同时,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茎蜂、梨星毛虫、介壳虫危害也进入始盛期,此时田间可见梨木虱一代若虫和成虫,重发梨园梨树叶片可见大量梨木虱若虫分泌蜜露及其诱发的煤烟病,污染叶和果面。

(4)果实膨大期

5月下旬至8月中旬,除梨茎蜂7~8月老熟幼虫进行越冬,危害减轻外,梨园大部分病虫此时进入盛发期。黑星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叶部及枝干部病害发病进一步扩展,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黄粉蚜、梨象甲、梨花网蝽、叶螨等虫害世代重叠,危害加重。梨树落皮层形成,腐烂病开始新的侵染。

(5)果实成熟期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部分病虫危害减轻,逐渐进入越冬状态。部分病虫如炭疽病、黑斑病、梨小食心虫、叶螨、蚜虫等,若前期防治不利,危害继续,还需继续做好防控。

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近年来,随着梨树大面积连片种植,梨园自然天敌严重不足,为有效控制病虫发生、保证梨树产量,大多梨农依靠化学农药防控病虫。化学农药对病虫控制有速效、高效的优点,但长期施用后,其导致的天敌大量死亡、生态多样性降低、病虫抗药性增强、害虫再猖獗、农残超标的现象在梨树种植区非常普遍。尤其由于病虫抗药性的产生,梨农大多通过增加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来解决,所以梨园管理中农药施用次数越来越多,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据调查统计,晋南地区梨农年用药在8次以上,尤其3月底至4月初即梨树开花授粉期间,正是梨园梨木虱、梨茎蜂、梨小食心虫等大多数病虫出蛰危害时期,此时梨农习惯化学药剂的使用非常普遍。随着农业管理部门对高毒、高残留农药在销售和使用中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梨农对高毒农药残留危害的认识,近年山西果区高毒高残留农药基本已经绝迹,梨农多采用国家在水果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对人畜中低毒农药产品防治病虫。但常规梨园允许使用的中低毒农药,如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氟虫腈、戊唑醇等对蜜蜂却表现为高毒甚至剧毒[3]。如将蜜蜂引入梨园进行授粉,必须考虑常规化学防治及其他绿色防控技术对授粉蜂群的影响。为保证授粉蜂群的安全,同时有效控制病虫,山西省植保系统结合梨园病虫发生规律,经过大量试验示范,将健康栽培、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施药等梨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4]进行优化集成,形成了与蜜蜂授粉蜂群进场前、授粉中、出场后3个时期相配套的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现将3个阶段的集成技术介绍如下:

1.授粉蜂群进场前

为有效减少梨树花期病虫防治用药,必须前移防治关口,在梨树休眠至梨树开花前,一要通过加强果园栽培管理,增强梨树植株抗性,压低果园病虫基数,减轻后期病虫防治压力,二要配合药剂科学施用,充分考虑所施药剂对后续进入梨园授粉蜂群的影响。具体在此阶段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有以下几项:

(1)清洁梨园

结合修剪,清理病残枝、落果、落叶,带出梨园集中销毁,并把上年秋季绑缚在树干基部的诱虫带解下集中烧毁,以降低梨园病虫基数。

(2)保护伤口

在梨树越冬至萌芽前对直径超过1 cm的枝条剪口和锯口涂保护剂,预防病害、虫害和冻害。常用的保护剂有:白乳胶漆、防水漆、石灰乳、甲基硫菌灵糊剂等。

(3)树干涂白

早春对梨树树干涂白可有效预防冻害,同时减轻病害发生。涂白剂的配方: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少许。先化开石灰,倒入油脂充分搅拌,再加水拌成石灰乳,最后放入石硫合剂和盐。

(4)刮治腐烂病、干腐病

梨树萌芽至开花前,仔细检查腐烂病斑,刮净病斑烂部,刮深达木质部,两侧刮除病斑边缘宽0.5 cm~1 cm的好组织、上下刮除病斑边缘宽2 cm~3 cm的好组织,预防病菌潜伏。注意要把病疤两侧边缘刮成立茬,上下边缘刮成斜面,之后选用甲基硫菌灵糊剂,或噻霉酮,或抑霉唑进行涂抹,一周后再涂一次,待药液晾干后用塑料布(或报纸等)进行包扎,促进伤口愈合。

(5)药剂清园

蜜蜂进场前的花序分离期是越冬梨木虱等病虫出蛰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时开展药剂清园工作,对减轻梨园全年病虫发生非常关键,但在药剂选择中要充分考虑对后续授粉蜂群的影响。在花芽膨大期,全园细致喷一次石硫合剂5波美度或45%代森铵水剂150~200倍液,保证树体的任一部位包括树主干、树枝,老翘皮充分着药,树体达到淋洗状。黑星病发生严重梨园,可选用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 000~20 000倍、12.5%烯唑醇乳油2 000倍液喷雾预防;梨木虱、梨二叉蚜、梨黄粉蚜危害严重的梨园,选择0.3%苦参碱水剂或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等生物农药,并加1 000倍洗洁精进行防治。注意:杜绝使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或甲维盐、菊酯类等对蜜蜂高毒的农药。在蜜蜂进场前5天停止使用农药。

2.蜂群授粉中

3月底至4月上中旬,按技术要求释放授粉蜜蜂,为保护授粉蜂群安全园区半径3km内禁用任何农药。由于此时是梨园害虫出蛰危害高峰,可在梨园安装性诱捕装置、粘虫板、悬挂糖醋液瓶、释放捕食螨进行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预防梨木虱、梨茎蜂、绿盲蝽、金龟子、叶螨等多种病虫。

(1)黄色粘板诱杀害虫

在树体中部向阳处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梨茎蜂、蚜虫。一般每亩悬挂规格为20 cm×25 cm~30 cm的黄板40~60张,4月底及时收回集中处理。注意如粘虫板对授粉蜂诱杀数量超过蜂群数量的千分之一或超出蜂农允许限度时,应停止使用。梨茎蜂轻发梨园,黄板悬挂时间推迟至授粉蜂群出场以后。

(2)糖醋液诱杀害虫

在梨树树冠内挂糖醋液以诱杀金龟子、梨小食心虫等多种害虫。糖醋液的配方:糖1份,醋3份,酒0.5份,水10份,勾兑好后装瓶,挂树上,每天收虫添液。

(3)人工捕捉金龟子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早晨或傍晚先在树盘下铺一块塑料布或报纸,通过摇动树枝,将震落在塑料布上的金龟子收集处理。

(4)释放捕食螨

梨树开花前后田间释放胡瓜钝绥螨防治害螨。将捕食螨缓释袋用图钉固定在主干树杈处,撕开捕食螨袋子的上边缘一角,避免开口处悬空,保证捕食螨顺袋爬出来可以顺着枝干爬行,一般1袋/株,每袋捕食螨数量>1 500头。

(5)摘除虫梢及病梢

结合花期管理,及时摘除梨茎蜂危害的虫梢和梨黑星病病梢,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

(6)性信息素防治

每亩放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及配套诱捕器4~6个,诱捕器悬挂高度为1.5 m,诱芯每月更换1次。或在梨树枝条绑缚梨小食心虫缓释性信息素迷向丝(持效期60天)干扰梨小食心虫交配,一般每亩30根。

(7)梨园生草

在梨树行间种植白三叶、扁茎黄芪、紫花苜蓿、繁缕等草种。播种时将地整平、耙细,将种子按行浅播土中,播种的深度不超过5 cm,草长到30 cm高时及时进行刈割,留茬5 cm~10 cm,刈割部分覆盖在梨树树盘。

3.授粉蜂群出场后

梨树花期短暂,随着梨树谢花,蜜蜂出场后,梨园病虫仍会继续加重发生,此时应结合各时期梨园病虫发生规律,在继续做好害虫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农药,减轻病虫危害。

(1)幼果期

重点做好果实套袋与药剂预防果实套袋在盛花后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内完成,选用优质防虫果袋,套袋时将果实袋绑在近果胎处的果柄上,使梨幼果悬空在袋内,以防袋纸磨擦果面出现锈斑。果实套袋要与喷药预防密切配合,套袋前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喷打1~2次药,待喷药干后立即进行。药剂首选生物农药,病虫害发生较重时,选择对果面安全的优质低毒、高效农药(杀虫剂不含有机磷成分)。农药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水基化剂型以保护果面,降低污染。

(2)果实膨大期

重点做好根茎部及叶部病害预防和梨园杂草管理。具体可在6月中旬喷施1∶2.5∶200倍式波尔多液或碱式硫酸铜防治梨树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等多种病害。7月上、中旬喷施多抗霉素防治梨黑斑病、轮纹病。7月上旬、8月上旬分别喷施BT乳剂加上97%矿物油防治食心虫和叶螨等。介壳虫重发梨园,在若虫出壳后固定前喷施22.4%螺虫乙酯进行防治。另外在腐烂病、轮纹病等枝干病害发生梨园,可在梨树落皮层初形成期,选用吡唑醚菌酯,或辛菌胺醋酸盐,或噻霉酮,或甲基硫菌灵,喷、涂腐烂病病株枝干。7、8月份,降雨频繁,杂草生长旺盛。对生草梨园,当草长到30 cm高时及时进行刈割;对未生草的梨园,杂草较多时及时除草压肥,减轻病害的传播蔓延,提高梨园有机质含量。

(3)果实成熟期

重点做好越冬害虫诱集准备。在害虫越冬之前,将诱虫带在梨树主干第一分枝下10 cm~20 cm处缠绕1周,用绳子或胶带进行绑扎固定,诱杀梨小食心虫、叶螨、卷叶蛾、毒蛾、刺蛾等越冬害虫。临近采收,此时喷药防治尤其要注意选用不污染果面、毒性小、残留量低的农药。

4 讨论

(1)2014~2017年连续4年在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晋中市祁县、吕梁市文水县等地梨树蜜蜂授粉区开展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结果表明,绿色防控技术可与蜜蜂授粉技术有效融合,协调推进。示范区通过充分考虑授粉蜂群进场前、授粉中、出场后3个阶段梨园病虫发生规律和各阶段病虫防控措施对病虫的控害作用和对授粉蜂群的影响,从而有效解决了常规梨园管理依赖化学农药与授粉蜂群对药剂敏感易死伤的矛盾。

(2)梨园病虫绿色防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以盐湖区示范区为例,示范区通过广泛采取清洁梨园、合理修剪、科学水肥等农业生态调控措施及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剂诱杀、释放捕食螨、刷粘虫胶等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技术,大大降低了示范区化学农药用量,不仅保证授粉蜂群的安全,而且降低果品农药残留,改善果实品质。2015~2017年,盐湖示范区连续三年开展了防治成本核算,结果表明示范区在病虫防治中,每亩对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理化诱控产品及捕食螨等生物防治产品中投入成本为326元,化学防治成本为170元,即每亩防治成本为500元左右,而当地常规管理园仅化学防治次数为10次以上,每次药剂及人工成本50元左右,即全年病虫防治投入大于500元,可见通过采取绿色防控措施不会增加病虫防治成本,而且由于所生产的梨果均达到绿色产品标准,每斤市场售价增加0.1元以上,以每亩3000kg测算,每亩通过优质提价增收600元。另外示范区通过种植白三叶、紫花苜蓿、二月兰等牧草及作物,有效增加了梨园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据调查,盐湖示范区主要天敌种类有瓢虫、食蚜蝇、草蛉、猎蝽等,分属6目、14科,共18种,较常规管理区多6种,天敌数量较常规管理对照增加20%~30%,果园生物多样性有效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3)部分绿色防控技术有待进一步集成优化。田间调查发现,每年梨树花期正值梨茎蜂产卵盛期,此时是梨茎蜂防治最为关键时期。近年晋南酥梨产区通过花期悬挂黄板诱杀梨茎蜂成虫,有效控制了梨茎蜂的危害。但如将大量蜂群引入梨园进行授粉,为避免黄板对授粉蜂群的伤害需适当调整黄板悬挂时间。建议在梨茎蜂危害较轻的区域,将黄板悬挂时间推迟至授粉蜂群出场以后。在梨茎蜂危害较重的区域,当田间悬挂粘虫板对授粉蜂诱杀数量超过蜂群数量的千分之一或不超出蜂农允许限度时,应停止使用。黄板的合理的悬挂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另外,蜜蜂授粉梨园在进行果园生草时,为保证蜜蜂对梨树授粉效果,要避免种植油菜等花期与梨树一致且花朵鲜艳、花香浓郁的草种或作物种类。促进蜜蜂授粉的果园生草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蜜蜂携菌控害技术有待研究和应用。截至目前,国内外对与蜜蜂授粉技术相匹配的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大多停留在保护授粉蜂群安全和农药减量控害两个层面,而对蜜蜂携带有益生物真菌如木霉菌等[5],在授粉的同时控制病害的研究很少且局限于保护地,今后蜜蜂携菌控害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猜你喜欢

梨木食心虫梨园
中国梨木虱关键发生期与气温关系研究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梨园周年管理历
梨园闹春
梨园寻梦淮安缘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梨园”演变考述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螺虫乙酯悬浮剂有效防治梨木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