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2018-01-20李世渊廖绪强关宏业杨健齐曾志超谭健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1期
关键词:颈髓前路植骨

李世渊,曾 明,廖绪强,关宏业,杨健齐,杨 林,曾志超,谭健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背柱骨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髓损伤,临床上,由于此种损伤不易被早期发现,因此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也就在无形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1]。随着临床上对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脊柱外科医生倾向于采取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选取了78例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通过临床效果以及影像结果显示,效果比较显著。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8例2014年7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7.2±2.5)岁,患病历程3 h~3周,平均病程(5.6±1.2)天。本组患者中由交通事故致伤49例,高出坠落致伤13例,跌撞伤16例。本组患者在受伤前均无明显的性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伤后出现了不完全性的颈髓损伤。包括颈部活动受限,四肢的肌力明显减弱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部分患者伴有浅表软组织挫伤。本组患者均X线及CT检查均未显示存在颈椎骨折脱位,但可显示存在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等基础性疾病,颈椎MRI检查除可现实上述颈椎基础疾病外,还可显示硬膜受压及相应对应节段的颈髓T2加权像呈现高信号改变。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颈托制动,甘露醇250 mL iv.drip q8h减轻颈髓水肿,8小时内入院的患者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其他患者给予甲强龙40 mg iv bid,以保护神经功能。同时完善CT,MRI等相关检查,明确有无其他系统合并伤,并派出手术禁忌,伤后第7~14天患者一般情况趋于平稳后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伤后8.3±1.1天。

手术步骤如下:麻醉起效后,采取仰卧位,在患者的左侧颈前形弧形或者横行的切口,经食管气管鞘、血管鞘间隙到达颈椎前方,根据颈椎MRI T2像显示颈髓高信号的范围以及患者颈椎基础性疾病严重程度为标准,54例患者进行了单节段颈前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患者进行了双节段颈前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4例存在明显颈椎后凸畸形,椎体对颈髓压迫明显的患者进行了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钛笼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减压要点为切除增生、骨化的后纵韧带以及椎体后缘上下方增生的骨赘,从而充分解除患者的颈髓压迫,促进硬膜囊的搏动恢复到正常状态[3]。患者手术减压过程中给予80 mg甲强龙分两次静脉注射。术毕透视植入物位置无误后,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缝合伤口。

术后及时给予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以及高压氧等治疗措施[4]。术后颈托制动需要维持3个月以上以保证融合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手术后的近期疗效以及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

2 结 果

对本组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35个月,平均12.5个月,本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在术后半年复查照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骨性融合程度较好,术后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椎管的容积明显扩大,颈髓的受压情况有所缓解,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患者的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

根据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其中B级23例术后11例患者恢复到了C级,12例恢复到了D级;C级29例术后有27例患者恢复到了D级,有2例患者恢复到了E级;D级26例术后有26例患者恢复到了E级。

3 典型病例

患者65岁,男性,由于跌撞伤导致颈部疼痛,四肢麻木无力1天,临床诊断为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术后X光片显示Cage及钛钢板位置良好,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有所改善。患者的影像资料如图1~3所示。

图1 术前颈椎MRI矢状位T2像;

图2:术后颈椎侧位X光片;

图3:术后颈椎正位X光片。

4 讨 论

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直接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交通事故、摔伤、高处坠落等。其主要临床特征为X线检查不能显示明确的颈椎骨折及脱位,仅能发现颈椎椎间隙变窄、椎管狭窄、骨质增生、颈椎的退行性变等基础性疾病。而颈椎MRI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颈椎基础病变以及颈髓的受压情况[5],而且能够观察到患者颈髓损伤的范围。目前,在临床上,颈椎MRI检查能够降低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误诊率,实现早期明确诊断,而且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给予了甲强龙治疗,甲强龙具有抗炎、抗氧化以及稳定生物膜等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颈髓水肿,保护脊髓血运,进一步减少细胞内钙的积聚,减轻局部炎症的反应,即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除此之外,还能够维持患者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应用甲强龙冲击疗法时需要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常规剂量应用时,要注意患者在停药后的反应,防止突然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一般建议患者术后适当的延长用药时间,并且慢慢减轻用药剂量[6]。

目前对于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大多数脊柱外科医师都主张应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因为早期手术减压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颈髓水肿,从而降低颈髓内的压力,给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7]。在本次研究中,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作者认为,对已经被明确诊断出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患者,给予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此外,通过Cage、钛笼植骨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恢复和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撑开椎间孔,进一步达到神经减压的目的。本组患者术中所采用的植骨为椎体次全切及处理椎间隙时切除的自体骨,不需要从患者别的部位另取自体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但是,该治疗方法并不是适合所有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唯一方法,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患者的手术方式[8]。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术前颈髓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的范围是决定前路手术中减压节段的关键因素。在手术中,需要将患者的后纵韧带及椎体上下缘的骨赘进行切除,以此来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从而为颈髓的恢复提供更好的条件。对非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对患者的颈髓功能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黄子云.磁床理疗对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效果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1):130-131.

[2] 许胤,钟炯彪,谌思萍.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35-136+139.

[3] 吕召民.颈椎椎板切除术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J].骨科,2016,7(06):408-411.

[4] 田野.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最新治疗进展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06):278.

[5] 顾雪松.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7):3365+3368.

[6] 王遥伟,王树金,吴树华,等.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18(06):428-431.

[7] 李素飞,邹德喜,尹丽杰.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9):68+76.

[8] 刘晓旭,刘军科,郭俊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7):134-135.

猜你喜欢

颈髓前路植骨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交通事故外伤及其医疗行为与颈髓损伤间的因果关系鉴定1例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评价颈椎病脊髓微观结构的变化
更 正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颈髓的弥散张量成像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