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的对策分析

2018-01-20王忠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卫生管理

王忠利

(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1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开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1.1 病媒生物防治的基础性作用:从医学的专业角度来讲,创建卫生城并不是街面上无脏物、肉眼感官的干净,而是各项专业的卫生学指标均达标的状态并且持续保持着这一状态。有效的卫生管理是城市保持和持续性的整洁的关键也是核心[1]。病媒生物对人类的危害性毋庸置疑,及时消杀、时刻监管应该是我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者的工作常态。病媒生物的防治效果可以从3个方面来综合、系统的反映出整个城市的卫生管理面貌、品质。一是整个城市的感官程度及整体印象、形象;二是城市环境的治理情况以及一般市政设施的供应完善程度;三是与该地区、该行业、相关专业职能部门质量控制标准的比较,综合性为我市病媒防治工作效果进行评价,这一项大的“民心工程”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城市环境质量,成为了城市健康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

1.2 病媒生物防治是城市卫生综合整治的具体化措施: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原则是将人和事分离开来,“人”的管理留给行政管理部门,“事”的履行和管理由相关专业的业务部门来完成,而得到的效果可以看出这种工作方式衍生了一些问题,例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被一些不了解的政府职能部门所忽略,因此工作得不到支持和配合,使得行使工作的病媒消杀业务部门工作开展不畅,力度缺失这样的现状出现,齐抓共管的目标更是难以实现,这主要是我们的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病媒生物防治的认知的不足[2],没有将其当成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去进行。

病媒生物的防治并不是文字表面的工作可做,其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层面,这是一项综合性也是一个立体化的项目工程。它基本内涵涉及四个层面:一是市政、环卫、商贸、园林、水利、农林等以行业为主的管理层面;二是街道、社区等以属地为主的管理层面;三是城管、工商、卫生、质监、食监等以督查指导为主的监管层面;四是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以自管为主的内部管理层面。

病媒防治工作实施首先要硬件、软件相结合,发挥好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其次,把“人”和“事”相结合好,即工作中涉及的生物种群、密度、所用药物、器械等、人员的职责安排、落实到每个人的责任情况,监管人和事;最后是标本兼治的原则[3],不仅对表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还要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原因进行整治,即一级预防,实现长期、有效、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

1.3 将病媒防治工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落实细处:因为病媒生物的防治涉及整个城市的大小各个方面,因此要做到粗中有细,将具体工作细节落实到实处。一边推进城市卫生整体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城市环境的整体优化,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一个环节工作需要及时、专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城市卫生管理体系的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协调好、沟通好、配合好得来完成病媒消杀工作,达到彻底、全面地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四害的目的,提高城市卫生健康水平,使城市化建设硬件、软件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卫生管理质量有所提高,工作的评价质量控制更为标准严格。从宏观的层面来讲,通过建立大的卫生城市、大的城管工作机制来不断推进和谐社区、优美环境的建设,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载体平台,让防治工程更系统化、更专业化。四害严重危害了城市环境和人群健康,把这作为工作切入点,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不仅达到了治标的细节化具体化要求,而且加强了从细节入手的监管工作,日常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病媒生物的防控效果显著,提高了城市社区人群的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孽生地控制率、四害密度控制率、防治措施到位率、专业化服务覆盖率、市民群众满意率等都是日常监管监测的重要指标[4]。

2 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辽阳市疾控中心2011年获辽宁省病媒生物防控先进集体;2013年辽阳市获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2016年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2016年辽阳市病媒生物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暗访工作。这些荣誉的获得是对我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肯定,从工作深入程度上、科技发展水平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层次,但是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因此,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2.1 管理层认识不足、责任没落实到人: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不同的职责界限不够清晰,责任没细化落实到具体个人导致部门工作任务不明确,出现交叉、推脱等状况,有的工作多个部门来做,有的工作无工作人员参与。对于不同区域和层次的教育、指导、宣传的力度还不够,群众知晓度低。管理的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模式存在薄弱的环节,而参与配合的社会群体意识不足,参与动力和机制更欠缺完善等。

2.2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形成的客观差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医疗工作的发展。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投入,如果财政作为后方基础力量不足,经济基础差,很难做出理想中的成绩和效果。老百姓为了讨生计很难兼顾城市的卫生状况,这给病媒防治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影响。经济投入不足,硬件设施的投放就有限,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就会变慢,卫生基础设施跟不上,影响了病媒防治工作的开展。百姓对于卫生防治的知识知晓率低,预防的观念意识尚且不足,从公民自身做起的保护环境自觉性较差,外来人口的涌入也增加了城市卫生防治工作负担。

3 针对现状和问题,探讨病媒生物防治的对策

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是控制媒介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创新病媒生物防治机制这三个方面着手对策、落实措施。

3.1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卫生基础设施硬件的建设:根据建管结合的要求,制定“三清、八建、三封闭”的准则:清除多余垃圾、清地沟污物、清蚊蝇孳生地;建防鼠网、防鼠板、防鼠台、毒饵站、防蝇纱门、纱窗、纱橱、纱罩;封闭洞穴缝隙、封闭破损化粪池盖板、封闭垃圾袋口。通过改造城市面貌,让城市焕然一新。据统计,城区目前约有51.3%的社区环境指标达到了“和谐社区”的标准要求[5],群众对此满意度颇高,评价良好,城市居住的卫生环境也得到改善。

3.2 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除了要整体抓、细节跟,粗中有细外,还要重视那些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它们,城市卫生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得以改善。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目前的病媒生物防治重点问题包括有:垃圾清运不及时、粪便管理不当、污水漫溢等方面形成的环境脏乱差现象;重点地段主要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周边、中小食品餐饮店周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等处,由此形成的孽生地、孽生场所是病媒生物防治的关键环节。在消杀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上述的地区周边问题。

3.3 创建完善病媒生物防治管理机制:每一项工程的完成都需要按照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进行,机制在系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主要由爱卫会来牵头,各级的卫生防疫部门、服务站、社区来具体实施开展,但随着机构和政府转型,卫生工作也有所转变。PCO服务机构正成为实施病媒生物防治的主要力量,这体现了管理机制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未来的工作趋势将是“以区县为主体、责任到街道、服务全覆盖、模式多元化、投入多层次、效果全监控”的长效管理;初步形成各级爱卫办和街道实施行政管理,专业机构实施技术监控,行业协会开展自律管理,PCO服务机构负责具体作业,社区和市民群众参与评判的管办分离新格局。

综上所述,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些许问题,需要政府、业务职责人员不断学习和改进,为保障我市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卫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活性物质在欧洲农药法规(EC)No.1107/2009框架下的发展
保护环境卫生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卫生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讲卫生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