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20李馨儿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夹板患牙

李馨儿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牙周病是牙齿周边组织上受多因素影响的慢性口腔疾病[1]。由于该疾病通常迁延时间较长,导致组织损坏严重,常伴随有牙列缺损等症状,严重患者影响咀嚼功能。本文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对患有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8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为(47.98±7.97)岁。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牙周病伴随有牙列缺失。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脏病;②糖尿病患者;③不愿接受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

1.2 方法:所有患者先进行基础治疗,消除急性炎症,再开展正式治疗。首先制作口腔观测模型,确定牙体舌边导平面导线,选取对应卡环;再根据患者口腔特点制作模型;最后进行试戴,根据咬、接触状态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后的修复效果,主要从菌斑指数(PLI)(0~3分,四个等级)、牙龈指数(GI)(0~3分,四个等级)、探诊指数(PD)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前后对比,PLI、GI得分越低,PD值越小,表明越健康。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记录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结 论

牙周病通常会引起牙齿松动,甚至掉落,是引起牙列缺损的最常见疾病[2]。牙齿松动、掉落会严重阻碍口腔的咀嚼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牙周病伴牙列缺损通常病期长,损坏较为严重,基牙牙周状况相对较差,无法与其周围组织形成稳定关系,给后期恢复治疗带来困难;此外,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通常还伴随咬状况差、咬平面不平整等症状,加大了治疗难度[3]。因此,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关键在于改善患牙受力,促进牙周自我修复。

在本研究中,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可逆、非侵袭等优点[4],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固定松动患牙,降低其各方向侧向力,减轻患牙负担,并利用结构对其咀嚼功能进行补充;二是尽量地保留健康牙体,提高牙周的恢复能力,促进患牙修复、重建[5]。本次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表明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稳定性高,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临床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此外,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巩固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夹板患牙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