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班主任的辞呈

2018-01-19王海智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李昕机智李老师

【背景材料】

李昕是我校2011年分配的特设岗位教师,也是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一向快乐开朗,很有个性,人称“小燕子”。马上就要放寒假,李老师突然走进我的公室,很沮丧、很严肃地交给我一份申请书:

尊敬的校长:

我很抱歉在学期末时提出班主任辞职申请。自参加工作三年多来,我一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三年来我尝尽了作为班主任的酸甜苦辣,尤其在本学期,在开展工作时我竭尽全力,尽力辅导学生成长成才,希望管理好我班和我的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通过本学期在我班接连发生的事,我想辞去初一(三)班的班主任职务。理由如下:

(1)个性因素:我性格暴躁,缺乏耐心,遇事不能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这是当班主任的最大忌讳。我的心态已经辐射了学生了;(2)精力有限,力不从心,班主任工作很繁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给我精神上巨大的压力,使我心身俱疲,我想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辞职是我深思熟虑后的请求。恳请批准,谢谢!

此致!

李昕

2015年1月3日

面对李昕班主任的辞呈,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案例追踪】

事件还是回到2011年8月,李老师参加工作被安排到班主任工作,三年来班级工作成绩良好,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2014年8月就又安排李老师担任初一(3)班班主任,班级管理比较严格,就在放假前班上出现了一个风波:原来班上的男孩,经常犯小错误,屡教不改,李老师就打发学生回家去反省,但这个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抚养。李老师与学生家长的谈话中,发生了矛盾,学生的爷爷奶奶大吵大闹,最后经政教处调解,事情总算平息了下来。

我原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但没想到今天她却交上了班主任辞呈。我同李老师做了一次交谈,她回答了我三句话:“我干了多年班主任,实在累,连一个优秀都评不上。”“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管老师如何劝告,就是听不进去,经常说谎,学生伤透了我的心。”“现在学生家长素质太差,他们把什么事情都推到学校,归给班主任,我想不通。”

第二学期开学,我答应了李老师的要求,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想一个年轻教师在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人格受到攻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反思,我想有些矛盾需要时间、空间来消除。而安排在办公室工作、经常安排各种培训,参加解决学生问题,同时加强班主任工作技能的培养,我想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具备有育人之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与学生心灵保持零距离,不断学习,全面了解了解研究学生的基本技能、班主任常规工作基本技能、班主任教师协调教育能力。2016年9月,我重新安排李老师承担班主任工作,她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技能,连续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成为我校教师骨干,2017年9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案例分析】

我一直关注李老师的成长,通过三年多的培养已成为成熟的班主任,我感到欣慰,因为我一直认为李老师是一位心理健康的人,她能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能正视现实,具备环境适应能力;能够悦纳他人,具备良好的人際关系;能经常保持自己的情绪平稳;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现实的人生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情境瞬息万变,教师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需要正确、迅速、敏锐地做出判断,巧妙排除干扰、完善处理,这就是教育机智。若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当,经常造成尴尬,则扰乱了正常课堂、班级管理秩序,甚至中断班级、教学的进行,给师生双方带来严重损失。李老师面对学生、学生家长的事件缺少教育机智,结果自己却成了伤害者。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许多青少年在家庭、社会或别的班级长期受到惩罚,被训斥,他们会把一切有权威的人(教师)都看成有威胁性的人物,他们认为这些人把自己看作是受打击和痛苦的重点对象,所以把他们视为“敌人”。显然,李老师在这个事件中成了“替罪羊”,校园纠纷事件频频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管理工作者的重视。

【案例启示】

本案例给我的启示是:针对班级上调教学生的出格表现,最需要发挥教育机智临场发挥,它不仅能体现教师宽广的胸襟,同时也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能力,更能反映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人格修养。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有时候也需要针对家长,只要家长配合,教师良好的厚望和教学计划才能顺利进行,做家长的工作更应该讲究教育艺术。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和独立意识特别强,如果教育方法不当,效果可能事与愿违,力求“多表扬、少批评”“多正面引导、少反面教育”“严而有爱、严慈相济”。严格但不蛮横,慈爱而不放纵。

教师不但是促进者、管理者、调节者,更重要的是做学生心理援助工作,要有做“替罪羊”的心理准备。要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就得让他取得一点成绩,教师需要去获得成长,我认为自尊是关键所在,当你的工作比去年做得更好时,你就会信心倍增。

参考文献:

[1][英]戴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M].王新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郑英.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海智(1966.11—),男,汉族,陕西岐山人。中学高级教师,中科院心理所在职研究生,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为甘肃省康县第二中学校长。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李昕机智李老师
该得奖的李老师
Characteristics of a kHz helium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interacting with two kinds of targets
机智闯关
机智的斑马线
机智的警察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机智的回答
李老师的心事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xplosive Network in the Shaped Charge War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