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9李兵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习理论生物教学建构主义

摘 要:大量研究表明,当前的生物教学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生物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物教学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其实验操作技能,能够搜集和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生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如

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学习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具有客观性,但对事物的理解具有主观性。每个人由于生活经验及阅历的不同,对于相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建构主义主要包括个体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个体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学习者根据新旧知识与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与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是双向过程,一方面新的知识融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获得新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由于新知识的融入而进行了改组与调整。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参与共同的实践活动,建构相关的知识。另外,学习不但是自身对知识内容的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帮助。因此,社会建构主义应更加注重学习与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认为不同环境、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个体学习与解决问题之间存有较大的不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导下,学习者能够结合相应情境对概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从而帮助学习者根据具体情境建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情境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加强师生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教师应依据不同的实验来创设不同的情境[1]。例如,在对光合作用的产物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蜡烛分别放在有植物与无植物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燃烧,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探索和学习新的生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测定有阳光无植物时蜡烛在密封容器中的燃烧时间,另一组测有阳光有植物时蜡烛在密封容器中的燃烧时间。通过两组实验的参与及对比,会引发学生对蜡烛燃烧时间不同出现的原因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产物的相关知识,最终得出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结论。

(二)注重学生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经验累积,在进行科学知识教学前要对学习者的实际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课堂教学内容要在学生潜能范围内。在生物课程标准下,学习生物知识应贴近社会与生活。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量进行了解,还要对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生活经历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量与生活经验制订生物知识的教学计划,再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对教授基因工程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了解学生对DNA的复制特点、组成结构、基因的概念与功能等的理解情况,根据学生对DNA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

(三)加强合作学习

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群体间的互相交流促进自身对知识的认知,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教师应有效利用课程内的实验时间,加强师生共同参与力度,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探索知识的新模式。为此,教师应营造出和谐、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勤动手、多动口的习惯。

(四)转变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主体,要

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心。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增强学生主體意识,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学习知识、分享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中的一员,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应共同面对,从而与学生共同成长,增进师生关系。另外,教师也要依照课程标准,熟练使用多种教学资源,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生物教师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并不断改进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等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实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晓燕,郭文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生物概念教学: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8(5):9-10.

[2]谢静.正规教育环境中的非正式学习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27(2):15-19,29.

作者简介:李兵(1982—),男,江西萍乡人,本科,中学高级,高中生物教学。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学习理论生物教学建构主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学习理论视角下浅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理论及学习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