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探究

2018-01-19陈静

青年时代 2018年28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探究

陈静

摘 要:以核心素养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课堂教学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关注数学能力的发展。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我们的数学课堂应是有引人思考的教学情境,值得探究的数学问题,合理安排的探究时间,学生在体验、探究、思考中,发展数学能力。本文主要从直观的呈现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丰富的探究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特定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形象的生活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能力培养;探究

一、直观的呈现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

教学中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遵循这样的规律,运用直观性教学,促使学生在记忆中形成的表象和概念联系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

我们都知道直观形象的物体、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会利用模型、实物、影像资料等教具、视频,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能扎实理解知识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能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图中找到长、宽、高,会找出6个面,但遇到实际的问题却不能在头脑中联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立体图,例如最常见的装修问题:丁丁家的房间长4米,宽3.5米,高3米。在房间四周的墙上贴墙纸(门窗总面积是9平方米),请问至少要购买墙纸多少平方米?在具体解决的时候学生经常会把面积算错,其实应该只要算出前后面和左右面的面积,再减去门窗面积就可以了。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是那些面的面积呢?首先呈现了生活中房间的照片,学生观察后,引导学生绘画出房间的长方体立体图,把题目的意思表达在长方体立体图中,这样就能更好地找出该算哪几个面的面积,这些面的长和宽各多少?从立体图中非常直观地可以看出要求的面积。以后遇到这一类问题,如求制作抽屉需要的木板面积、做一个书套的纸板面积、一个火柴盒纸板面积等,学生就能先模拟着画出立体图,然后在图中标出相关的数据,再找出要求哪些面的面积,这样就能轻松地解决问题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应用直观的呈现方式解决问题,在直观形象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丰富的探究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开放的练习、自主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探索方式,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也能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如在《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操作——发现”的探索方式。课堂上安排了两次摸球的操作活动。第一次操作,首先创设了胖虎和大雄的摸球游戏的情境,篮球胖虎赢,红球大雄赢。口袋里有四个篮球和2个红球,先猜一猜谁赢得可能性大一些?再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摸球,每次摸一个球,摸后放回,组长记录好每次摸出球的颜色,一共摸30次。最后教师把各小组摸球的结果汇总在表格里,学生观察表格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同样是摸30次,但是篮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所以胖虎赢得可能性会大一些,于是教师相机提问:“为什么篮球摸到的次数会多一些呢?”学生不难发现因为口袋里有4个篮球,但只有两个红球。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游戏规则不公平。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深刻的体会与发现了游戏规则不公平的原因在哪里。第二次操作活动是请学生把刚才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修改公平,再按照修改好的规则操作活动。教师还是把结果汇总在表格中,增加了红球和篮球个数两栏内容,通过比较发现摸到红球和篮球的次数差不多,但是公平的游戏规则为什么还有输赢呢?把可能性进一步深化了。

这样的探索方式的采用,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实现了小组合作的价值,同时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随着学生的发现不断深入,探索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也体验了发现的快乐。

三、特定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数学中方程能有效地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于小学生而言,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不喜欢采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在解决过程中需要清晰明了地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于是把课堂教学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重点落实在“学解”上,也就是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

如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例题: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短短的两句话包含了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首先让学生先找题目中的关键句,尝试画出线段图。再根据关键句和线段图说说想到了什么?可以得到怎样的关系式,填空完成数量关系式,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的概括。最后学生从数量关系式中找已知和未知量,对应地标注在数量关系式中,再列出方程。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慢慢找到了思考的方向和路径。在教学例题后,就按照这样的步骤让学生合作完成练一练的习题,学生思路较清晰,概括地数量关系式也较简练。

数学课堂中让学生经历分析和寻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的过程,在具體问题中探究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日常语言转变成数学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学生就有了“算术”向“代数”的转折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形象的生活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问题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有用的,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最能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利于应用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认识百分数》单元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感受百分数是无处不在的。课堂上选择了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如校园生活方面:学校篮球小组的投篮训练,比较小组队员谁投得准一些的问题,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班内出勤人数、考试合格人数等的统计,来计算出勤率和合格率。如地理、人口、资源等方面:我国的煤炭储量约占36%、我国的人口中汉族约占91.6%……。读读说说议议,让学生说说其中的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素材选择既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又能真切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课后有许多需要学生实践调查的练习,安排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如:选择课程表中较喜欢的几门科目,算一算它们的课时数分别占一周总课时的百分之几;调查家庭中一个月食品支出的情况,占一个月总支出金额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恩格尔系数。这一系列的活动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让孩子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有效落实课堂教学,发展追求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在不断渗透、引导、启发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