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甸甸的鸡毛,血淋淋的信

2018-01-19王甲昌

艺术评鉴 2018年22期

王甲昌

摘要:叙事性舞蹈《鸡毛信》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诠释了生存还是死亡、卑微还是高贵、义无反顾还是瞻前顾后的动人情感和信念。舞蹈编排独具特色,巧妙避免了大段关于战争的白描手法。编导进行创作时更是既小心翼翼又大刀阔斧,对故事情节及内容进行大胆提炼与删减,运用舞蹈这种具有较强可观性的艺术来警示观众甚至年轻一代人勿忘国耻,艰苦奋斗。

关键词:叙事性舞蹈 舞蹈形式 舞蹈语言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79-02

用战争的残酷来凸显人性的光辉,用身体语言来诠释文字语言所不及的动人情感与坚定信念。也许整个战争中一位战士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用自己行为宣告:“只要有像我一样的一群人存在,战争的胜利就指日可待”,他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那种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质焕发出独特而又灿烂的光辉——苟且还是死亡、卑微还是高贵、义无反顾还是瞻前顾后。东北师范大学创作演出的舞蹈《鸡毛信》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沉甸甸历史感的作品,展示不一样的革命情怀。

舞蹈《鸡毛信》仍然延续东北师大叙事性舞蹈的创作风格,该舞蹈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诠释传统的革命情怀,用现代身体语言去演绎现代人对战争的不同思考,对舞蹈来说讲故事实则不易。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点一直以来就是编导们的绊脚石,好在东北师范大学一直担任着叙事性舞蹈的急先锋,从《进城》到《中国妈妈》《汉宫秋月》《南京·亮》《返乡》等均是以现实题材为创作核心,都是叙事性舞蹈的典型之作。正是拥有了这样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才有了东师大如今的成绩,也正因如此还形成了“东师舞蹈现象”,该现象就是专门针对叙事性舞蹈成功探索和积极健康发展所反应出的状态。用动态舞蹈来展示现实生活,用叙事性舞蹈独特的美学特质来弘扬中国精神,能够让观众遇见中国的灵魂,进而实现国人乃至世界对中国全新的认识。

一、叙事舞蹈的实践者与探索者

该舞的编导是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青年编导谢飞以及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舞蹈编导与现代舞教研室讲师王玉,两位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品,也曾获得过国家级奖项,在舞蹈界也是颇有名气为大家所喜爱。身为东北师范大学老师自然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东师舞蹈现象发扬光大,他们是叙事性舞蹈道路上重要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同样也是生活题材以及历史战争题材的主要闯将。这一次他们共同合作打造了又一部精品之作《鸡毛信》,他们用最普通的群众视角,用最瘦弱的身躯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苦难,他们朴实弱小、柔软,但是内心爆发出的强大却更加使人震撼不已。

有关鸡毛信的作品不在少数,其中影视作品和故事最为有名,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舞蹈版《鸡毛信》,编导将可舞性思维运用其中,看似简单、单纯明了的舞蹈结构却蕴含着独具特色的创造性,更能体现出编导的洞察力之敏锐以及对这种编舞方法的成熟性。对于编导来说,舞蹈艺术不能“纸上谈兵”要脚踏实地,正如这部颇有风格且具有创新意识的舞蹈就是被一段段精美舞蹈编织而成,舞蹈中或悲痛欲绝、或斗志昂扬、或缠绵悱恻、或坚强有力的舞蹈画面与故事情节将观众的心弦紧扣。编导要歌颂和赞美的正是这些大敌当前,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大气凛然的普通百姓,他们用自己无悔的青春、真挚的爱情、鲜活的生命、不变的信仰与尊严毅然决然选择牺牲。把自己献给战火纷飞的中国土地,宁可死亡绝不苟且。

正是这种历史的责任感让编导能够一腔热血的将历史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舞蹈所展現的真实性毋庸置疑,我们正是要从舞蹈这种可观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中感受血淋淋的历史,能够让观众感受中国之艰辛,民族之伟大。舞蹈《鸡毛信》就是用最简明流畅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表现抗战时期人民内心最为本质的真实,这种真实是朴素的,更是伟大无畏的。不仅如此,它还担任一项艰巨任务,那就是让一代代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看到,让他们时刻警醒自己勿忘国耻,艰苦奋斗。

二、动作诠释语言 语言展示结构

舞蹈《鸡毛信》是传统的革命题材,表现的仍然是战争中的中国人那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事迹,在经过编导既小心翼翼又大刀阔斧的改革,对舞蹈进行了大胆的提炼与删减之后,舞蹈焕然一新,赏心悦目。用一个人表现一群人,用一群人表现一代人,《鸡毛信》就是这样将一段难忘的历史复活在一群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具体的演员上。

舞蹈严格按照叙事性舞蹈结构形式,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四个部分组成,篇幅长短不一,发展与高潮是整支舞蹈的主体,编导对其进行相当篇幅的展开,辅之以舞蹈中情节中的起、承、转、合,将舞蹈中的人物刻画的丰满、圆润,进而将血淋淋的历史跃然台上。

整支舞蹈紧紧围绕“送”鸡毛信展开。编导没有涉及很多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场景,而更多的是刻画战争中送信者(群众)的内心世界。舞蹈中动作因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而重心向下,视觉上给人一种沉重感,队形呈大三角时的“进退周旋、离合变态”以及充满力度的跪走、移动都是在有变化的律动中进行,充满着历史的追忆感,在这样的历史空间里,所有的舞蹈动作是那样的坚定而有张力。随着音乐的变化,舞蹈进入下一阶段,一个不规则的大三角队形瞬间散开,所有的演员双手高举背对观众,舞台中间只留有一人,他从腰间把鸡毛信高举,灯光照耀下的他身影如此高大。在他们一个又一个,一次又一次传递鸡毛信的过程中,观众被带入了战争中那沉重、紧张、恐惧的环境之中,通过每一位拿信人神情的紧张、焦虑、左顾右盼,活灵活现的展示了战争中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好“信”的勇士形象。

舞蹈中的群舞动作,如:双手掐着脖子进行的一段集体动作表现的都是送信过程中所面临的死亡威胁,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睛和跌倒又爬起的坚韧将一群柔弱群众的强大内心表现的入木三分。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严格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设计,编排得流畅、自然。编导对造型手段运用犹如神来之笔,具有“雕塑感”的造型不仅凝神静止将历史定格,更将舞蹈的内在精神用不同画面、不同层次展现出来。

三、战火中的青春与爱情

青春与爱情也常常是无情战争中那朵耀眼的白莲,令人唏嘘。一阵凌乱的场面之后,一对情侣的深情演绎,将整支舞蹈推向高潮,编导用他们在整个送信过程中的细节故事来映射战争中的一丝烂漫与豪情,将整支舞蹈的刻画变得生动有爱。这对情侣带动整个舞台的革命者进行队形、节奏、动作变化,展现出无情冷酷的战争中那短暂而又美好的瞬间,此刻舞台洋溢着的一种壮烈豁达与温馨喜悦,直到女孩被抓,场面再一次回归到残忍,冰冷的现实。豪情万丈的男青年无论多么憤怒、反抗,最终被群众的理智拦截,女孩子牺牲了,留下了她自己的那条红色围巾。编导用相同动作对舞蹈的情节进行高一层提升和强调,更加突出舞蹈主题的同时,也将面临死神时的爱情力量表现的酣畅淋漓。

跟着一条红围巾,我们来到了舞蹈的结尾部分,一只只举着沉甸甸鸡毛信的手在人群中闪现;一双双不知疲倦的双腿;一张张狰狞的面孔;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的坚定……,才最终将那封血淋淋的鸡毛信送出。这封承载了太多人生命与期望的信,点燃了观众希望的内心,也让观众领略了战争中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其深入灵魂,难以忘怀。整支舞蹈用行云流水的舞蹈语言诠释完整结构,同时彰显其布局的合理;层次分明的同时又浑然一体,尤其是高潮,更是将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将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该舞蹈在推动舞蹈发展时不仅依靠矛盾的冲突不断激化,而且通过舞蹈中人物情感和动作节奏,以及构图、气氛等的发展、变化、对比等手法来进行推动。

四、结语

艺术引领整个时代,舞蹈艺术也能够用正确的思想指引新时代的方向,思想正确性不仅能够诠释舞蹈深刻主题,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的思想。叙事性舞蹈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它最大特点就是可以用最简单的结构形式、明了的故事情节,可以追溯过去领略历史,也能够来反映当下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真实、令人自省的现象,通过舞蹈表达触及观众内心,直达灵魂深处,使观众在道德与责任的深海里反省自己。

舞未停,心却荡,历史现,责任担,心灵深处传来惊雷一般的宣言。

参考文献:

[1]冯双白,叶进.白山黑水话英雄——评芭蕾舞剧《八女投江》[J].舞蹈,2016,(04):28-29.

[2]资华筠.评舞剧《边城》[J].艺海,1996,(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