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修辞教学中易混问题的区分

2018-01-19徐向东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修辞区分语文教学

摘要:修辞,是语文教学中常常涉及的内容,如何能使学生准确地使用和判断修辞格,笔者从给教学和考试中遇到的实例来谈谈修辞易混问题的区分。

关键词:修辞;语文教学;区分

修辞,它是人们在表情达意时用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手段,常见的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对修辞格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局限在概念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落实到具体的实例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混淆现象,令学生们困惑。假如只从定义上去分辨,是很容易判断失误的。因此,针对修辞的教学,应该同认识客观事物一样,既注意修辞现象之间的联系,又要重视它们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后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准确地使用和判断修辞格。以下就能给教学和考试中遇到的实例来谈谈修辞易混问题的区分。

一、 比喻和象征的区分

有的学生问,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说成比喻行不行?茅盾《白杨礼赞》,用白杨树象征抗日根据地的农民,说成抗日根据地的农民像白杨树一样,不也行吗?比喻与象征到底如何区分呢?

1. 二者是有联系的。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是有相似点的,象征的本体和象征义之间也往往有相似处,但从概念的内涵看,比喻和象征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东西。比喻是修辞格,象征则是文化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2. 从表现形式来看,比喻主要表现在造句上,它往往是一句话或好几句话,而象征,既然要通过具体形象表现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就需要对具体形象作一番细致而深刻的描绘,这样形象内含的象征义才会表现出来。因此象征义的完成并非一句话,几句话所奏效,它往往需要文章用好几段甚至全篇才能完成。人所共知的《海燕》、《白杨礼赞》都是以整篇文章完成它的象征意义的。

3. 比喻和象征构成的基础不同。比喻中被比的事物(本体)和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喻体)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它们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不相似的两个事物不能构成比喻。因此,比喻一般都能构成“本体象喻体”的格式。象征是用具体的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因此象征体的象征义之间构成的基础可以是相似点,也可能是相关点,这些相关点能使人们产生联想,产生类似的思想感情即可。在此情况下象征就不能换成比喻那样的格式,即“象征象象征义”。如“红色象征革命”,“鸽子象征和平”,就不能说成“红色象革命”,“鸽子象和平”。

4. 比喻与象征的作用不同。比喻拿熟悉或形象的事物去说明另一与其相似的事物,目的是把事物说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和感受。象征是拿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感情,深刻地认识这些本质特征。

二、 借喻与借代的区分

借喻,是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的比喻,借代,是由借体直接代替本体的一种修辞格。由于借喻和借代有共同的特点,本体事物都不出现。由于这一特征,很容易出现喻体和借体分辨不清的情况,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圆规”与“芦柴棒”的例子。这种情况,可以看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借喻的作用在“喻”,借代的作用在“代”,一个是借中有喻,重在比喻,一个借中有代,重在指代。

三、 排比与反复的区分

排比著眼于结构相似,各项并举,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上的重复。但当一个排比句用相同的词语作“提挈语”时,这就是排比与反复的兼用。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的语段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除了以上这种兼用的情况,排比与反复在多数情况下是区别明显的。

1. 排比与反复着眼点不同,当排比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只能称作排比而不是反复。例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 当反复不具备结构相似,多项并举的条件时,也只能是反复而非排比。

四、 顶真与回文的区分

有这么一个句子“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有人说是顶真,人的说是回文,到底是什么呢?

1. 顶真是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有前后蝉联的特点。回文是颠倒上句变下句,颠倒下句变上句,有回环往复的特点。由此可见,“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具有回环往复的特点,当属回文。

2. 由于顶真有前后蝉联的特点,所以蝉联的各项是甲——乙——丙——→的一直向前的关系。由于回文有回环往复的特点,所以回文的各项是甲→乙,又从乙→甲的来回穿梭特点。比较下列例句:

(1)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烧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

(2)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例1是甲——乙——丙的一直向前的关系,是顶真。例2是甲→乙,乙→甲的来回穿梭关系,是回文。

五、 反问与设问的区分

1. 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这就是说作者对问题的结论是一清二楚的。设问中的自问自答式很容易辨识,但自问不答的设问却很容易和反问混淆,如何区分呢?比较例句:

(1)人比人,气死人吗?

(2)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

例1是自问不答的设问。例2是问而不答的反问。区别是:问而不答的设问句不是没有答案,只因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说出答案,反例简洁且富于启发性。问而不答的反问句是根本不需要答案的,答案蕴含在问句里。

2.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3. 二者的修辞效果不同,设问的修辞效果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便于更好论证问题;反问的修辞效果是为了加强语句的语气,用不容置辩的口气表明思想。为了获得双重的修辞效果,设问和反问有时连用,连用时往往设问在先,反问在后。

以上是就教学和考试中遇到的一些修辞易混问题作一番简要的分析。其实,修辞易混现象还多,这里仅举几例,以期在教学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于修辞的易混现象,不能只局限于对定义的解释,而应从相似之处,本质区别,构成基础,修辞作用等几方面入手去比较、分析,既要抓住其本质区别,又要兼顾辞格的兼用问题。对于后者,在一些练习和试题中,有时答案只划定为一种,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作全面分析,力求完整精确,而不应只囿于答案的限制。

参考文献:

[1]石日新.比喻修辞法的常见理解误区分析[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年02期.

作者简介:

徐向东,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辞区分语文教学
区分“旁”“榜”“傍”
你能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吗
教你区分功和功率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罪数区分的实践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