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堂

2018-01-19冯小刚

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前厅浮雕礼堂

冯小刚

“礼堂”是从我记事起就熟悉的一个词汇。从我出生的那个年代起,礼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建于北京各大机关院校的生活社区里。礼堂成为了新中国社区文化的核心活动场所。这一点和教堂在西方国家的社区文化中起到的作用有点类似。

我们的礼堂在位于北京西郊的市委党校的大院里。礼堂的前面是一个小广场,对着礼堂有一座影壁,上面写着五个大字“為人民服务”。影壁的后面是一片森林,林中有一座欧洲庭院式的墓地,里面安息着意大利的神父利马窦。这个意大利天主教神父于1582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播西方的精神文明,后长眠于此。

礼堂的南面是一座美国教堂,还有一座教会留下的口字形校舍,那时已被改作机关的食堂和幼儿园,我就寄读在那所幼儿园里。它的高大浑厚,复杂的结构,还有那座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的钟楼,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礼堂的北面是党校的学员楼,它是苏联建筑师的杰作,楼体非常地敦实,令人心生敬畏。

礼堂的样子大致是这样一个面目:正门下有一层层的台阶,台阶上矗立着几根石柱顶天立地,石柱上托举的横眉正中镶着一个浮雕,浮雕的图案由五角星和分列两侧的旗帜组成,印象中旗帜上还有垂下来的穗子。

党校的历届学员毕业,都会站在礼堂前的台阶上留影。我的影集里有一幅幼儿园时的合影,也是站在礼堂前的台阶上,一群孩子没心没肺地迎着镜头傻笑。每次看到这幅照片都让我想起当时的情景,那是在一次党校幼儿园的“六一”演出结束后拍摄的。我们的节目是演唱《浏阳河》。我记得我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盘子,一根筷子,唱一句敲一下。

礼堂有一个前厅。地面由水磨石铺成,石缝间还嵌着铜线,散发着煤油拖把擦过的气味。顶子上有石膏的浮雕天花,一组组苏式的吊灯悬挂在其中,每个吊灯上都有很细的铁丝精心编织的网兜呵护着乳白色的灯罩。当然还包括高大的窗户和用绳子一拉就能自动关闭的窗帘。

少年时,每逢周末,礼堂的前厅里常常举行交谊舞会。我父亲爱跳舞,我母亲很反感,但有时也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去。现在想起来,可能是为了看着我父亲,其作用相当于警察。可想而知,有我和姐姐在腿间穿来跑去,又有母亲端坐在场边,我父亲就是想有所作为,恐怕也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前厅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宽敞华丽,但长大以后故地重游时才发现,实际的空间非常狭小朴素,令我对儿时的所有记忆都产生怀疑。

礼堂的舞台很浅,一道蓝幕前八字形斜插着一排红旗,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如果放电影就把银幕从台口落下来。星期五机关食堂卖电影票,五分钱一张,那是我最愉快的时光,在期待和憧憬中草草吃完晚饭,和院里的孩子成群结伙跑到礼堂的大门前等待开演,然后一拥而入,为各自的家人占座位,顷刻间礼堂里座椅响成一片。有时过道里拥满了人,我们就从后排一直踩着座位往前排跑,常常一步踏空,腿陷进翻板中,疼得龇牙咧嘴。

很多年过去了。在我母亲去世的第二年,党校的宿舍楼要拆了。院里差不多同龄的一帮四十多岁的孩子,约好了从各地赶回来,在那两幢伴随我们长大的宿舍楼前合影,留个念想。

那是一个星期六,我们在党校的大门外聚齐,然后洋洋洒洒几十人走进党校的大院,绕过主楼,不约而同地向我们的礼堂走去。那一刻,我产生了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好像我们没有长大,好像我们依然是约好了一个时间,到了点,先下楼的就站在楼下扯着脖子一个一个地往下喊,一起去礼堂看电影。

李超,你快点,就等你了。

小万,怎么还不下来。我们可走了。

光路你有票吗?

哥们今儿下午就给礼堂厕所那窗户的插销拔开了。

我呢,小卫悄悄的,给了我一把礼堂后门的钥匙。

(温滴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我把青春献给你》)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厅浮雕礼堂
麦蒙服饰办公前厅
浮雕圆圈
《前厅服务心理分析与待客策略》教学设计
出错的浮雕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小活动铸大理想——“嘉礼堂”在广州
为了浮雕造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