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8-01-19王佩元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5期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王佩元

(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发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现象,容易导致患者发展为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现象,威胁其生命安全;所以临床医师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注重于对患者疾病的早期检测,以期通过准确的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次我们则着重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时的应用情况,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电图)和观察组(动态心电图)各105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50例,年龄37~77岁,平均(50.32±2.03)岁;观察组中男56例、女49例,年龄37~76岁,平均(50.64±2.11)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即指导患者在检查前保持静卧,在心情平稳的状态下将心电图电极和患者体表连接,然后绘制心电图情况并对患者做出评价。

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即同样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然后连接动态心电图并对患者实施全天监测,24小时监测时间内应该指导患者避免心情大幅度起落,同时避免剧烈运动[1]。两组均完成监测后对患者心电情况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的阳性和阴性例数,同时按照组别对其比例进行统计和比较,观察并对比两组疾病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比较 [n(%)]

3 讨 论

冠心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疾病发生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及时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临床早期对患者检查时,往往多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虽然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冠状动脉形态,但是该方法检查时对于患者会产生相应的创伤,因此多数患者的耐受性较差,所以总结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替代就成为又一重要课题。

目前临床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测可获得相应的病情资料,同时心电图检测也已经经过了多数研究使用,证实其的确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一定效果。本次研究为了研究其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则对其做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检出的阳性率85.71%高于对照组49.52%,且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检出率之所以高于对照组的原因在于,对照组所用的常规心电图虽然能够对患者情况做出一定反应,但是收集的心电图资料缺乏连续性,因此某个时间段内的检查结果则很难对患者病变情况做出完全准确的反应,故诊断准确率受到制约[2]。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实施检查时,也有操作便捷等特点,同时对于患者的检测也无创伤性,检查时将心电图电极连接,便可以持续性的对患者实施观察,此时我们指导患者在接受检查期间避免出现剧烈运动或心理情绪过度起伏等情况,则获得患者房速、早搏、心律失常等情况,最终通过详细的检测资料对患者做出全面分析,此时得出的结论往往更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3];便于临床及时对患者实施更加准确的治疗和干预,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而言,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1] 宋 全.常规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4, 21(4):207-209.

[2] 杨 玲.对比研究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

[3] 杨雪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85-87.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