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

2018-01-19贾海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5期
关键词:胆道胆管结石

贾海文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在临床治疗中,肝内胆管结石较为常见,为肝管左右汇合部位上结石,发生率较高,复发率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为研究分析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中,年龄20~75岁,平均(48.21±1.32)岁,病程1~5年,平均(3.21±0.67)年,男6例,女9例。实验组中,年龄21~76岁,平均(48.33±1.40)岁,病程1~6年,平均(3.43±0.69)年,男7例,女8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麻醉后,根据患者结石情况给予多种手术方式,例如肝叶规则切除术、单纯肝叶部分切除术等。实验组进行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治疗,治疗前,应用胆道镜对患者肝内外胆管情况进行观察,明确结石情况,了解是否有蛔虫残留和肾结石。在胆道镜协助下,经联合肝断面胆管途径或肝外胆管切口,取出结石[2]。在手术过程中,需尽量取净大结石,避免嵌留结石,解除胆管狭窄。

1.3 疗效评价

无效:治疗后,患者腹痛及胆管炎症等临床症状并未改善,可能出现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胆管内存在单个少量结石。显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发生复发[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对应治疗后,实验患者中,1例无效,8例患者有效,6例患者显效。对照组中,4例患者无效,显效患者为4例。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与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与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 [n(%)]

3 讨 论

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疾病发病率较高,肝内胆管结石为一种常见的胆管结石,为肝管左右汇合部位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可造成局部感染或胆管梗阻等,引起严重并发症,使结石无法排出,影响正常生活,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在临床治疗中,肝内胆管结石主要应用手术治疗,但术后结石残余率较高,可造成胆汁引流不畅及胆汁感染,影响手术疗效。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高,易受到肝内胆管狭窄的影响。在手术前,需对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进行准确评估。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多样,治疗原则为清除病灶、解除梗阻等。近年来,内镜手术已得到发展,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手段。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可在直接观察到患者结石情况,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提高结石取出率,保证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与73.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肝内胆管结石中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治疗结石残留率低,临床果显著。

综上所述,胆道镜手术联合肝部分切除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1] 马万里,付侃达,李诗杰,等.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与胆道镜结合治 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64-65.

[2] 唐诗彬,陈小伍,吴路杨,等.Glisson鞘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 内胆管结石 [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6,5(3):148-152.

[3] 黄 飞,卢榜裕,许景洪,等.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肝内胆管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9):906-911.

猜你喜欢

胆道胆管结石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