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2018-01-19付殿清

新长征 2018年1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依法权力

付殿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这是新时代对于法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和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治素养、确立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习惯,自觉主动地守法、用法。

一、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意义

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法治系统工程,包括立法、司法、法律监督和全民守法等。党员干部作为这项工程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离不开以法治思维来分析、判断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保障,离不开具备良好法律意识、法治思维的广大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作为地方各方面事务的管理者,必须运用法治思维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带头守法,从而引领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是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建设法治社会,关键在于依法行政,核心在于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能力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国家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能力,包括运用法律法规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智慧和技巧等;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要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来体现。

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得有法可依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基本纳入法治化轨道。因此,运用法治思维应当成为党员干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内在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党员干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更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强化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二、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主要方面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应成为党员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

合法性思维。党员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或者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推动发展、深化改革,都应不断审视其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包括行为的目的是否合法、行为的权限是否合法、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行为的手段是否合法、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等。

公平正义思维。法治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精神和原则,让公众有序参与决策,决策反映和体现公众利益和各方意见,这是公平正义在决策领域的体现。在行政执法中,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都不是法治思维,难以取信于民,也难以真正有效和长效。

权责一致思维。党员干部依法享有多大权力,就应当承担多大责任,不应当有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应当有无权力的责任。实现权责一致的思维必须做到授予权力,明确责任;接受权力,接受责任;履行权力,履行责任;使用权力,担负责任;懈怠权力,拷问责任;亵渎权力,追究责任;以权谋私,依法查处。

责任后果思维。法治既是行为之治,也是后果之治。有行为必定会产生后果,行为者要对其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对党员干部而言,必须对其权力行使和职责履行行为承担责任后果,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失职必问责,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纠正,发现越权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被侵犯权利的要得到有效救助保护,造成损害损失的要依法给予赔偿,违法犯罪的必须予以惩处。

权力制约思维。限制和监督权力,保障和维护权利,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的核心。党员干部要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意识,培养严格规范行使权力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在用权的每个环节、每个时间段都自觉接受制约和监督,杜绝为所欲为和胆大妄为。

三、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

加强法治学习。党员干部作为执政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还应具备必要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的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开展专家讲座、学习培训、党内生活学习等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使法律知识、法治精神内化于党员干部自觉的精神修养,外化于自觉的服务人民行动。

培养法治思维。养成运用法治思维的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理念,使其认识到什么是法治思维,为什么要运用法治思维,怎样运用法治思维,使“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为党员干部的常用语,使法治思维成为党员干部自发的心理需求,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牢固树立民本意识,主动运用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把握多种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正确处理好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相互关系,使决策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

克服人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相对应的是人治思维,人治是以道德制度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产生社会秩序,具有强烈的主观随意性,而法治则具有客观上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反对人治思维,就是要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现象。事实一再证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偏离法治轨道的维稳,只能越维越不稳,因此,法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考核依法履职。要像考核经济指标一样,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纳入对党员干部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鼓励、奖励、晋职、晋级等激励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对那些不依法办事的党员干部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对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失,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党员干部,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监督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在处理问题时要有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转变“官本位”思想,杜绝“特权”思想,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做到用“法治方式”行政。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依法权力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依法行政 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依法行政 执法为民
——湖南省工局2016年工作掠影
权力的网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