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西葫芦菌渣复合基质栽培技术

2018-01-19张黎杰周玲玲田福发姜若勇

中国瓜菜 2018年3期
关键词:菌渣西葫芦日光温室

张黎杰,周玲玲,田福发,姜若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 223808)

为了规范基质栽培日光温室西葫芦的技术水平,充分消化农业废弃物资源,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引导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方向。笔者总结出一套菌渣复合基质栽培日光温室西葫芦的技术。该技术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利用这一技术栽培设施蔬菜,不仅可以充分消化农业废弃物资源,而且彻底解决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可谓一举多得[1]。

1 栽培场所选择

选择连作障碍严重的日光温室进行菌渣复合基质无土栽培。栽培场所的空气、土壤、水质应符合 GB 15618—2008、GB 3095—1996、GB 5749—1985、GB/T 18407.1—2001 规定要求。

2 栽培原料准备

选取地势平整的地块,铺上塑料膜,有条件的直接选取水泥地面。将杏鲍菇菌包去袋用粉碎机粉碎、晒干,干鸡粪也同样粉碎。将杏鲍菇菌渣、干鸡粪和酵素菌菌粉按体积比56∶50∶1的比例混合,加水充分混匀。在地面上将菌渣混合发酵料堆积成条状,高度约为1.5~2 m,宽度为1.5~3 m,长度视场地大小和发酵料多少而定。

堆肥初期含水量控制在40%~70%,即用手紧握堆料有水被挤出,平放手中又没有水自然流出为最佳。随堆肥进行,在高温阶段含水量保持在50%~60%,其后应适量添加水分保持在40%~50%,同时不应使其渗出。堆后第2天温度即可上升至70℃,应立即翻堆。堆肥最佳温度应控制在45~65℃,堆肥高温期保持在65~70℃即可。根据堆肥温度控制通风供氧量,使堆肥温度维持在65~70℃即可。pH值在7.5~8.5,堆肥过程一般不需要调节。从建堆到发酵结束需要20~30 d。观察料下20 cm处料温超过60℃时,保持该温度1 d即可进行翻堆,连翻3~5次,每次温度达到60℃,保持24 h再翻堆。翻堆方法是“内外相调、上下换位”,以保证混合料全部经过发酵,每次翻堆时应检查基料失水情况,并依据气候状况,一般每次翻堆可按1∶0.1~0.2料、水比加水,以补充水分散失。发酵完成后,可摊开料堆晾一晾,使料温降至30℃以下或与气温相等。腐熟的料中心应无白心,无酸臭味。将发酵后的混合发酵料与草炭、珍珠岩按体积比6∶4∶1的比例混合,即为西葫芦无土栽培的菌渣复合基质,充分混匀后即可填槽。

3 栽培设施建造

3.1 栽培槽建造

对现有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先将日光温室内土壤整平。北面留1 m作为生产走道、南面留50 cm,用废旧红砖堆砌成南北走向的无土栽培槽,其长9 m、宽48 cm(内径)、高24 cm、槽距50 cm。槽底铺一层0.1 mm厚的塑料薄膜,用砖压紧边缘,膜上铺3 cm厚细沙,沙上覆盖旧编织袋,然后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施入槽中,培养料厚30 cm(与槽齐平)。

3.2 灌水系统

在温室接近水源的一头建造挖1个深1.2 m、长2 m、宽1 m的蓄水池,用于整个温室的灌水。温室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用塑料管,每个槽内设滴灌带1根。

4 培育壮苗

4.1 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如‘京葫36’‘亚历山大’‘冬玉’‘珍玉’等[2-4]。

4.2 育苗时间

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选择育苗时间,春提早一般选择12月下旬即冬至前后开始育苗[5],秋延迟一般选择霜降前55 d开始育苗;越冬栽培一般9月中旬开始育苗。

4.3 浸种与催芽

将种子放入55℃的热水中不停搅拌 5~10 min,冷却到30℃以下后浸泡4~5 h。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湿毛巾或纱布包好,放在28~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9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4 基质装盘

选择使用50穴规格育苗盘,将育苗基质装满,层层叠放至20盘左右,用木板轻压至2/3穴,准备播种。

4.5 播种

将催好芽的种子芽尖朝下,播至穴内,每穴1粒,再用育苗基质盖满穴盘。

4.6 浇水

将穴盘在苗床摆好后,用花洒浇洒1次透水,如有种子露出,及时用基质覆盖。

4.7 遮阴

浇好水后,盖上报纸或无纺布,以利保温保湿,遮挡强光。

4.8 苗期管理

出苗前,用草帘或无纺布遮光,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8~20℃。出苗后及时揭开薄膜,白天维持25℃左右,夜间13~14℃。第1片真叶展开到定植前8~10 d,夜间温度降到10~13℃。适时浇水、通风。幼苗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5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前1周,将槽内基质用清水浇透后盖上地膜。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定植西葫芦幼苗,株距30~40 cm,单行种植,浇足缓苗水。

5.1 水肥管理

定植当日浇足缓苗水,2~3 d后即可缓苗;如遇干旱,在午前浇1次缓苗水;缓苗后促根控秧,干时再浇水,一般1周浇2~3次清水。根瓜坐住后,浇水追1次膨瓜肥,每667 m2随滴灌冲施60 kg复合肥和20 kg尿素。进入盛果期后每隔10~15 d浇1次水,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追施15~20 kg尿素和钾肥。

5.2 温度与湿度管理

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17℃,夜间湿度较大时,应在白天适时通风降温降湿。

5.3 植株调整

用尼龙绳缠绕吊蔓,及时摘除主蔓之外的所有侧枝,控制植株旺长。及时打底叶,摘除枯、黄、老、病叶和卷须,适当进行疏瓜。选择天气晴朗时进行,防止植株感病。

5.4 叶面喷施

替代人工授粉或2-4,D涂抹。在西葫芦长出7~8 片叶时,每 667 m2叶面喷施 1 000 mg·kg-1的千手(西葫芦专用坐果剂),首次使用间隔期3 d,以后每隔7 d喷施1次。

6 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等。田间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所选农药应符合 GB 4285—1989、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7 适时采收

西葫芦单瓜质量不超过0.5 kg时,其商品性较好,应及时采收。盛果期一般每天采摘1次。

[1]张黎杰,周玲玲,李志强,等.菌渣复合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109-111.

[2]梅燚,刘哲,杨金明,等.徐州地区西葫芦高效栽培模式及潜力品种推荐[J].蔬菜,2015(10):62-64.

[3]赵李峰,张义东,赵志坤,等.珍玉春丽西葫芦春季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3,26(2):57-58.

[4]李炳华,郑淑华,王东峰,等.聊城市拱棚西葫芦早春多层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12):266-268.

[5]田福发,张黎杰,周玲玲,等.苏北地区拱棚西葫芦春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7(5):35-47.

猜你喜欢

菌渣西葫芦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阳台变成小农田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不同菌渣施用比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途径
提高环境效益的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方式*
抗生素菌渣热解及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