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野下教师育人思维探析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茶道饮茶茶文化

舒 红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公共服务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1 前言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它起源于神农时代,闻名于鲁国周公,兴起于唐朝,盛世于宋朝,至今风靡于全球。关于茶文化,历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前者为人来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主要是指茶叶萃取技术,实践经验,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升;精神层面主要包括有关茶的知识、宗法、礼俗、宗教等一切与茶的物质文化的存在于人脑之中的主观意识。我国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逐渐形成了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精华和以重德、尚和、崇俭、贵真为主线的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其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茶艺师身上,茶艺师不仅仅是一个斟茶倒茶的服务人员,其身上更是体现出了一种文化气息,同一种茶的不同手法更是有千变万化的韵味在其中。喝茶既是品茗,又是品文化和人生。

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结合,即茶文化是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也恰恰符合哲学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是高雅与通俗的结合,即茶文化本身就是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化,在它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一直就是雅俗相结合的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三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即茶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实用性,更是随着历史发展,汲取儒释道三家文化之精华形成了中国茶文化茶艺师的精神内核。比如唐代刘贞亮所著的《茶十德》中曾提出过饮茶的十项功德,以后发展到茶道艺术的层面就是明证。

四是实用与娱乐的结合,即随着中国茶的发展,中国茶的利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如茶文化表演,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休闲等等各种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人们饮茶的需求,同时又满足人们休闲观光娱乐的需求。总之,在茶文化中,不仅可以品茗,保持健康向上的平和心态,更是孕育着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人民实现理想和目标。

2 中国茶道精髓与老师育人思维的融合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之中,茶道是其核心,是以修道、行道为核心的饮茶艺术,也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结合。具体来说茶道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之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境界。

蕴含着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淀而来,伴有茶的意境,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与作用。这与教师育人思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对国家的现在及未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人才的培养是未来占据世界重要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师的教学也不仅仅是限制于课本书本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深刻理解其内涵实质,其精神内核。在这点上是与中国茶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茶文化对我国教师育人思维有着天然相通之处。

中国茶道是以“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其内涵分为七种义理: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和茶导引等,中国茶道的精髓是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那么作为一名高素质人才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具备茶道精髓的思想修养,茶与教育随形式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相同的。因此教师育人思维也要具备和静怡真这四项思维。具体阐述如下:

2.1 和

和,是中国茶道之灵魂,也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核心。这里茶道之中的和,即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精髓的集中表达与集中体现,儒家的和体现式中和之美,释家的和式体现规范之美,道家的和式体现无形式、无规则的自然美。以茶待客是中国千家万户的生活习俗,是对别人或客人最大的尊重,体现出一种礼让、友谊、亲和与和谐的象征。教师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呢。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校长与老师等等,无不需要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现象,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及教与学的严肃关系,更应像朋友一样的互爱互助的平等关系。知识的传授不是命令式的指挥,而是暖风细雨式的灌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会形成良好的师风和学风。社会当中时不时出现教师虐待学生、体罚学生或者学生辱骂老师、刺死老师的丑陋现象才从根本上予以杜绝。

2.2 静

静,不仅是中国茶道的精髓,也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俗话说的好: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如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达到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在生活中,我们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彻万物,就可以心中长乐。儒家主静,释家主静,道家也主静,就连我们平头老百姓都喜欢静,可见,一个静字,道出人生之真谛。静,也是教师育人思维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其心理与心智未达到成熟阶段,一切需要教师的示范与指导。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的举动,会酿成一些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些失误或错误举动,教师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静字的功夫,而不是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段臭骂,更有甚者一顿体罚。这样做只会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会出现官司或者伤人事件,不仅对师生双方造成恶劣影响,对学校和社会都会形成不良的影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大家都首先冷静下来,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说服教育为主,以学生学习为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上述不良的影响。

2.3 怡

怡字,其基本含义是和悦与愉快。比如心旷神怡,怡情益智等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怡对儒生来说是怡情悦性,对僧人来说是怡然自得,对羽人来说是怡情养生。无论何人都可以在饮茶品茗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性,何乐而不为呢。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贵族百姓,各取所需。这不仅仅体现出一种平等性,更是一种包容性。教书育人,就是需要这种平等性和包容心。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只要是爱学习的,教师都应该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有差别的对待。这样不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好,一部分学习成绩差,还会造成班级难以管理,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将来老师上课或者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管理事故。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成绩,有时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出现缺陷,对以后的教学生涯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本身就是一件师生双方怡然愉悦的过程。

2.4 真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真善美的真。真不仅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点。真不仅包括真茶、真味、真香,还包括对人要真心、真情、真诚。总之每个步骤都需要真,每个环节都要求真。真是一种参悟、透彻和从容,这也是中国茶道的至高境界。在中国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诚信,这何尝不是真的真实写照。教书育人哪里敢来半点弄虚作假。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这件事上作假,不仅有辱于自己,更是对社会和国家的极不负责。真善美一直都是中国人的至高追求,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命运,开不得半点玩笑。教师在教书育人上更是要求一个真字,基础知识要真刀真枪,对待学生也要一心一意,真心对待。只有这样我国的人才才会多多益善,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会蒸蒸日上。

3 结束语

虽然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静怡真与中国教师育人思维在形式上具有千差万别,但是在内容或者本质上具有殊途同归之妙。这同样也说明中国茶道与教育思维是相通的,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精神文化内涵息息相关,本质上都具有一致性。中国教育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就业,更是关系国家未来在世界上能否占有重要一席的考量标准。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情,中国茶道也是我国文化的浓缩,因此二者具有相互借鉴和可能与必要。择取善者而去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所应遵循的自然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教育事业要想做好做大做强,必须汲取中国茶文化——茶道的优秀营养,为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充入足够的正能量。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黎莉.中国的茶文化与和谐社会[J].市场论坛,2010(6):88-90.

[3]赵丽娟.浅谈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J].商业经济,2010(14):84-85.

猜你喜欢

茶道饮茶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茶道人生
《茶道六百年》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