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清前期的茶叶贸易

2018-01-19刘丽敏

福建茶叶 2018年9期
关键词:制茶俄中俄国

刘丽敏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1 传统邻国与中国茶叶贸易

17世纪之前,越南、朝鲜等地与中国已盛行饮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在亚洲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壬辰战争”爆发后,日本和明朝的官方关系中断,但因朝鲜、琉球等中转地的存在,日本与中国的茶叶贸易并未彻底断绝。17世纪上半叶明清更替完成后,传统邻国如朝鲜、越南、琉球等国与中国的茶叶贸易继续进行。茶叶贸易存在双向流动的特征,不仅大量的中国茶叶销往周边邻国,周边邻国的茶叶也通过陆路、海路输入中国。

清初中朝贸易存在一个从强迫贸易到正常化的变化过程。1633年后金与朝鲜王朝的开市约书中约定,每年三月初一在义州贸易,其中便有岁币“松罗茶二百包”[1](卷二八)的具体规定。1636年(崇德元年)经历过丁卯之役后,朝鲜上下面对后金各种物资的强买要求普遍不满,“畿民之受弊,到今益甚,若不变通,怨咨日深。”[1](卷三二)朝鲜王朝恐本国民人不满,用国库存量来弥补百姓损失。除了强买之外,朝鲜王朝还需向后金输入大量的岁币,“自丁卯以来,输岁币于金国……天池、雀舌茶各五十封。”[1](卷三二)茶叶是朝鲜王朝的重要商品之一,也是其与后金贸易的大宗。游牧民族出身的后金对于茶叶喜爱异常,被明朝封锁贸易的后金只得借助朝鲜获取茶叶等生活必需品。丙子之役后朝鲜王朝向清朝提供千包茶[1](卷三三)成为定式;直到1645年清朝入关后,该旧例才被“蠲免”[1](卷四六)。17、18世纪中朝贸易除了官方朝贡贸易之外,还有使臣私人贸易和民间私人贸易等形式,茶叶等商品在中朝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朝鲜也是茶叶的生产大国,其茶叶质量很高,深受很多地区人民的喜爱。清廷入关后,与朝鲜王朝的茶叶贸易开始正常化和市场化,高质量的朝鲜茶叶、人参等商品在中国十分畅销。朝鲜王朝不仅是中国茶叶的重要消费市场,还是日本茶叶市场的重要供给地,大量的中国和朝鲜茶叶通过朝鲜王朝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清军入关后清朝与朝鲜的贸易逐渐正常化,出于补偿心理和对朝鲜政治认同的需要,清朝对朝鲜贸易政策宽松,清鲜茶叶贸易迅速发展,朝鲜更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中转站。越南、朝鲜与中国的茶叶贸易存在双向化的特征,主要通过陆路边境和朝贡贸易进行交易,是该时期世界茶叶贸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茶叶贸易尽管并未禁绝,但其规模和频率因东亚“海禁”政策大受影响。不过由于茶叶贸易蕴含巨额的利润,海上茶叶贸易走私活动十分频繁。

2 俄国与中国茶叶贸易

17、18 世纪俄中茶叶贸易前期,中国商人掌控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茶叶被贩运到边境地区才交予俄国人,中国商人获取了巨额且稳定的利润。

由于受亚欧海路贸易政策的影响,俄中茶叶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俄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超过英、荷、西、葡等欧洲国家,获取了稳定的巨额利润。茶叶存在重量较轻、运输方便、价格较高、保存损耗较少等特点,俄国商团的茶叶贸易一直是大宗。俄中茶叶贸易虽晚于周边其他邻国,但俄国商队和使团却发展迅速。“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俄中关系史,就是俄国在远东的商业史以及中国政策对这种经济关系所发生的影响的历史”。[2](P13)在19世纪西方势力大肆入侵中国之前,俄国成为西方少有的合法对华贸易国之一,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巨额商业利润。

草原地区的居民食肉较多,茶叶消食,茶叶深受俄国人的喜爱,其在俄国的销量也不容小觑。当然,俄中茶叶贸易最重要的市场还是在西欧。俄经陆路运送至西欧的茶叶备受青睐,不同交通方式和渠道输入欧洲市场的茶叶都能被当地人区分出来,“输入俄国的茶叶在味道上和质量上,比从广州运到欧洲的茶叶好多了。这两种茶叶也许原来一样的好;但是,据说经海洋运输大大损害了茶叶的香味。”[3](P31)茶叶作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拥有高昂的价格,可谓当时的奢侈品,它的贩运商俄国人获利匪浅。

1727 年中俄签署《恰克图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固定的贸易场所,很快,俄中贸易成为俄国最大的进项。俄中茶叶贸易不仅为俄国带来稳定的收益,也刺激了中国边境地区的经济,“正如鸦片和茶叶激发了中国与欧洲和美洲的海上贸易一样,蒙古和新疆的经济也得益于俄国和中亚的过境茶叶贸易。”[4]俄中茶叶贸易尽管给中国也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中国政府逐渐将与俄国贸易地点限制在了中俄边境地区。俄国借此地缘优势,很快发展为中国商品在欧洲的代理商。清代的中俄贸易“经历了地方边境贸易、官方商队贸易、口岸贸易和陆路贸易四个阶段”[5],大量的中国商品被俄国公私商团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由于俄国的刻意控制和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俄国垄断了西伯利亚地区通往中国的商路。俄国与中国的边境贸易在17世纪中后期和18世纪发展迅速,且规模宏大,持续时间较长,是中国与欧洲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17、18 世纪周边地区与中国的边境贸易规模往往受双边贸易政策制约,而经济利益的驱使也是边境贸易得以维持一定规模的重要原因所在。中国的驼帮等茶叶运输方式输给了轮船,高额的税收也成为中国商人难以逾越的鸿沟。俄国在茶叶贸易中的参与度逐步提升,逐渐掌握了部分茶叶的直接生产和销售,在欧洲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长期保持优势。

3 欧洲与中国茶叶贸易

中国茶叶传入欧洲后先是在上层流行,随着茶叶进口量的增加,饮茶才在平民阶层流行开来。中国商品在欧洲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价格极高,参与中国商品的运输、交易往往能获取丰厚的利润,茶叶更是如此。中国及周边国家具有强大的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能力,尽管清前期的交通运输能力有限,但贸易规模依旧很大。出于安全的考虑,清朝建立后实施保守的对外政策,严禁本国人大量前往海外贸易,对来华各国贸易也实行管制,限制交易的地点、来华贸易的次数和规模等。清前期的海上茶叶贸易因清廷的“海禁”政策大打折扣。

茶叶在欧洲的流行不仅促进了当地茶叶种植、制作,还引发大量制茶机器的产生。这些采茶、炒茶、烘干等制茶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对茶叶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欧洲人对茶叶的喜爱和对茶叶利润的追逐,使得其在印度等地的茶叶生产很快资本化和公司化运作,尽管质量是一时无法超越手工制茶,但其制茶的速度和稳定统一的品质是手工制茶难以超越的。茶叶的供给和需求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欧洲成了茶叶的重要销售市场,也成为茶叶的重要生产、销售参与者。

由于中国及周边地区茶叶的巨大供给力和欧洲等地市场的惊人消费力,茶叶在清前期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带来的巨额利润并非中国政府的封闭政策所能彻底禁绝的,中国商人、俄国商人、欧洲商人均参与其中并分割利润。随着印度茶叶的兴起,中国茶叶、朝鲜茶叶、越南茶叶的优势开始丧失,公司化运营和资本化操作,加上轮船等新式运输工具的使用,世界茶叶市场开始变局。英国、荷兰等国在18世纪虽未能彻底改变世界茶叶贸易的局势,但税收政策的优惠、公司运作和经营模式、产品包装和品牌意识等方面明显强于中国及传统邻国,世界茶叶市场的控制权从中国手中逐渐流失。

17、18 世纪的中国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税赋极重,欧美国家对茶叶的政策则大力扶植,截然相反。中西方政府对于茶叶贸易的态度到19世纪对比更加明显,中国逐渐丧失了茶叶的定价权,政府的不作为使得原本占据优势的茶叶贸易失去了控制权。

4 清前期茶叶贸易的特征及启示

清前期的茶叶贸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17世纪之前的茶叶贸易也有洲际交易,但因受交通方式等因素的限制,贸易的规模和频率并不稳定,主要市场还是以中国及周边地区。二、17、18世纪中国茶叶的市场新增英国市场、俄国市场、美国市场等欧美市场,传统的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市场依旧保持。三、随着制茶机器的发明和大规模应用,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坚持,中国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制茶方式逐渐失去了优势。

17世纪欧洲国家在印度实施的公司经营模式,使用制茶机器,不仅提高了效率,且茶叶的质量较为稳定,制茶速度和规模也超过了传统制茶。同时,英国等国对印度茶叶的资本化运作、税收政策优惠、轮船等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等因素,传统制茶地区的优势开始丧失,并逐渐失去了茶叶定价权。世界茶叶市场以东方为主导的趋势在18世纪晚期开始逆转,19世纪更加明显,清政府对此并不关注,亦未进行相应的改革或调整,最终彻底丧失了贸易的主导权。

猜你喜欢

制茶俄中俄国
普京:莫想破坏俄中关系
百年“荣茶”展芳华 匠心制茶传“非遗”——访晋商老字号胡氏荣茶第八代传人胡萍萍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普京:俄中合作对国际局势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
本 期 导 读
1874年俄国兵役制度的改革及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