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古代茶诗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2018-01-19史英新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韵律茶文化细节

史英新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山东烟台 264670)

我国茶文化自唐代形成后绵延千余载,其凭借着自身独有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为现当代人所推崇。不少学者在对我国茶文化展开研究时都倾向于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而精神文化即“人类各类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因而精神层面的茶文化又可以理解为茶人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体,比如茶思想(茶道四谛等)、茶艺、茶文学(茶诗、茶词、茶小说)等都属于这个特有的范畴。事实上,茶诗的普及是我国茶文化高度发展的体现。起初,茶被文人雅士这个小众群体所喜爱,一些诗人将情感和思想倾注于诗词等文字之中,因而我国古代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传世茶诗作品。时至今日,古代茶诗的魅力仍旧不减,透过这些诗词作品,我们仿佛能够与古代诗人实现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从古代茶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智慧、情感寄托等,这对于时下的诗歌创作而言是有所启示的。

1 茶文化与古代茶诗概述

1.1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发现茶的历史较早,相传在我国三皇五帝时期,炎帝遍尝百草后发现了具有解毒功能的“茶”。之后,考古学家发现商周时期茶叶被作为一种“贡品”。在当时,茶在人们眼中主要是一种药方。后来文人墨客开始饮茶,饮茶便成为一种高雅之举。随着时代的推移,生产力实现进一步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制茶技艺也明显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隋唐市面上开始出现贩茶售茶的商人,茶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等群体的专属品,民间社会的寻常百姓也可以接触并购买到茶叶,久而久之饮茶成为了社会风气。直到公元780年,茶圣陆羽所撰写的《茶经》问世,标志着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宋代,茶文化发展到了巅峰,茶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元明清时期,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展。随着朝代的更迭,茶文化未曾消逝,其得到了华夏儿女的继承和发扬,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丛林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茶人的思想,因而很多与茶相关的语言、文本材料都是茶文化内涵的体现,比如“倒茶七分满”、“以茶待客”等。我国茶文化内涵可以从“茶道四谛”出发进行分析,茶道四谛包括“清”、“静”、“怡”、“真”,这四种思想观念不仅在茶人的茶事活动中有所体现,而且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思想观念。

1.2 古代茶诗

茶诗是以“茶”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关于茶诗的源头未有定论。一些学者认为我国最开始的茶诗源于《诗经》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等诗句。也有学者将西晋文人左思所写的《娇女诗》一诗视为我国最早的茶诗,因为“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中的“荼”就是“茶”一字的旧写。后来,唐代时期流行诗歌,以茶为题材的诗歌也纷纷问世。我国古代茶诗涉及到很多主题(比如茶事活动、采茶、制茶等),这对于现代人了解古代茶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流传至今的茶诗有3000多首。比如,唐代较为典型的茶诗就包括《茶》(元稹)、《尝茶》(刘禹锡)、《清明即事》(孟浩然)、《夜宴左氏庄》(杜甫)、《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等。到了宋代,茶诗作品进一步增多,比如《武夷茶歌》(范仲淹)、《烹茶》(陆游)、《汲江煎茶》(苏轼)等茶诗都是兼具艺术价值和生活趣味的上乘之作。当然,其他历史时期也涌现了不少茶诗,时至今日仍然有文人将“茶”纳为创作主题。事实上,茶诗的形成与发展与茶文化离不开关系。正是因为茶文化的存在,茶诗才能够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艺术价值。茶文化使茶诗更具文化意蕴;而茶诗则丰富和扩展了茶文化,使茶文化更具美感。

2 古代茶诗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2.1 把握生活细节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可见一斑。茶人饮茶十分注重细节,因而茶道对人们的言行举止、礼仪着装等都有了相应的规定,这不难发现人们对于细节的重视。在茶诗中,同样有着很多的细节描写,正是细节的存在才使读者了解到茶诗中的生活化趣味,并被诗歌的意蕴之美所折服。以左思的《娇女诗》为例,其中写道:“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意思是,左思的女儿们为了茶未煎熟而焦急,于是面对着鼎吹着鼎下的火。这两句的文字描写极具画面感,完完全全还原了诗人的女儿们充满天真童趣的一面,使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对里面的生活细节感同身受。因而,现代诗人在创作诗歌作品时,也应该时刻留心生活细节,挖掘生活中的美好,并借助诗歌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2.2 抒发真情实感

茶道提倡“真”的思想,要求人们真实,不做作。当然,这一思想也体现在了古代茶诗之中。诗人在写诗时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情感真切而动人。比如说,《从弟舒人惠茶》(刘兼)这首诗中写道“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表现了诗人对于堂弟以茶相赠的感激,从中读者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真切情感。再比如,《清明即事》(孟浩然)中的“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这两句诗就表现了诗人以茶代酒,回忆往事的场景,其中也体现了作者的愁思。除此之外,还有些茶诗再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比如《竹枝词》(郑板桥)就写道:“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委婉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恋慕之情。正是因为这些真情实感的存在,茶诗才显得格外动人;也正是因为这些情感的书写,才使得现代读者能够真正地体味到茶诗中的情感美。由此看来,现代诗歌创作也应该重视真情实感的抒发。正是因为真实情感的累积,诗人才能够在写作中“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正所谓“诗缘情而绮靡”,这与一些诗人所认为的“诗歌偏向于感性”不谋而合。因而,诗人应该重视内心感受,真切地表达所思所想。

2.3 扩宽创作主题

茶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和外延极为丰富。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诗歌的创作领域,因而古代茶诗涉及到诸多创作主题。比如,情感类主题(借茶抒情、寓情与茶)、自然类主题(茶的生长、茶区风光)、生活类主题(茶事活动、茶肆场景)等,这些主题都在茶诗中有所体现,足见茶诗的主题涵盖之广。举例来讲,“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选自《北苑焙新茶》)以“制茶”为主题,向读者再现了制茶的细节;“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选自《重过何氏五首·其三》)的主题与饮茶相关,诗人借茶表达情感。基于此,现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也不妨适当地扩宽主题,借助不同的主题展现自己的思想。诗人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一些文化因素(比如:剪纸、壁画、古建筑等),并将其作为创作主题,这样既可以通过这些文化因素表达情感,同时也能够引起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除此之外,诗人还可以挑战其他主题,比如现代不良社会现象和相关症结,使读者能够透过诗歌注意到各类社会现象,并对此加以关注。

2.4 把握韵律之美

受到古诗形式和韵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茶诗也十分注重形式美和韵律美。大多数茶诗都讲究“押尾韵”、“运用叠词”等,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一首首美妙的歌谣。比如,“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选自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就接连运用了“泠泠”和“瑟瑟”这两个叠字,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极具音乐之美,使读者也能够透过诗歌感受到诗人对饮茶的喜爱之情。再比如,范仲淹的《武夷茶歌》一诗写道:“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整首诗以“来、开、栽”押韵,读起来也颇为顺口。现代诗歌采用现代白话文写成,不受到古代诗歌形式的限制,诗人能够自由创设形式,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歌形式就较为自由。但是诗人对于韵律之美应该加以把控,正是因为韵律的存在,诗歌才充满了“记忆点”,才能够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韵律也不是诗歌艺术价值的决定因素,如果遇到韵律和文字无法兼顾的情况,诗人应该有选择地放弃韵律美。

[1]徐莉华.我国现代诗人创作与借鉴的另一种尝试[J].外国文学,2002(6):72-75.

[2]王珂,陈卫.诗体之争与诗体重建——“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热点话题论争综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47-53.

[3]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C].21世纪中国现代诗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2009.

[4]余悦.中国茶诗的总体走向——在日本京都演讲提纲[J].农业考古,2005(2):130-141.

[5]余悦,董文鑫.中国古代茶诗研究——试论唐诗对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0(5):140-152.

猜你喜欢

韵律茶文化细节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书的国度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