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扶桑》的叙事艺术

2018-01-18黄秋莹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6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扶桑严歌苓

黄秋莹

摘要:《扶桑》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严歌苓的杰出作品,其精彩不仅体现在小说的内容本身,更体现在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上。严歌苓在《扶桑》中采用交叉人称叙事,并在时间、空间上对故事情节进行剪辑拼凑,以特殊的元叙事手法来追求历史化痕迹,通过这些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不同的叙事情境,让读者体会到不同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扶桑》;严歌苓;叙事艺术

小说《扶桑》以19世纪在美中国劳工的经历为背景,讲述了来自中国乡间的少女扶桑来到旧金山后为生活所迫沦落风尘,随后与白人贵族克里斯和唐人街恶霸大勇之间产生一系列情感纠葛,作者以此为线索在小说中展现了早期华人移民在美的生活状态。

一、人称交叉式复合叙事

人称是作家在进行写作前首先确定的因素,不同的人称决定了不同的叙事角度,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惯用的叙事人称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二人称叙事的手法自上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兴起,为新时期作家带来新的选择。三种叙事人称各有优劣,如果作家选用第一人称叙事,则可以从主观上对所叙事件进行介入,但第一人称限制了叙事者的视野;如果作家选用第二人称叙事,则能够更加客观地介入所叙事件,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但同样存在视野狭隘的问题;第三人称叙事作为最常用的叙事手法,能够使叙事者超脱事件本身,让叙事感情更加丰满,但其缺点也正是叙事者无法介入事件。

严歌苓是一位自觉叙事者,她在小说《扶桑》中并没有单一地采用某种人称进行叙事,而是通过人称交叉进行复合叙事,其中第三人称为主要叙事视角,辅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介入所叙事件、展现人物内心的同时,打破了视野局限性,发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优势。从小说内容来看,《扶桑》的叙事视角在“我”、扶桑、克里斯以及大勇之间不断交错,转变自然。“我”是故事以外的第三人称,扶桑、克里斯和大勇则是故事的参与者,通过“我”与三个故事人物的交流,用动态的视角展现故事情节,让整部小说更富艺术张力。

二、时空剪辑拼接式叙事

时空剪辑拼接又称蒙太奇叙事,最初应用在电影的拍摄中,是对某些有意义的、时空上不连贯的片段进行剪辑拼接的艺术手法。不同于画面剪辑,文字拼凑的难度系数倍增,在《扶桑》中,严歌苓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囹圄,将某些看似不相关的故事情节通过文字连贯起来,并利用“特写镜头”的手法加强情节艺术性,强化叙事意图。

《扶桑》中有很多情节拼接叙事,主要分为跳跃式拼接和平行式拼接[1],前者会对正在叙述的情节进行中断,在加入时间不同的剪辑情节后再继续叙述中断的情节,这种跳跃式的叙事手段打破了线性时间链,给读者带来阅读悬念;后者主要是对空间的剪辑,是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场景捏合到同一框架体系中,使故事情节更加饱满。

“特写镜头”主要是为了凸显人物性格、放大角色情绪,使故事情节更具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冲击。《扶桑》的“特写镜头”渗透在全文的描述中,如在扶桑出场时,作者对她的容貌、服装、发饰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活灵活现的少女[2]。

三、追求历史化叙事形式

历史化叙事形式是对事件真实性的肯定,作者在叙事时将所叙事件的历史性明显化,让读者感受到事件本身的历史真实性。在《扶桑》这部小说中,严歌苓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故意暴露叙事痕迹和叙事技巧,追求历史化叙事。本书中,元叙事手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通过对史料信息的细化加强,不断向读者证明事件的历史真实性;二是通过创作痕迹的暴露来提醒读者,小说是对史料的再度创造,是对史料的记录和挖掘[3]。

追求历史化叙事的手法是作者在向读者展现创作的魅力,让读者明白艺术虽高于生活但其源于生活,并非完全虚构,而是能够从史料中找到相关记载。作者虽然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完全复制,但其可以通过创造再现历史情境,给读者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结语

严歌苓是一位先锋派作家,其作品重视叙事意识,在小说《扶桑》中,严歌苓采用人称交叉、蒙太奇式和元叙事手法展现了独特、多元的叙事艺术,使小说人物更加立体,故事氛围跌宕起伏,整体呈现丰盈的叙事美感。

参考文献:

[1]莊丽.浅谈《扶桑》的叙事艺术[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87-89,93.

[2]易崇辉.论严歌苓雌性写作中的人类学叙事——兼论《扶桑》误读"扶桑"的缘由[J].华文文学,2015,(6):72-81

[3]倪元元,程丽蓉.解构东方主义——论严歌苓的小说《扶桑》[J].考试周刊,2013,(16):14-15.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扶桑严歌苓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
武 装
武装
对日本不宜称“扶桑”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海边的卡夫卡》赏析
无爱的幸福
以水墨而文学
严歌苓四入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