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文学的思想维度与文化使命

2018-01-18尚美丽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6期

尚美丽

摘要:俄罗斯民族以俄语和东正教为基础,又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有反映。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流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所富含的艺术气息和人文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世界文学青年。文学作品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俄罗斯广袤的大地和漫长的冬季造就了俄罗斯作家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不断反思,他们的作品以时代发展为背景,对社会现状进行白描或讽刺。文学将民族精神、民族形象进行升华,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诉求,俄罗斯文学更是如此,本文就俄罗斯文学的思想维度与文化使命展开分析、探讨。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俄罗斯文学。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反映社会现状;思想维度和文化使命

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也是民族文化永恒的演绎。俄罗斯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文化的特点,不同时期的社会现状和文化要素在俄罗斯作家的笔下或体现为宏大的战争悲歌,或表现为无力的个人挣扎。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并不能穷尽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的特征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建筑、思想、服装等。房舍建筑的风格迥异、个体思想的千差万别、服装搭配的不尽相同等都是文化传播的结果。“世乱而诗家兴”,在社会动荡不安、发展迟缓的大背景下,俄罗斯文学家以蓬勃的热情传播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文化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广泛传播到亚洲、欧洲国家,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俄罗斯思想和俄罗斯文化的魅力。

一、作为普遍性的文学与文化共生

人类进化发展至今,已经稳居生物链的顶端,这就使得人类的主体地位这一信息在童年时期深入个体意识。人类本身的生物性特征决定了人类的特性,比如:人类的形象思维早于人类的抽象思维。因为我们在认识一件事物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是它的表象,而不是其内在特征。地域、气候、温湿度、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种族,人类由这些种族融合成整个人类社会。每个民族主体在睁开眼睛审视自我的时候都会发出惊叹的声音,这惊叹声因着自身的“具有”,也因着自身的“缺乏”,这被法国作家、精神分析学家拉康·雅克称之为“小它”,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由缺乏和缺席的概念所引入的,而文学则以语言的形式将这些“具有”和“缺乏”表达出来。

基辅罗斯988年定基督教为国教,文学、文化伴着宗教的兴起共生发展,直至17世纪初,俄罗斯外有强敌困扰,内有诸侯争霸,文学作品也因此如叶飘零,未成气候。17世纪时,全俄市场逐渐形成,国际文化交流逐步开展,俄罗斯文学也渐渐丰富起来,如《戈列·兹洛恰斯基传奇》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人民的民主倾向,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8世纪俄罗斯社会在彼得大帝的强力推进下百业兴起,人民受感染向自由的新生活奔去,文学作品新旧杂陈,文化、文字和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多元共生。这一时期杰尔查文、冯维辛的作品开启了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大门。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社会文化空前繁荣,俄罗斯文学也进入了“黄金时代”,赫尔岑、托尔斯泰、普希金等作家引领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至今仍然影响着文学爱好者。

俄罗斯文学家一直以来用文学和哲理的紧密联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经过了历史的沉淀,仍具有其哲理意义,影响颇深,被人们不断加以传颂和解读,逐渐演变为文化元素。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其人物形象的丰富,人物性格的生动描写吸引着人们。

民族的地域风俗会影响个人的性格特征,基辅罗斯通过征战和掠夺建造了伟大的俄罗斯,这一民族特点决定了俄羅斯人民骁勇善战、百折不挠的性格,俄罗斯漫长的冬天,辽阔的疆土,寂寥的夜晚决定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既有热烈奔放的一面,也有抑郁冷漠的一面。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俄罗斯文化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要想了解俄罗斯民族的思想内涵,我们需要从语言、历史等方面深入研究、探讨,找准切入点。俄罗斯文学作品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风俗特征和时代精神,是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

二、与俄罗斯文化密切相关的源文本

俄罗斯文学中的民族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宣告俄罗斯民族主体性的作品,在塑造俄罗斯人的心智方面有重要意义。《伊戈尔远征记》以民族史诗的形式描述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型战争,但人们对于《伊戈尔远征记》到底是历史文本还是文学文本存在争议,大家看法各异,但无论它是哪种文本,可以确认的是《伊戈尔远征记》记录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事件,并且被后人所熟知和传诵。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不在乎它到底是历史文本、文学文本还是神话文本,只要它能记录一个民族的历史事件,并且能被后世传诵,具有其独特的文学意义,就可以被称作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伊戈尔夫人在城墙上高歌时,天地为之变色,然而天上的诸神并没有对伊戈尔施以援手,她悲愤的歌声里也有对诸神的指责。

《伊万雷帝与库尔布斯基通信集》是一个极有特色的小型书信选,它引导了讽刺文学的出现。库尔布斯基曾是伊凡雷帝手下的一位名将,后因不满沙皇的作为于1564年叛逃立陶宛,并从立陶宛给沙皇写了四封信指责沙皇的暴政。伊万给库尔布斯基的第一封信件中,强调俄罗斯民族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神的意志,宣扬了皇权神授的思想。伊万深信基督教,认为只有俄罗斯民族才拥有上帝。通信集的独特之处在于双方是通过书信体的形式体现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和政治主张。伊万强调皇权神授,而库尔布斯基给伊万雷帝的第二封信中主张和平、保守,不理解伊万雷帝同贵族之间斗争的意义,两人因此产生分歧。伊万雷帝认为人应该具有无限的权力,一方面强调斯拉夫人的优越地位,另一方面也否认了自己“消灭以色列的强者”的主张,他辩解说:俄罗斯的土地是受到神和圣母庇护的,他并不知道以色列的强者是谁,也并没有想消灭以色列的强者”。库尔布斯则是批判和指责沙皇的暴力。往来信件清晰地反映了两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库尔布斯基主张削弱沙皇的权力,伊万雷帝则认为可以通过暴力手段帮助斯拉夫人巩固权力和地位,认为沙皇是整个斯拉夫人地位的体现,强调斯拉夫人优越的地位。

无论是《伊戈尔远征记》还是《伊万雷帝与库尔布斯基通信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俄罗斯思想,虽然在表现技巧上还是粗糙的、不精细的,但也足以看出俄罗斯文学和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把俄罗斯文化推向高潮,为俄罗斯文化塑造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俄罗斯文学的思想维度体现为俄罗斯文化的厚度

俄罗斯文学作品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状的写照,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渗透的俄罗斯文化思想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文化形象。其魅力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饱含诗意和理性深度上,无论是《伊戈尔远征记》中气势磅礴的吟唱还是《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清唱都体现了俄罗斯文学诗意的美;《伊戈尔远征记》中伊戈尔夫人对国内各大公不支持伊戈尔远征,只想自己称王称霸的悲愤,对天上诸神的不理睬的指责,《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塔基雅娜最后对奥涅金的拒绝都表现出了绝对的理性。俄罗斯文学作品塑造了人民性格,体现了民族精神,是具有丰富的哲理意义的文学作品。俄罗斯民族普遍善于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和感受,被赋予绚丽的哲理色彩。

俄罗斯文学作品有塑造文化形象的功能,果戈理在自己的作品《塔拉斯·布尔巴》描述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他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敢于杀死背叛族群的儿子和眼睁睁地目睹波兰人活活烧死自己大儿子的父亲形象,体现了哥萨克军人的气质,塑造了哥萨克军人的人格特征和气质特点,体现了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塑造功能,通过对模拟事件的假设,塑造了哥萨克军人鲜明的气质特征,为俄罗斯军事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创作源泉,这种气质也成为之后俄罗斯军事题材的主要元素,在俄罗斯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足以可见其重要性。他所宣扬的“英雄就是要杀人的”这一信条在俄罗斯军事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

俄罗斯文学家作为文学作品的塑造者和主体,常常在俄罗斯思想中加入自己的话语作为见解,通过这种作者和作品的密切贴合,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文学作品中,使其更具备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更好的塑造俄罗斯文化形象。除此之外,俄罗斯文化还存在一个传统,就是把文学文本当成阐述哲理的资源,通过文学作品体现哲理意义,被染上极强的哲理色彩。尼·别尔嘉耶夫、索洛维约夫和罗扎诺夫无疑是这方面的领导者和杰出者。以尼·别尔嘉耶夫为例,他的文学作品《俄罗斯思想》一书对托尔斯泰主义做出了阐释,以作家的《战争与和平》一系列作品为依据,指出托尔斯泰主义的非暴力思想比人们所认知的要深奧,通过《战争与和平》中富含的哲理意义,向人们阐述某种哲理,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尼·别尔嘉耶夫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看到了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教无政府主义和非暴力主义,托尔斯泰主张非暴力思想,否认政权和暴力。

洛谢夫通过阐述俄罗斯思想,塑造俄罗斯文化形象,并根据思想的深度不同对俄罗斯文化形象进行丰富和再塑造。洛谢夫在1916年发表了《柏拉图的爱神》一书,在此书中洛谢夫试图将各种理论融合到柏拉图学说中,其中包括:音乐和数学、超人学说理论、对上帝存在的质疑和黑格尔对美的阐释等不相容的理论,洛谢夫通过把这些不相容的理论相融合,更深刻地研究和解读其中体现的俄罗斯思想以及蕴涵的哲理意义,更好的塑造俄罗斯文化形象。

四、结语

俄罗斯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大部分文学作品有极强的哲理色彩,富有哲理意义。俄罗斯文学作品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思想、民族精神,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的人物形象。俄罗斯文学作品不应该局限于语言、文字,更应该传达思想、使文学与思想密切联系,从俄罗斯思想中解读俄罗斯文化,深层次地理解俄罗斯文化。

参考文献:

[1]姜磊.新俄罗斯文学中“现代知识分子”思想谱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2]郑永旺.论俄罗斯文学的思想维度与文化使命[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5(01).

[3]刘锟.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文化维度[J].外语学刊,2016(06).

[4]韩迎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及使命[J].求实,2012(05).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