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汉语境中交际用语的区别

2018-01-18杨君芳

考试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英汉差异

摘要:汉英两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英汉两种语言都是丰富而又发达的语言。英语、汉语都有很多极富民族文化语义的词语。而两个民族的礼貌语言存在诸多差异。

关键词:英汉;礼貌语言;差异

礼貌语言是人们交际的一种方式,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范畴,但它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赋予礼貌特定的含义。为了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尽可能地避免“语用不当”的现象,了解英汉文化交流中礼貌用语的差异性是很有必要的。

一、 汉英文化中“礼貌”的内涵不同

1. 認定礼貌的视角有别

文化不同,“礼貌”的内涵也不同。首先,在汉民族语言中,“礼貌”已界定其为道德范畴;然而在英语语境中,“礼貌”被认定为是人际交往中缓和冲突的一种策略或技巧;因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在汉民族文化中,礼貌已经上升到道德及个人修养的层面,从古至今一直被认可,孔子及荀子理论中所阐述的“礼”的含义,都指个人言行的规则和社会道德的规范。而在西方的文化交际中礼貌通常只是被看做是“避免冲突和不和的策略”,目的仅仅是缓和或减少人际交往中与别人冲撞、误会及矛盾。

2. 礼貌准则之对比

贬己尊人准则被认为是中国式礼貌的突出表现,这一准则源于《礼记》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贬己”和“尊人”相辅相成、有机联系,二者辩证统一。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际中谦恭毕敬,做到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地位有别。人们在相互称呼、推荐介绍、邀请问候及激励赞扬等场合中,英汉有别,这一特征真正体现了两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性:在汉语中,跟长者或领导说话时,往往要使用具有尊称或谦敬意义的词语。在与同辈或下级说话往往用词平和,但如果对平辈同样使用与长辈或领导的词语,会认为说话不当;在英语中,与自己的上级说话或写信时,也需用比较尊敬的语气,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词语。不论对方年龄多大,身份地位有多高,都基本上用一样的称呼,并没有“你”与“您”的区别。

二、 礼貌语言运用的文化差异性

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而对于礼貌语言,我们可以在日常谈话中看到英汉之间的差异。

1. 打招呼和告别。中国人在饭前饭后喜欢用“吃了吗?”这种方式打招呼。这样的表达方式按照字面意义,可以译为:Have you eaten yet?在讲英语的国家,对这种说法很不理解。美国人他们认为中国人的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似乎意味着:“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有邀请别人之意,根本没有汉语中表达的那个意思。两个中国人初次见面时,没有特别的汉语语言习惯,总会说“近期好吗”。而大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总要说:Im pleased to meet you(认识你很高兴)等客套语。离别时,还要说:Its nice meeting you(能认识你很高兴)等告别话。由此可看出,同样的语言环境,因受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影响,英汉区别很大。

2. 各类型称呼。近年来,很多讲英语的人常使用Tom,Jane等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先生(Mr)、某太太(Mrs)、某小姐(Miss)等。恰恰相反,这种称呼在美国却尤为常见。不仅年龄相近的人、年龄悬殊的人之间都这样称呼,这种表达方式允许存在。可听到孩子称呼年长的人Joe等,甚至孩子对长辈亦如此。这种称呼的方式当然在讲汉语的国家是不适用的。中国人在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大伯”之类,但这些称呼在英语中并不恰当。我们看到汉语中把这种关系进行严格区分,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强调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一言以蔽之”。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流传几千年来的传统,这种封建宗法制社会里如此重视血缘关系,又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强调长幼次序。

3. 社会礼仪。在汉语和英语语言环境中,都有固定表达感谢的方式,请求别人帮忙,得到答应,汉语用“谢谢”,如果央求帮点小忙,中国人常不用这些客套语,特别对亲朋好友,更不用讲客气。当要麻烦别人时,汉语用“劳驾”等,但这种情况在英语中用 Thank you, Excuse me等表达方式。总体上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英语中 Thank you比汉语的“谢谢”用得更加广泛。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情,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客气话是很有必要的,不说这些客气话可能就会显得有些失礼,且对别人不够尊重。对方说了 Thank you之后,英语的回答:Not at all等;汉语的回答是“没什么”或“不用谢”。

总之,英汉文化中礼貌的起源不同、内涵不同,人们对礼貌准则的侧重也有所不同,造就了人们运用礼貌语言的差异。使用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在历史演变进程中,由于各自独特的民族风俗、社会化背景、宗教信仰和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习惯及其方式。这些语言习惯反映了人们的生产、斗争经验以及对生活与自然世界特定的看法,凝聚了各自国家人民的智慧,也反映出本民族文化语言方面的差异性。我们只有充分分析各民族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这些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有效避免因语用失误而产生的障碍。

作者简介:

杨君芳,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职教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汉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