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互联网+”优势 创建“指尖党建”模式

2018-01-18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党委

紫光阁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友指尖互联网+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党委结合业务实际和党员队伍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互联网+党建”新思路,发挥互联网新、快、灵的优势,开展“指尖党建”创新实践。通过组建党建微信群,开展“微直播”“微论坛”“微访谈”等活动,构建党建微平台,提高中心党建工作的多样性、适应性和时效性,找到符合中心特点的那把党建新“钥匙”。

技术搭台 大家唱戏 互动灵活抓党建

组建党建微信群,做到党建信息随时可看、随时可查、随时可用。中心按管理分级分别组建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微信群,实现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全覆盖、信息时时分享。一是及时传达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文件精神和部党组、机关党委工作要求,分享人民日报、新华网、紫光阁等权威媒体党建理论宣传资源。二是第一时间发布党建通知和中心党委、党支部、党小组活动动态,促进比学赶超。三是提供对话交流平台,安排“党建小友”定期组织党建交流,发起专题讨论,辅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全方位、多視角深入解读党建理论知识。开展“微直播”,实现党建知识轻松学、经常学、深入学。每周2期,由全体党员轮流做主播,精炼介绍党的理论知识。一年来,直播内容从党建名词解释到固定用语阐述,从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到《之江新语》等专题学习,从原汁原味读文件到组织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后谈心得,紧扣党建工作重点,抓住党建工作主线。在形式上,从单一的一分钟语音丰富到语音、视频、图片“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解读。设立“微论坛”,创办学、思、践、悟网络小讲坛。每月1-2期,通过“主持+在线党课+在线研讨”方式,由“党建小友”做主持,邀请普通党员走进“微论坛”,围绕当前党建工作重点、热点,选特定专题,结合自身思想、工作中的所思所悟谈感想、说认识,与其他党员在线互动,互相交流、提问、探讨。探索“微访谈”,小空间、好故事,讲述党员心路历程。近期,中心在探索实践基础上推出“微访谈”,由“党建小友”做主持,深度采访身边的先进党员和老党员,请他们讲身边的故事,树身边的典型,传递正能量,促进党员回归党性本真,不忘初心。中心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均带头参加,党员参与累计超过800人次,做“微直播”“微论坛”主讲人的参与率达100%,每期“微论坛”党员提问互动参与率均在70%以上。

形成我要讲、我要学、我要参与的活泼气氛

通过“互联网+党建”开展“指尖党建”创新实践活动,中心党员参与党建活动和党的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开拓思路,切实解决抓手少问题。通过“指尖党建”建立了全天候、开放式、菜单化党建新模式,打破了传统集中学习形式单一、人员时间难协调、自学交流互动少、印象不深走过场等局限,实现党组织和党员之间“亲密”“即时”“微距”接触,提高每位党员的主角意识和参与意识。除活动期间广泛交流外,中心党员普遍利用上下班、出差路上、晚上睡前等碎片化时间,再在党建群里“爬楼”,重听直播、学知识、提疑问,营造了人人争学党的理论、争讲党的知识、争传党的声音的“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真正把党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新手段,精准对接党员需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党员在做微论坛、微访谈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真正把相关理论学精吃透。活动中要沉着冷静,全面思考,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活动后的提问交流促进了对主讲内容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形成系统、成熟的思想认识体系。党员纷纷表示,“做一场微论坛,堪比参加一次笔试面试”。随着活动深入,党建微平台积累了大量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构建了多维知识体系,便于党员结合自身需求和薄弱点,有针对性补短板,避免党建业务“两张皮”。精细管理,打造党建共享平台。中心党委把党建微平台定位于信息发布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和成果汇报平台,实现信息发布集约化、学习交流常态化、成果汇报网络化。党员即使没有会议室,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即使错过直播、论坛时间,也可以事后学习,补充发言,显著提高了党建成效,切实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友指尖互联网+
“党小友”,党员的贴心朋友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指尖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