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长型PFNA-Ⅱ和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疗效及CRP、IL-6、Harris评分变化*

2018-01-18张文生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股骨骨质骨折

白 涛,呼 瑞,张文生,庞 军

1.陕西省延安市中心医院骨二科(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延安 716000)

老年骨质疏松股骨转子下骨折属于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是指小转子下方5cm部位所发生的骨折,发病率在所有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占比10%~30%[1]。既往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易引发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2]。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手术开始被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且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且有研究报道显示,只要患者不存在手术绝对禁忌证,均应选择手术治疗[3]。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PFNA-Ⅱ)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CRP、IL-6、Harris评分的影响,目的在于为临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6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股骨转子下骨折;②骨密度T值在-2.5以下;③年龄在65岁以上。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者;②无法耐受手术者;③受伤前便已存在患侧髋关节功能不全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7~82岁,平均(73.5±3.5)岁;左侧23例,右侧2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8~84岁,平均(73.7±3.6)岁;左侧21例,右侧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患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自愿协议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DHS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术前均行麻醉处理,入路部位选择为髋关节外侧,从股骨大转子顶点远端延长10~15cm。随后行逐层分离,将股骨大转子与股骨干近端的外侧皮质充分暴露,然后在C型臂X线机观察下,于患者股骨颈内置入导针,在明确患者具体情况后将加压螺钉置入其中,并安装固定钢板。观察组则行加长型PFNA-Ⅱ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术前均行麻醉处理,在C型臂X线机观察下调整患者患肢的牵引方向,行骨折端的闭合复位。随后在股骨大粗隆顶点自近端作一长度为3~5cm切口,同时将外展肌纤维进行钝性分离;然后通过股骨大粗隆顶点向骨髓腔置入导针,并使用空心钻头将股骨近端髓腔进行扩大,顺着导针方向置入主钉。在瞄准器引导下置入导针于股骨颈内,并保证导针正位在股骨颈中下1/3部位,侧位则位于股骨颈正中处。明确长度,并根据长度选择螺旋刀片,采用空心钻头在股骨外侧皮质扩孔,并顺着导针方向将螺旋刀片置入,保证其尖端部位在股骨头软骨下0.5~1.0cm。最后拧入远端锁钉,并安装尾帽。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常规处理及功能锻炼。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3 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血清IL-6与CRP水平,治疗后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Harris评分主要包括疼痛、活动度、行走时需辅助、系鞋带、坐椅子、跛行、行走距离、爬楼梯、上汽车、畸形、爬楼梯等项目,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4]。

结 果

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和CRP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CRP水平对比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3 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3。

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43),低于对照组的13.95%(6/43),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对比(分)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讨 论

有研究报道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临床上骨质疏松症病例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其中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加[5]。且大部分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易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引发死亡[6]。其中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方式,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手术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地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长期卧床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进一步有效控制致残率及病死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7]。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加长型PFNA-Ⅱ内固定以及DHS内固定治疗,但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尚且存在争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符合侯建伟等人的研究报道[8]。说明了加长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加长型PFNA-Ⅱ具有较好的把持力,从而更有利于增强术中与术后骨折复位固定的稳固性,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有研究报道显示:IL-6属于炎性反应促发剂,亦属于临床上用以反应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随着其水平的不断增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病理损伤[9]。CRP则是临床上最为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其能全面地反映机体炎症变化情况。而本文结果显示了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加长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邹贤的研究报道相一致[10],表明了加长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分析原因,笔者认为DHS会对患者的局部骨骼造成较大的损害,且占据的空间也相对较多,增加了重建后内侧支持结构的难度。而加长型PFNA-Ⅱ治疗具有创伤较小、固定效果较佳以及防旋转功能较好等优点,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另外,本文结果还显示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加长型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主要原因是加长型PFNA-Ⅱ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有效防止了张开性骨折异位情况的出现,加之螺旋刀片在治疗过程中右下保证了其对骨松质所造成的挤压力,从而对螺旋刀片的锚合力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进而有效降低了髋关节内翻,骨折再移位以及内固定失败等情况的发生。

[1] Zeng X,Zhan K,Zhang L,etal.Conversion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fter failed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s or dynamic hipscrew fixations for 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a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a minimum follow-up of 3 years[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7,18(1):38-38.

[2] Park BJ,Cho HM,Min WB.Surgical treatment of undisplaced femur neck fractures in dementia patients using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J].Hip Pelvis,2015,27(3):164-172.

[3] 董 飞,陈鸿辉,王 文,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活动功能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6,6(6):180-182.

[4] 林圣荣,胡宝山,芮 刚,等.不同体位下PFNA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差异[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1):41-43.

[5] 黄武维,杨 琳.电针结合补肾健脾方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血钙和血清OPN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4):481-483.

[6] 牛 荣,郭跃进.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09-1010.

[7] 柯西江,李纯志,林志刚,等.早期非全身麻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9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5):439-441.

[8] 侯建伟,谢仁国,李玉前,等.加长型PFNA-Ⅱ和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7,3(1):22-26.

[9] Li M,Wu L,Liu Y,et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Asian proximal femur intramedullary nail antirotation system(PFNA-II)for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J Orthop Surg Res,2014,13(9):112-113.

[10] 邹 贤.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42-42.

猜你喜欢

股骨骨质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