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脏病患者行透析后能量消耗22例临床研究*

2018-01-18蒙军平孙脊峰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能量消耗卧位肾脏病

蒙军平,赵 洁,张 涵,杨 洁,孙脊峰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肾脏内科(西安710038)

我国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率高达10%[1-3]。使用维持性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人数也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每年递增[4-6]。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肾功能出现明显减退的患者,容易出现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紊乱[7-11],而透析本身对营养物质的代谢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2-15]。不同个体每天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变异巨大,评估自由生活状态下的能量消耗,对于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至关重要[16]。本研究采用营养学一日能量消耗调查表,持续追踪记录慢性肾脏病患者24h能量消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体力活动特点,并对不同透析方法能量消耗进行比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43例,其中收集非透析治疗患者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71±6.01)岁,体重(61.45±9.81)kg,身高(165.43±5.91)cm;收集透析治疗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51±6.5)岁,体重(58.5±7.7)kg,身高(165.54±6.62)cm。透析治疗患者中血液透析11例(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67.71±6.01)岁,体重(59.8±7.89)kg,身高(166.5±7.45)cm;腹膜透析11例(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67.1±5.8)岁,体重(56.2±7.24)kg,身高(164.7±5.88)cm;22例透析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3例,痛风性肾病1例,血管炎1例。21例非透析组的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2例,血管炎1例,狼疮性肾炎1例,痛风性肾病1例。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活动不受限,同时病情稳定,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患者,透析组与非透析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结果分为两部分,即:患者基础资料与能量数据测定。患者基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能量数据采用营养学一日活动能量消耗调查表连续追踪记录24h,并对追踪结果进行能量消耗换算。研究对象按照正常作息习惯活动。

结 果

1 透析组与非透析组患者能量消耗比较 见表1~2。 透析组与非透析组患者站立、行走、卧位、坐位所消耗的能量比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透析组总能量消耗高于非透析组(P<0.05);透析组患者卧位及坐位所消耗的能量高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透析组与非透析组患者能量消耗比例对比(%)

表2 透析组与非透析组患者能量消耗对比(kCal/d)

2 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3~4。血液透析组患者站立耗能比例、行走耗能比例、坐位耗能比例高于腹膜透析组患者(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站立、行走、卧位及坐位所消耗的能量高于腹膜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与腹膜透析组患者能量消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能量消耗比例比较(%)

表4 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能量消耗比较(kCal/d)

讨 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特别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存在多种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现象,从而导致蛋白质能量消耗[17]。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出现蛋白质能量消耗的主要原因为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其重要诱因可能为以下几点:①因病情需要,在治疗期间,医生会建议患者减少含氮物质的摄入;②患者因透析过程中身体不适、透析液灌腹引发饱腹感而导致食欲不良,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③食欲调节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得患者摄食减少,蛋白质摄入不足。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蛋白质能量消耗的主要手段为营养补充、生长激素的应用、抗炎治疗、血液透析治疗以及运动疗法。这几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的食欲,从而增加患者能量的摄入,有效改善营养状态,缓解患者尿毒症的症状,从而促进血浆蛋白水平的提高。而通过对患者能量消耗的调查,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尽快的了解身体状况,根据患者能量消耗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尽早改善患者的能量不足的问题,进行能量补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比较分析透析与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力活动特点,并对不同透析方法体力活动特点进行比较。

本研究中,透析组与非透析组24h能量总消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相同的基础条件下,透析组能量消耗要要高于非透析组。通过对24h透析组与非透析组站立、行走、卧位及坐位的比较发现:这两组间四种活动方式的能量消耗比例差异不显著。透析组卧位与坐位消耗的能量高于非透析组,这两种能量消耗可能是构成透析组与非透析组24h能量总消耗差异的原因。由于透析具有非生理性刺激的特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耗能的增加,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的状态,而炎症容易引起机体的耗能增加[18-19],同时,透析组患者处于卧位与坐位状态下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些都可能引起机体的耗能增加。以上结果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透析组能量消耗较多,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

本研究中,虽然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能量消耗没有差异,但是卧位、站立、行走着三种姿态消耗能量所占比例、所消耗能量的绝对值在两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腹膜透析患者卧位与站立所消耗的能量所占比例以及所消耗的能量均低于血液透析组,这种差异可能是血液透析患者本身卧位以及站立状态相对时间较长所致。血液透析患者行走状态消耗能量所占比例及消耗能量低于腹膜透析患者,提示腹膜透析患者行动受到透析的影响较小,行走活动时间较长。

综上所述,透析患者能量消耗较多,需注意对透析患者能量的补充。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总体消耗能量相同,但是腹膜透析患者行走活动时间较长,在选择透析方式时,可将腹膜透析的此类优点综合考虑。

[1] 张 娜, 王小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16(12):755-759.

[2] 布海霞,程李涛,张爱华,等.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肾脏病分期的关系[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5,31(1):19-23.

[3] 李 杰,刘 铁.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6,45(12):1663-1664.

[4] 柳 晶,季大玺.老年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16(3):274-276.

[5] 陈晓霞,楼季庄,杨江生,等.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14(2):163-165.

[6] 陈碧玲,姚 平,谭庆玲,等.糖尿病肾病等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25(2):382-384.

[7] 李瑞雪,张 玲.慢性肾脏疾病脂代谢紊乱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 2008,37(15):1742-1744.

[8] 孙春晓,郭兆安.慢性肾脏病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15(6):546-548.

[9] 施凌云,何华平,倪 松,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6):1135-1138.

[10] 陈 洁,陈兴强,符薇薇.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甲状旁腺激素与骨密度的关系[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3):318-319.

[11] 田 佳.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肌肥厚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 2016,45(9):1161-1163.

[12] 李海剑,刘 慧,陶雅非,等.α-酮酸联合醋酸钙对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代谢紊乱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26(8):795-796.

[13] 姜 鸿,徐志宏,张 凌,等.慢性肾脏病3~5期透析前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的调查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 2012,11(7):360-364.

[14] 黄文瑾,刘必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的临床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31(6):720-724.

[15] 赵美多,刘大军.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4):390-393.

[16] 张清荣,薄禄龙,邓小明.危重病应激性代谢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28(4):377-380.

[17] Fouque D, Kalantar-Zadeh K, Kopple J,etal. A proposed nomenclature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rotein-energy wasting in acut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8,73(4):391-398.

[18] 王 焕,崔 凯,徐 可,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5,52(20):14-16.

[19] 钱家麒,姚 强.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中炎症发生的原因和后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6(8):435-437.

猜你喜欢

能量消耗卧位肾脏病
太极拳连续“云手”运动强度及其能量消耗探究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没别的可吃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