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药物经济学研究

2018-01-18孔建军陈广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医药经济学费用

孔建军 陈广荣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民族药物经济学包括2个概念,即民族药物与药物经济学。本文对此进行分别论述,并对其作用与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1 民族药的概念

民族药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犹如民族工业、民族企业、民族经济。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本国、本土的非外来的意义。狭义的概念就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事实上,由于在现阶段的中国,民族一词习惯上是少数民族的简称,所以上述民族医药的概念主要包括藏、蒙、维、傣、壮、苗医药等。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药学创造与药学积累。

2 民族药的特点

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称为民族药。民族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缺医少药现象,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繁衍的过程中,以各自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基础,创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他不仅在历史上为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繁衍做出重要贡献,而且时之至今仍然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占1/3。民族药简便、廉价、适合民族生活习俗和用药习惯,在民族地区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一些针对地方病、多发病的民族药疗效确切,一致沿用至今,基本满足了广大少数民族地区 的用药需要。

3 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通过经济领域评价的方法,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而发展的新兴学科。研究如何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的科学。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对比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2]。

4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1 费用分析 评估投入费用(成本),如疾病的费用分析、药物的费用分析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费用分析等,为费用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4.2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是一种资源消耗,是预防、诊察和治疗疾病所消耗的一切成本。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进行测量和评估,对药物治疗方案所消耗的卫生资源价值(成本)和由方案产生的结果价值(效益)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任一药物治疗方案的效益是否超过它们资源消耗的成本。

4.3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是以特定的临床治疗为衡量指标,计算不同方案或疗法的每单位治疗效果的成本。临床结果主要涉及健康效果(药物疗效)和消极的健康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挽救的生命年数等。

4.4 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用分析是评估和比较改进生命质量所需成本的大小,以此描述人们在身心健康上每花费一定费用所获得的最大满意度。

5 民族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民族药物疗法的经济学评价、民族新药利用评价、民族新药的定价、民族药品方针政策制定、民族药品评价中法规制定的依据、民族药品经济学评价和研究法、民族医医疗标准的评价方法、民族新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6 民族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可作为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原则,可作为制定公费医疗保健制度的依据,指导医院开展既具社会效益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医疗保健措施或项目,帮助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决策过程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期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果,有助于药品科研-生产和经营单位既能满足社会人群防病治病需要,又能保证自身利益的药品。

7 运用民族药物经济学控制我国药费增长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其中包括民族医药费用),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 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药物经济学不仅注重药物治疗的成本,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结果,因而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费的增长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来实现。

7.1 用于制定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 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是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础进行的。用药报销范围既考虑临床需要与经济因素。其经济因素主要指药物的疗程与价格。目前国外在确定药品报销范围时,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要求厂商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比较物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国家会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作为是否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7.2 帮助民族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开始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其基本思想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降低医院的药品收入,使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医院的药品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将成本低效果好的药物纳入医院的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医院将那些成本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同时,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可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阻止不合理用药。

7.3 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 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患某种疾病的某一人群有效的药物对另一人群不一定有效,其成本效果也是低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因而其针对性较强,目的比较明确。

7.4 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将因此有所改变,不会纯粹是医疗服务的供方市场,尤其是药品服务,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到药店选择和购买药品。因此,患者对有关药品信息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药品的价格、效果和成本效果。患者希望得到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品,药物经济学研究可满足患者这方面的需求。

8 民族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目前我国全社会卫生保健总费用约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左右,公费劳保医疗费的年增长高达23.2%,明显高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增长率(约10%),公费医疗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由此可见,卫生保健中的经济问题,特别是有关药物治疗的费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与西医药相比,民族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上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8.1 对疾病治愈标准口径不一 长期以来,民族医药治疗疾病普遍存缺乏客观的疾病状态指标,治疗效果难以评价。

8.2 民族医药对自限性疾病具有优势 民族医药来自大自然,与西药比较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并形成民族医药“整体调理作用”的理论体系。民族医药对自限性疾病普遍具有调理作用,提高患者疾病的自愈能力,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但当前医疗资源入不敷出,对自限性疾病的治疗如何把握,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药学经济问题。

8.3 民族药品说明书一般用本民族医学理论表述 以药物功能与适应性表述治疗作用,其中很多夹杂西医的不相干的疾病名称。国家为提高民族药物临床使用率,提倡民族医与西医2种术语混杂表述,但这样导致民族药物的滥用、误用,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引起过敏、毒性反应,加重医保负担。

8.4 民族药物评价体系落后或尚未建立 新药开发缓慢,无论是报批的新药,还是公费医疗报销药品,民族药品评价还基本上停留在安全性、有效性2个方面,对它的经济性很少考虑,即使考虑也大多只是考虑药品的直接成本,而对间接成本、隐性成本往往考虑不够。

8.5 凡含贵细药材就是好药 因贵细药材的药品价格贵,在众多的民族医生及患者中凡含贵细药材就是好药的概念根深蒂固,由于缺少药物经济学评价,只要价格贵就吃香,浪费极大。

9 结论

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研究正日益深入到民族药物领域,弥补医药卫生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规范民族药物开发、审评、生产、应用的市场行为,可有效解控制药品费用的急剧增长,所以,民族药物经济学在我国民族医药体系中的逐渐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医药经济学费用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DRG病例分组错误与费用结算申诉探讨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简明经济学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英国养老费用贵过伊顿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