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运气理论初探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2018-01-18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症候群厥阴太阴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其发病与环境时间空间因素密不可分,现代医学从关注高血压病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入手,从遗传、易患因素、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提出高血压病的一级、二级预防理念,但是高血压病的发病仅仅从人体自身及饮食生活习惯等探讨其机制显然具有其局限性,从而难以达到更有效防治的目的。运气理论为探讨高血压发病机制提供了广阔空间。

运气理论旨在将人类与时间、空间乃至宇宙作为一个整体,以五运六气为框架,综合历法、天文、气象、物候与医学等学科,探讨环境、时间、空间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旨在“从尽可能大的空间来认识(探讨)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的规律,使人能更好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1-3]。黄帝内经的运气九篇,是业内公认的运气学说的奠基和发端文献,从运气的基本概念到一般规律,从运气对物候的影响到运气与疾病的关系,都有详尽的描述。笔者首先从经文中提取与高血压病高度相关的临床症候群,如忽忽善怒,眩冒癫疾,目赤痛眦痒,耳无所闻,体重烦冤,肩背痛等,简称为高血压症候群,再归纳它发生时五运六气的状态[4],根据五运六气与脏腑经络对应关系,探讨高血压症候群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通过五运六气、临床症候群、脏腑经络链,探讨高血压病发病与五运六气及脏腑经络的关系[5],通过五运六气的生克制化规律,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1 五运六气下的高血压症候群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气交变大论篇》有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癫疾。反胁痛而吐甚。”“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善怒。”《五常政大论》提出了五运三纪的概念,其中木运太过称为“发生”之纪,“发生之纪,其动掉眩癫疾,……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其病怒。其病吐利。”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五运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总称,是指地球与天体运行变化相互关系的五种状态。是古人在长期对天体、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进行观察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其论述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中五气经天理论。古人通过十干化运来归纳五种不同的气象运动,十干化运,称中运,统主一年的岁气,《素问·天元纪大论》述“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阳干纪岁气有余,为太过之年,乙、丁、己、辛、癸为阴干,纪岁气不足,为不及之年。故天干纪岁,十年为一周期,五运三纪以敷和、委和、发生之名,概括了五运生发正常、不及和太过的特征。人体五脏亦归于五行,故五运与五脏之气相联系,具有五行的属性,遵循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则。故当逢壬木太过之年,岁木太过,脾土受邪,则表现为木克脾土,脾失健运,脾虚湿胜,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木火上炎,则忽忽善怒,眩冒癫疾。当岁土不及,即逢己土之年,表现为“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善怒”等肝克脾土,肝风内动之象。六十年中土运不及之年有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六年,其中己丑、己未两年为太阴湿土司天,可以构成平气,实际四年。

《五常政大论》指出了运气变化受当年司天在泉之气的制约。“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目转耳鸣。” 《至真要大论》论述了六气相互制胜,人体有相应病候表现;“厥阴之胜,耳鸣头晕,愦愦欲吐。”“太阴之胜,头痛,喉痹,项强。”

六气是从我国的气候划分、气候特征来讨论气旋活动规律[1],指风、热、火(暑)、湿、燥、寒六种气候,六气以阳气量多少分为三阴三阳,是为六气产生的标象,标本相合,即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以十二地支化六气来归纳六种气候特征。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述“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六气包括主气,客气,客主加临等三方面,主气又叫地气,分主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厥阴风木为初气,历经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继之少阴君火二之气,少阳相火三之气,太阴湿土四之气,阳明燥金五之气,太阳寒水六之气,依次各主四个节气。主气属地气,始于春木,终于冬水,居恒不变,客气运行于天,动而不息,以司天在泉之气总司一年。主岁客气为司天,总领一年之气。六气与五运同样归属于五行,同样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属气相通,“从而讨论气象的运行规律,脏腑间的生理病理,……亦言之成理了”故厥阴司天,厥阴之胜,同样都是风木太过,脾土受邪。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寒湿壅盛,清阳不升,故头痛。

可见高血压症候群与五运之风木、土湿,六气之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关系最为密切,故五脏之定位于肝脾,由于肝克脾土,肝病及脾,故多表现为肝脾症候。

2 运气相互作用下高血压症候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至真要大论》论述“天地之气,内淫而病”。即司天在泉之气偏胜时,人体发生与司天在泉之气性质相似的各种疾病。“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心痛,耳聋,昏昏焞焞,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腰脊头项痛,时眩。”此处心痛指胃脘痛,太阴在泉,易生脾胃疾患,土胜乘水,脾病及肾,水气上冲,则头痛剧烈,双目肿胀疼痛,项部疼痛如拔。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脊骨头项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腰脊头项痛,时眩亦为脾病及肾,肾虚水气上冲之症候。

《六元正纪大论》论述了60年的运气变化,其中详述了五运与六气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一系列症候的发生。太阳之政,辰戌之纪也,逢木运太过之年,即壬辰壬戌年,“其病掉眩目瞑”太阳之症,为太阳寒水司天,当逢木运太过之年,水木相生,则易发生风气偏胜,肝阳上亢,眩掉目暝之症。少阳之政,寅申之纪也,逢木运太过之年,即壬寅壬申年,“其病掉眩支胁惊骇。”少阳相火司天,逢木运太过之年,木火相生,风火两旺,肝阳上亢,风热上扰,更出现支胁惊骇等火热症候。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少阳相火司天,客初之气为少阴君火,两火相扇,火热上逆,则发为咳逆头痛。厥阴之政,“三之气,……民病泣出耳鸣掉眩。”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其客气三之气为厥阴风木,即在小满至大暑之前,风气尤为偏胜。

《至真要大论》述及客主之胜复,即主气与客气相互作用导致的病候,六气司天,客主之胜病候中可见,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厥阴司天之年,总体气候上半年气候偏温,风气偏胜。客气初气阳明燥金,二气太阳寒水,三气厥阴风木,客气偏胜则三气时出现掉眩等肝病症状,初气时出现咳等肺病症状。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暝,甚则浮肿血溢,疮疡咳喘。少阴君火司天,上半年气候偏热,客之气二气为厥阴风木,客气偏胜,则于二之气时段出现头痛、耳聋、目暝等肝胆病症,头痛为肝阳上亢,耳为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目为肝之外窍。

高血压症候群不但与肝风太过,肝克脾土,脾失健运相关,土胜乘水,水气上冲;木火相生;火热上逆均可出现高血压症候群,它们与肝脾、肝胆、脾肾均密切相关。无论五运六气,五脏六腑,脏腑经络或两者之间均遵循生克制化规律。

3 高血压重症与胜复郁发

六气有胜复,五运有郁发。《六元正纪大论》述及五运郁发,“郁极乃发,郁发现象所产生的复气,是指被郁的一方起而报复。“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旋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至真要大论》述及六气之复,复,指报复或恢复。即在六气偏胜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复气。例如湿气偏胜时,风气来复,六气之复,即在六气偏胜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复气。例风气偏胜时,燥气、凉气来复[6]。“厥阴之复,少腹坚满,悰急爆痛,……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少阴之复,气动于左,上行于右,……心痛,郁冒不识人,乃洒淅恶寒,振慄,谵妄……”“太阴之复,……头顶痛重而掉契尤甚。”“阳明之复,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太阳之复,头痛,善悲,时眩仆,食减,腰椎反痛,屈伸不便。” 厥阴风气来复,并未出现眩晕耳鸣等肝风上扰等症状,而是出现了厥心痛伴呕吐,肢体抽动,手足发凉,眩晕,冷汗自出等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候。少阴君火之复,里热炽盛,耗伤肝血肾精,即气动于左, 上行于右,耗伤心肺之气。太阴湿气来复,多见脾胃病和肝病,头顶部沉重头痛,肌肉挛急。阳明燥气来复,金胜乘木,肝气失调,脾胃不和,严重时出现惊骇筋挛等肝病重症。太阳寒水来复,五脏均可出现寒气偏胜,阳气虚衰症候,眩晕猝倒为肝气虚衰。

六气有胜有复,是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自稳调节现象,使六气维持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但在人体,六气之胜,已表现为病理状态,影响了一至两个脏腑的功能,而六气之复,则表现为病理的重症状态,每一气来复,都至少导致两至三个脏腑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均达到“死不治”程度。所以可以认为六气之复病候为危急重症[7]。除少阳来复,未出现高血压症候群,余五气来复,均出现高血压症候群,说明两种情况,一种表明高血压重症影响多个脏腑,另一种情况则说明其他重症时,会发生高血压。

4 高血压辨证分型与标本中气

高血压以六气为依据进行辨证分型,具有独特优势。五运六气通过生克制化,胜复郁发,均可出现高血压症候群,高血压在某一特定的运气状态下发病,便具有了这一运气状态的特质,并相应归属在了具体的脏腑经络[8]。因五运主静,六气主动,五运主有形,六气主无形,五运主稳定,六气主变化,高血压以六气分型,更能体现高血压不但与人体内部病理生理结构相关,同时受气候变化和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这一特质。《六元正纪大论》以司天为纲,概述了六气司天之政的病候特征和治疗原则,高血压病六气分型,临床表现为司天病候+高血压症候群。试分述如下,高血压太阳型: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其病眩掉目暝。高血压阳明型: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凓,癃閟,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阳明之复)。高血压少阳型: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其病掉眩支胁惊骇。高血压太阴型:民病寒湿,腹满身瞋愤浮肿,痞逆寒厥拘急。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腰脊头项痛,时眩(《至真要大论》)。高血压少阴型: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目暝目赤,气郁于上而热。高血压厥阴型: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标本中气理论是运气学说的重要内容,《类经图翼·经络》指出“六经之气,以风寒热湿火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本标之中为中气。”标本中气的分配规律在《素问·六微旨大论》有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人体脏腑经络与六气标本中气相对应,脏腑居里为本,十二经脉居表为标,表里相络居中为中气。故高血压太阳寒水型其本在肾,中见足少阴肾经,其标足太阳膀胱经;高血压阳明燥气型,其本在肺,中见手太阴肺经,其标手阳明大肠经;高血压少阳火气型,其本在肝胆,中见足厥阴肝经,其标足少阳胆经。高血压太阴湿气型,其本在脾,中见足太阴脾经,其标足阳明胃经;高血压少阴热气型,其本在心,中见手少阴心经,其标手太阳小肠经。高血压厥阴风木型,其本在肝,中见足少阳胆经,其标足厥阴肝经。

5 高血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五运六气理论在六十甲子年周期内总结了年度差异的季节变化规律。《医宗金鉴·运气要诀》曰“主气者,厥阴风木主春,初之气也;少阴君火主夏,二之气也;少阳相火主盛夏,三之气也;太阴湿土主长夏,四之气也;阳明燥金主秋,五之气也;太阳寒水主冬,六之气也。此是地以六为节,分六位主之,六气相生,同主运五气相生,四时之常令也。”高血压病可以发生在任意时间段,但一旦发生,便具备了这一时间段的主气特性,例如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之气,从十二月中的大寒节起,经过立春、雨水、惊蛰,至二月中的春分前夕。 在这一时间段发生高血压病则为高血压厥阴型,同时还容易出现一些特定的病症,《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称为“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里急,为支痛,为胁痛,呕泄。”现代研究发现高血压具有季节变化特点,高血压发病与季节相关,王玲等[9]对3 358例高血压病人观察发现,高血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为高发期,特别是12月和1月为高峰。12月和1月正值太阳寒水当令。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也存在季节性变化。王淑琴等[10]通过对1 8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观察发现,血压上半年呈下降趋势,拐点在4月份,夏季5月~8月最低,下半年以9月~10月为拐点逐渐升高,冬季11月至翌年2月达高峰。冬季正值太阳寒水和厥阴风木当令。邓应忠等[11]研究亦发现冬季血压存在最高峰。周健等[12]观察67例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季节性变化,发现冬季的收缩压最高,舒张压高于夏季。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同样存在季节性变化,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夏季和冬季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张荣军等[13]研究了6 37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床特点,发现每年1月~3月及9月~12月为高发季节,这段时间正值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当令。

大量研究表明冬季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季节,从亥至丑,从小雪至大寒,正值太阳寒水当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时眩仆。”故高血压辨证属太阳寒水型,其本在肾,中见足少阴肾经,其标足太阳膀胱经。以寒湿阳虚证多见。李慧等[14]认为阳虚者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应该占有重要一席,以四逆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王强老师应用加减真武汤取正汗治疗阳虚水停型原发性高血压,以真武汤合桂枝葛根汤加减[15],药物组成:附子(先煎)12 g,白芍15 g,炙甘草9 g,茯苓20 g,炒白术12 g,桂枝12 g,防风12 g,羌活12 g,葛根15 g,杜仲15 g,黄芪12 g,牛膝15 g,当归10 g,黄柏4 g,大枣5枚,生姜3片。或真武汤合肾气丸以温阳利水补气壮阳,加杜仲、牛膝、淫羊藿补肾填精。陈晓峰[16]以温潜温通法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40例,效果显著。基本药物:制附子(先煎)15 g,磁石15 g,龙骨、牡蛎各20 g,山萸肉35 g,桂枝15 g,干姜15 g,炙甘草8 g,茯苓25 g,淫羊藿15 g,杜仲20 g,巴戟天15 g,川芎15 g,红花15 g,砂仁10 g,白术20 g。

其他季节高血压发病亦有显著的季节特征,运气对病候的影响不是单一因素,固定僵化的,它是多因素多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六气有主气客气客主加临,有司天在泉;五运有主运客运;运气之间除互为生克,还有运气同化。所以辨证还要综合考量。例如分析2018年终之气病候特征,2018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故下半年湿气偏胜,雨水偏多,“终之气,湿令行。”其客气终之气为太阴湿土,湿气尤为偏胜,故终之气时段,多见脾肾阳虚,温肾补阳基础上,应健脾燥湿,方为上策。

6 结 语

从运气探讨高血压发病机制使我们能够把时间,地理环境物候,人体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统一为整体进行研究,这一优势是西医无法企及的。本研究因篇幅有限,仅探讨了冬季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以时间为核心的运气格局、地理环境、物候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对靶器官的影响等等都值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运气理论的完善,同样需要临床高血压病大样本的观察研究。从中医理论入手,对现代疾病的研究,也许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症候群厥阴太阴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厥阴病篇再论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那些年,我们都有“丢三落四症候群”
从阴阳大法初探太阴欲解时
“慢性疲劳症候群”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