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践与思考

2018-01-18

甘肃农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平凉市全面推行河长

(甘肃省平凉市水务局,甘肃 平凉 744000)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169.7 km2,耕地面积370.17hm2,总人口234万人,农村人口189.86万人,境内水系总属黄河流域,分属泾河和葫芦河水系,共有河流沟道871条,其中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河流74条。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下发后,平凉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和保障水安全的有效举措,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到2017年底达到了国家中期评估全面建立河长制“四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实现了由“见河长”向“见行动”的转变。

一、实施河长制工作实践探索

(一)设立机构、靠实责任

按照党政同责要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凉市实施河长制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确定分管水务和环保的4名市级领导担任10条市管河流河长,7县(区)及102个涉河乡(镇、街道)也按要求设立了总河长及河长。市级和7县(区)河长制办公室全部经市、县(区)编制部门批复成立,涉河的102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落实了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河长制工作机构全部设立,河长体系全面建立。

(二)出台方案、完善制度

紧扣工作要求,组织对全市所有水域面积在1km2以上的河流和常流水沟道进行了全覆盖、拉网式调查摸底,建立了“一河一档”台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均制定出台了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河长制工作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市、县(区)“一河一策”方案已编制完成。在认真制定出台6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探索制定了河长巡河检查制度、督查督办制度、河长制工作制度和河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各乡(镇、街道)出台了相应的河长工作制度、巡查检查制度、信访及电话投诉案件处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河长制制度构成,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网络。

(三)强化督查、落实任务

严格落实河长巡河检查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4名市级河长带头对市管的10条河流开展了巡河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紧盯目标任务和省、市通报反馈的问题,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和集中专项督查,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围绕河长制重点任务落实,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集中开展入河排污口和河道采砂整治等活动,河排污口214个,依法取缔关闭河道采砂场186家,设立农村人饮集中水源地保护区74处,清理河沟道垃圾15000余t,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3处,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四)公示公告、广泛宣传

市级及7县(区)在门户网站公告公示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河长信息,并设立了各级河长公示牌,全市共设立河长公示牌785个,公示了河流概况、河长姓名、河长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为促进各级河长切实履行职责、方便群众参与河道管护治理奠定了基础。市、县(区)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微信、微博等大众媒体,广泛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政策规定,组织拍摄了以河长制为题材的微电影《水调歌头》,提升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推进河长制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够

由于各县(区)对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同,在工作推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县(区)没有认识到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存在等待观望思想,缺乏先行先试的决心和赶时间、赶进度的良好工作劲头。

(二)人员落实不到位

虽然市、县河长制机构和编制都经各级编制部门批复,在各级水务部门设立河长制办公室,但多数人员都属兼职或借用,专职工作人员少,河长制工作队伍不够稳定。

(三)部门协调难度大

河长制工作涉及环保、国土、住建、工信、农牧等18个部门,河长办细化分解年度工作任务时,存在个别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担当意识欠缺,河长制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建立还不完善,工作协调难度较大等问题。

(四)资金投入不足

落实河长制重点任务涉及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信息化建设、河道日常监管等内容,由于平凉属六盘山贫困片区,地方财力困难,资金筹措难度大,加之河长制工作重点任务属环境治理范畴,实施后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融资渠道不畅,水生态环境建设缺乏资金保障。

三、思路与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各级河长要提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河长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全面落实河长会议、部门联席会议、巡河检查、考核激励与问责和督查督办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加强沟通和配合,协调各方力量共同管好河道,形成党政齐抓、部门联动、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配齐配强人员,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不是短期行为,而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水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坚持的制度,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立足长远,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吸纳到河长制工作中,落实河道巡查人员和日常保洁人员,深入开展“清水、畅河、绿岸”三大行动,确保河长制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三)健全完善制度,加快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坚持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推进,进一步探索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实现治水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同时根据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有效解决。

(四)实行科技管河,加快河长制信息化建设

考虑到平凉市河流较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亟需全面启动实施“智慧河长”建设,组织编制全市河长制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打造一个功能完善、操作简便、预警及时且具有前瞻性的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数据采集、管理、共享等工作,为各级河长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服务。

(五)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积极建立全民参与评价机制,将报纸、新闻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结合起来,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河长制建设工作,着力提高沿河沿沟居民及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广泛引导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营造全社会爱河护河管河的良好氛围。

[1]金长山,解鹏飞,李吉元.关于黑龙江省实施河长制工作的初步思考[J].黑龙江水利,2017,(7):56-58.

[2]潘晓龙.凉州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33-34.

[3]薛林琳.西宁市推行河长制的实践探索及强化对策[J].中国水利,2017,(10):6-8.

猜你喜欢

平凉市全面推行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马瑜婕作品
马瑜婕作品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