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与企业产业对接的模式研究

2018-01-18朱建军

农产品加工 2018年8期
关键词:食品专业课程

朱建军

(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1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研究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胜任企业职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深入的研究与改革,从而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内蒙古锡林郭勤职业学院食品专业同样顺应社会需求,通过多年的实践也在积极进行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改革,全院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从讨论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使大学生通过在校培养后进入企业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专业教师团队在积极对专业招生、就业、教学、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学生结构与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通过派专业教师赴区内外多家食品企业进行调研学习,通过调研了解企业总体情况、企业生产线状况、用人机制等相关内容,从而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专业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一线急需的技能强的高素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绩不断取得的同时,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考验,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应顺应市场需求,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1-2],全院食品专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每学期均要派2~3名专业教师深入食品企业进行调研实践,近些年教师们深入区内外多家食品企业跟踪调研实践,探索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如食品专业与北京、天津、山东,以及当地伊利集团、锡林郭勒肉业、传统乳制品企业等多家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调研实践教师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有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重新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高职课程体系,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理念,课程改革先行是必须的,课程改革要基于企业职业岗位、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课程标准,在内容方面合理化,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标准,使课程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3]。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①制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控制办法,加强过程监督与考评,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②建立完善社会需求、质量跟踪、课堂效果3项调研的制度;③确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构建校内外实训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

1.2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的建设

通过教师多年来深入食品企业开展调研实践,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高职高专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食品企业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全院各种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例如,食品专业与包头呱呱叫集团校企合作开发的“焙烤食品加工”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就是结合了高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兴趣强、理论基础差”的特点,按照“突出实践、理论够用”的原则,以项目、任务等形式进行教学学习情景的设计,使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并应用理论知识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教学内容要体现实用性、应用性、技能性,同时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形象效益,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以最终产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如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配料→分馅分皮→包馅→成型→焙烤→刷蛋液→焙烤→冷却→包装→产品检验。通过项目或任务来体现教学内容,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完成学生学习整个过程,为提高学生焙烤食品加工产品的实践操作技能而努力。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学生潜能、个性的发展功能要体现和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②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思考作用功能;③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意识;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功能。

具备以上几个方面,才有可能培养出21世纪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例如,食品专业“乳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角色转换、示范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①分组讨论法: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我学习,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考能力,使学生相互学习、互相促进。②现场教学法:学校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设计教学,将必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使学生真正动手操作接触到企业的实践技能,由实践指导教师现场进行专业指导和规范示范实践教学。③角色扮演法:在企业实践教学现场,根据生产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即反复地进行技能操作的训练,整个过程学生在不断的动手操作,相互配合、协作,这样的形式是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考核评价不能再以传统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终身命运的方式进行了,要注重学生平时任务的完成情况,要包括出勤情况、团队精神、与人沟通、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方面,注重学生过程性考核与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思考。

1.3 师资队伍建设

以“校企结合、培养专职、聘请兼职、加强交流”的方式,重点培养、合理引进,提高师资综合素质,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比例,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根据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增加兼职教师总数。例如,在顶岗、轮岗实习期间,学院聘请企业实践经验强的企业指导教师作为兼职教师,聘请具有丰富企业行业从业经历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企业行业一线专家为实训实习指导教师。

全院进行教学改革的多门课程,如“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技术”“肉品加工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等,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研究开发设计的这些课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在实施生产实践教学中,鼓励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做为第一主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求年青教师跟随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学习,这样才最能真正做到有效的课程生产实践教学过程,同时也应引进企业实践能力强的工程师到校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并给予相应的报酬,这样坚持几年之后,学院形成双师型教师团队,同时建立起校企之间的合作,这样的师资队伍才能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1.4 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与北京、天津、山东、锡林郭勒当地伊利集团、锡林郭勒肉业、传统乳制品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真项目任务训练、真实验设备操作、真加工检验环境育人”理念去培养高职学生,形成校办企业型、校企校行共建型、教学工厂型等生产实践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建立校企实训基地,给予了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理应顺应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企业行业,并主动与之合作,积极改善实习条件,探讨合作模式。例如,学院食品专业与包头呱呱叫集团、当地传统乳制品加工企业等建立的合作关系,即是学院对基地进行管理,包头呱呱叫集团合作食品企业提供实训加工设备和实践指导教师,以企业为主组织实验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4]。

2 企业产业生产研究的内容

以食品企业生产液态奶、乳粉为例介绍企业产业生产研究的主要内容。

(1)液态奶、乳粉生产涉及到的部门主要有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供应部、物流部、后勤部、采购部、生产部等部门。

(2) 液态奶生产线工艺流程:牛乳(检验) →过滤2次→离心→板换→贮藏(以上为中控)→巴氏杀菌→UHT(预处理段即前段) →无菌灌装(中段) →包装(后段)。

乳粉生产线工艺流程:牛乳(检验) →离心→浓缩→喷雾干燥→包装。

(3) 员工的成长经历。包括2种途径,①主管→部长(以上为研究生)→总监→副总裁→总裁,这一行政管理岗发展自我;②员工→组长→班长→经理,这一技术岗发展自我。主要针对岗位有化验、质验、设备维修、生产线上操作工等工种。所以,企业以生产的产品质量为前提,为取得利益而生产,所以对员工的要求是有爱岗敬业、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才受欢迎,否则将会被淘汰。

3 专业与企业产业对接的条件

学校所教内容重理论,而企业需要的是重实践、强能力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实践效果,学院必须深入企业行业,了解企业行业及社会。例如,学院食品专业通过多年业校企合作,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实践,了解到了现代食品企业的岗位需求、能力及对员工的具体要求。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师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创新,教师才会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才更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与企业联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可靠的轮岗、顶岗实习单位。同时,学校应与多家食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企业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为校外专家,经常到校指导学生并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轮岗顶岗毕业就业等方面共同讨论。

(2)每年选派教师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学习,可以使教师快速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也为课程改革尊定坚实的基础。制订计划,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规划教师成长路线,强化校企合作,共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3)与企业行业共同探讨学生轮岗、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机制。不定期召开会议,探讨学校与企业共同的内容,如学生顶岗轮岗期间的管理机制,教师深入企业之后如何快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企业指导教师来校之后如何有效地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加以探讨与交流。

(4)有针对性地在校期间加强研究开发企业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内容。

(5)在校期间培养适合企业需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之外兼职企业管理、合作社会各种组织,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并应用于教学之中。

4 结语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食品检测及监督就格外重要,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的决定,掀起了食品安全整治的热潮。我国食品安全整治是源头抓质量,可同食品工业“十三五”规划中要求的一样,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视为重点,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食品营养与检测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势在必得,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要培养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职业本色,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想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合格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校企业行业的合作对接,学校在专业中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改革建设,特别是注重企业技能强的课程改革建设与开发,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课程建设,同时也应重视学生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诚信品质、责任意识、遵纪守法等意识的培养教育并重的格局形成[5-6],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对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考学院与企业行业对接的条件及共同点,最终为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专为人才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建栋,特力更.职业院校教练型教师属性研究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2-65.

[2]李槟,宋淑红,徐慧琴,等.基于“创业驱动”的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农产品加工,2016 (2):76-77,80.

[3]罗天宽,张小玲,许方程.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对接行业需求的探索与实践 [J].职业教育研究,2015 (1):75-78.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5]樊振江,孟楠.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特征及施教策略 [J].农产品加工,2016(18):78-79.

[6]张挺,黎海彬,刘范一,等.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探讨 [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8(3):6-10.◇

猜你喜欢

食品专业课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