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初探

2018-01-17靳红铃

好日子(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赏析意境意象

靳红铃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面对如此优秀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赏析、吸收文化营养呢?

我认真研读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新课标的要求,更新了教学理念,加上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有了一些浅见拙识。

一、反复吟诵,日积月累

我们平时说的现代汉语,学生虽说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了不少诗歌,但掌握的诗歌知识、古代文化常识比较零散,积淀还很不够,到了高中阶段需要大量积累。古诗词是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教材将发生重大变化,不断增加古诗词和文言文篇目,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歌,大量积累诗歌和文化常识。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过大量积累、吟诵、赏析古典诗词,学生不仅能感悟掌握品析诗词的方法,还能把诗词中的思想和审美营养,内化为自身需要的有机营养,更利于健康成长。

二、授之以法,研读探究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内蕴丰富。传统的教法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这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不利于训练学生鉴赏能力,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标新理念引领下,我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让他们多去鉴赏实践,不断校正自己的感悟认识,逐渐走上准确赏析诗歌的轨道。

(一)知人论世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感悟、思想情感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赏析诗歌,必须对作者的人生际遇和思想主张有一定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比如,要赏读李清照的词,必须要知道她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和婚姻变故之苦。南渡前,她婚姻美满生活幸福,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在轻快活泼的画面中可见她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了她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感伤忧愁,词风渐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永遇乐》等词表现了她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声声慢》是此类词的代表作。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身世经历,才不会把她词作中的“愁”理解为一般的“愁”,这愁中既有只身孤苦之愁,更有国破家亡之恨,这愁千丝万缕,绵绵无期,交织在一起,压得词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最后只能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感慨。

(二)关键词句推敲法

写作讲究炼字炼句,诗词创作尤甚。作者用词非常谨慎,可以将丰富的内涵和万千心绪凝铸在某一个字或一个词中。如人尽皆知的贾岛推敲的故事,为确定到底用“推”还是“敲”,他费尽心思反复揣摩,最后认为用“敲”更能突出夜晚月下寂静的意境。又如宋郊的《玉楼春 春景》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其中“闹”字使得境界全出,让读者浮想联翩。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的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也有可能是勤劳的蜜蜂在红杏枝头翩翩起舞采蜜争春,也有可能时不时还有鸟鸣于红杏枝头。总之,这一“闹”字,留给读者无限遐想,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演绎出一幅生机盎然且色彩绚丽的春景图。

老师在做了推敲关键词赏析诗歌的示范后,就让学生大胆去尝试。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让学生体会“溅”“惊”二字的表达效果。学生可以反复诵读,知人论世,联系写作背景,就会感悟到这两字不仅用得新鲜,更能增添诗人经历了“国破”后感时伤别内心痛苦的程度。又如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让学生感悟“潜”“细”的妙处。学生可联系前后句理解。

(三)意象品味法

意象是诗词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许多个意象组合起来构成意境,诗词主要是借助意象、意境来表达主旨的。学生要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需要细细品味诗歌的意象,分析意象特征,感悟意境特点,进而把握诗歌主旨和作者情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用了九个意象,形成意象组合,构成典型环境,引发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让人充分感受到羁旅天涯的断肠之愁。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人用意象组合来叙事,把自己曾经亲临前线金戈铁马、威风凛凛抗金的具体时间、地点、天气、战船等展现得清清楚楚。又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中“灯”意象,用“十年”修饰,与“江湖夜雨”组合,激发人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夜不寐,这种情景已持续了十年,更体现思念之久之深。

(四)写作手法分析法

诗歌写作往往会运用一些表现手法,鉴赏时必须抓住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才能很好地把握诗歌。

如使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结合修辞的作用来理解诗歌的妙处。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巧妙运用比喻,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营造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的空灵意境。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满腔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汹涌澎湃绵绵无尽,可见可感。

当然,对一首诗词进行鉴赏不是单一运用某一种方法,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逐一分析,综合看表达效果。教给学生鉴赏方法是基础,还需要不断的鉴赏实践练习让他们真正掌握方法。有正确方法的指导,有学生的日积月累,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赏析意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